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427557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麦虫养殖专业技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麦虫养殖技术大麦虫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和混合配方饲料及蔬菜、瓜果的下脚料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区广泛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 5 倍,经济效益明显。目录1、大麦虫简介2. 大麦虫的形态特征3. 大麦虫的解剖学结构4. 大麦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三、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四、 大麦虫的工厂化规模生产技术五、 大麦虫产业化开发的意义及应用前景1、大麦虫简介2. 大麦虫的形态特征3. 大麦虫的解剖学结构4. 大麦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三、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四、 大麦虫的工厂化规模生产技术五、 大麦虫产业化开发的意义及应用前景1、大

2、麦虫简介大麦虫又称超级面包虫,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最大麦虫幼虫大体长达到6cm 左右,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由于大麦虫个体大,社会养殖量少,早期主要是作为名贵金龙鱼、银龙鱼等高级观赏鱼类的专用饵料。随着生产养殖技术的成熟,社会养殖量逐渐加大,价格趋于平缓、稳定,尤其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等优点,开始逐步向各类人工饲养爬行类宠物(壁虎、蜥蜴、龟等)推广应用。在海外的专业鱼场及高档宠物繁育场均将大麦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活体饵料,大麦虫逐步将发展成为与黄粉虫、蟋蟀、蝗虫、蚯蚓相当甚至取而代之的趋势。大麦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3、,从卵孵化到成虫羽化大约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雌性成虫体型比较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大麦虫的食性非常杂,与黄粉虫相似,麦麸、各种果菜残体、人工饲料、动物尸体均可采食。目前人工养殖以麦麸为主料,添加各种果菜残体,补充味精、糖、维生素、鱼粉、骨粉等;水分的获得主要通过根茎类、厚叶片类蔬菜及瓜果皮的采食补充,以免环境过于干燥而导致虫体死亡。大麦虫成虫体色变黑即为性成熟,具有持续交配和产卵的习性。交配时,雄性个体为与雌性个体体上,产卵管和授精管伸出,接触完成交配。雌虫交配大约 23 天后,在取食并生存其中的麦麸糠杂中产卵,并且多次交配多次产卵,连续产卵6001000 余粒,直至死亡为止。大麦虫的产量是黄

4、粉虫 3 到 5 倍,成活率高达 95%远远高出黄粉虫的成活率。其营养价值也在黄粉虫之上。大麦虫的养殖推广有望在短期内代替黄粉虫,成为我国活体高蛋白饲料来源的主力军。大麦虫的分类地位大麦虫在昆虫分类学中属于鞘翅目,拟甲科,粉甲属。属完全变态的昆虫 。别名超级面包虫、超级黄粉虫、高蛋白虫。2. 大麦虫的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约25 30 毫米,体色呈黑褐色, 体形为长椭圆形。体面多密集黑斑点,周身无毛刺,背表无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念珠状, 11 节,触角末节长大于宽,第一和第二节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节的长度,第三节的长度约为第二节长度的 2 倍。( 2)卵卵长 1.5 2。 0 毫米,长圆形,灰

5、白色,卵壳较脆软,易破裂。卵外有粘液,能粘附上一层虫粪和饲料,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成虫一般初产卵成一直线,最终集片,少量散产于饲料中。( 3)幼虫成年幼虫一般体长50 70 毫米,身体前后粗细基本一致,体径约为58 毫米,体壁较硬,无大毛,周身有细毛刺。体壁有光泽;虫体中间为黄、黑相间色中间有一圈斑点,接近头部三节黑褐色较多,接近尾部三节黑褐色也较重,腹面为灰褐色。头壳较硬,为深黑色。各足转节腹面近端部有两根粗刺。( 4)蛹长约 25 30mm,乳白色或黄褐色,无毛,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腹部末端有一对较尖的变刺,呈“八”字型,末节腹面有一对不分节的乳状突,雌蛹乳突大而明

6、显,端部扁平,向两边弯曲,雄蛹乳突较小,端部呈圆形,不弯曲,基部合并,以此可区别雌雄蛹。3. 大麦虫的解剖学结构( 1)消化系统大麦虫幼虫和成虫的消化道结构是不同的。幼虫的消化道平直而且较长;成虫的消化道较短,中肠部分较发达,质地较硬。幼虫的马氏管一般为 6 条,直肠较粗,且壁厚质硬,成虫的消化道相对短一些,由于生殖系统同时占有腹腔空间,肠管不及幼虫发达。因此, 在饲料配方及加工力度方面,应将成虫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一些,加工更精细一些。( 2)雄虫生殖系统雄虫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发达成对,可见睾丸内有许多精珠。雄虫羽化 5 天后睾丸和附腺已十分发达、清晰。活体解剖可见雄性管状附腺不断伸缩,向射精

7、管输送液体。可能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在雌雄交配时有助射精和输送精液的作用。交配时睾丸中的精珠与附腺排出的产物一同从射精管排出。每个雄虫约有 30 60 个精珠,每头雄虫一生可多次交配。( 3)雌虫卵巢发育与繁殖刚羽化的雌成虫卵巢整体纤细,卵粒小而均匀,卵子不成熟。受精囊腺体展开而不收缩,说明卵巢是在羽化后逐渐发育成熟的。羽化 5 天后的大麦虫,卵巢发生很大变化,长大的卵进入两个侧输卵管,但卵仍不十分成熟,受精囊及其附腺较前期发达,较粗壮一些,特别是受精囊、附腺开始具有收缩功能。大麦虫羽化 20 天后, 到了产卵盛期,大量成熟的卵在两侧输卵管存积,使两侧输卵管变为圆形,端部卵巢小卵不断分裂出新卵,

8、如果此时营养充足,护理好,端部会出现端丝。端丝的出现有望增加更多的卵。4. 大麦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大麦虫成虫( 1)成虫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 附抓能力强。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在一定条件下,成虫、幼虫均有自相残杀习性。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隔2 天后逐渐变硬并变为黄褐、红褐、黑色,开始取食、交配、产卵。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40 180 天之间,平均寿命120 天以上,雌虫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10 30 天。雌虫产卵量约在400 1600 粒,平均产卵量为600 粒头。交配一次后的产卵量为10 到 18 粒左右,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卵量。若利用复合生物饲料,提供适

9、当温度、湿度,平均产卵量可达1200 粒以上。 大麦虫成虫产卵的最适宜温度是30 度。湿度为60%,成虫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精饲料(如面粉、玉米粉、鱼粉、肉骨粉)和青饲料(如南瓜、白菜、红萝卜、冬瓜、或各类水果等),以保证正常的产卵量,一个标准的产卵箱内(80 乘40 的产卵箱)应放置成虫的数量为800 只左右,雌雄比例按自然比例,在温度为零上30 度左右每4 天或5 天换一次盘,时间不可过长,超过5 天第一天产的卵会孵化出来,如不及时换盘,刚孵化出的小幼虫会爬出筛网表面,如成虫在缺乏青饲料的时候会将幼小的幼虫吞噬掉,造成卵的浪费,也会因此降低产量。如果成虫产卵是产在产卵纸上的要将产卵纸及时收集

10、到一起进行孵化,但筛网底部的饲料和成虫粪便中也会有虫卵存在,要将其统一收集进行孵化。饲料中卵的数量大约占整个产卵箱中的八分之一。大麦虫成虫的死亡比例很小,每次换盘时的死亡量大约在2%左右,成虫死亡后不必及时清理出来,其他健康的大麦虫成虫会将其可食部分进行吞噬,刚死亡后的大麦虫成虫也是很好的高蛋白饲料,待大麦虫将其可食部分吞噬后再将无法吞噬的部分(如头部、触角、脚只)在换盘时清理出来。大麦虫卵( 2)卵孵化期因温、湿度条件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当温度在 2530时,卵期约 8 12 天;当温度为 1922时,卵期为 15 20 天;温度 15以下时,卵很少孵化。在正常温湿度下( 25 度 -30

11、度)卵的孵化周期为三到五天,刚孵化出来的大麦虫 小幼虫体色为白色,长度在两毫米左右,能爬行但速度不快,刚孵化出的小幼虫不能直接进食麦麸,要在孵化箱里的饲料中适量的放一些精饲料,象面粉,玉米粉等,经过两天后体色逐渐变成淡黄色,这时的大麦虫幼虫爬行速度加快,取食能力加强,可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青饲料,青饲料的比例一般是虫和麦麸的六分之一。大麦虫小幼虫的生活习性和黄粉虫小幼虫有很大区别,大麦虫的小幼虫在刚孵化出来时无法进食麦麸所以在孵化的饲料中应添加一定比例的面粉或玉米粉,大麦虫小幼虫在刚孵化出两天内没有青饲料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存活,但五天之后必须投喂青饲料或将大麦虫小幼虫的饲料中以雾状喷洒水分,水

12、分中可添加葡萄糖或维生素。投喂的青饲料也要切的越碎越好,但不要有可见的菜汁或瓜果类的汁液,因为菜、瓜果汁液会将饲料板结不利于刚孵化出的大麦虫幼虫取食,如湿度过大温度过低这些汁液也会在饲料中很快将饲料腐烂变质也不利于大麦虫幼虫的生长。( 3)幼虫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 180 天,最适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90 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 天,一般 10 15大麦虫小幼虫龄。幼虫习性与成虫一样,但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幼虫取食,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幼虫喜好黑暗。幼虫群体饲养比散居有利于生长。由 于群 居互相运动磨擦,可 以促进虫体体液

13、循环及消化,增强活力。幼虫的饲料比较简单,初孵化出的小幼虫约 2 到 3 毫米,体壁柔软、颜色为白色,刚孵化出的小幼虫因进食困难,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细饲料,如小麦粉、大麦粉等。幼虫蜕皮时常爬浮于群体表面。初蜕皮的幼虫为乳白色,十分脆弱,也是最易受伤害的时期。约两小时后逐渐变为黑褐色,体壁也随之硬化。正常温湿度下老幼虫从开始蜕壳为3 到 5 分钟,老幼虫开始蜕壳变成蛹的时间为两到三分钟。大麦虫幼虫最是适应的生长温度为零上30 度,湿度为60%左右。幼虫的饲料中要每天投喂青饲料,大麦虫幼虫的生长速度的快与慢跟青饲料有着直接的关系,主饲料(麦麸)是不可缺的,但要想让大麦虫幼虫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就必须不能间断青饲料,大麦虫幼虫在没有青饲料的情况下进食主饲料(麦麸)会很慢,主饲料吃的慢长的就慢,怎么知道大麦虫幼虫是缺青饲料或投喂多了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翻动饲养盒里的饲料和虫体,如感觉到有点热很干燥说明该喂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