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10-11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642029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育10-11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10-11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10-11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10-11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10-11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10-11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10-11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渗入创新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教师甚至觉得,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结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教学指引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原苏联出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备学时总在考虑,如何引导少年达到这个别具一格的思维的顶峰,如何协助她们成为善于思考真理和发现真理的人。”因此,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师生合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材

2、中就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十分有助于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从已知向未知的心理延伸。教师要充足运用语文教材内涵的创新因素,使学生在读写之中寻找答案,提出设想,体现情感,这样就能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本人觉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摸索和实践。一、努力发明宽松、开放的语文课堂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思想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教学的各个环节转移到人的发展上来。把教学的重点从强调以课本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从强调学生的“学会”转向强调学生的“会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

3、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爱好爱好为中心。在此基本上,教师还应尽量地为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情境,让她去尝试发明性地学习、发明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旦学生自己选择了学习方式,并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水到渠成,达到增进学习的目的。 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讨论和发言,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二、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成果超过了教师设计和盼望的轨道时,教师不能强行扭转,而应予以合适的修正和鼓励。发现学生提出的疑问,对问题的回答只要稍有道理,教师就应子以肯定

4、,尊重她们别出心裁的猜想,赞赏她们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思考方式,赞扬她们点滴的思维成果,使学生品尝到发明的乐趣,全面激发她们的创新热情。三、教师要把课讲活。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种不容争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因此成功,是由于她把课教“活”了,吕叔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揭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多种教法之上尚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事实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有诸多的,她们不会没有反映,因而她们时常会提出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固然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有些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她们摸索未知领域的开始,许多发明家的发明正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因此,

5、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自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见解,对她们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点滴发明性,也要予以适时地肯定,以培养她们敢于创新和发现的精神。出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大纲指引下,学生有目的、故意识地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动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发明、不仅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形成的结论,更要为她们发明足够的空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如何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教学过程中,我们至少要做到三点:1、要把知识从被动的灌输转变到学生积极的接受。2、从语文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辅导为

6、主。教师总是但愿尽量地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死知识,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抽象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具有生长点的知识。这在很大限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爱好的丧失。而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中学语文教学的至高点,我们还应注意将教师讲授学生聆听转变为教师辅导学生自学。只有这样学生才干积极、积极地建构比较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从语文评价的知识性向导转变到多元、建构性向导。知识性向导泯灭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滋生的发明性火花,将学生的思维由发明性引向刻板与僵化。而多元建构性向导有助于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元建构的语文评价对知识的客观性和拟定性提出了质疑,知

7、识不仅具有拟定性、客观性,尚有不拟定性、主观性。这就需要在创新的路途中不断探寻、揣摩。四、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古人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在老式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偏重于积极灌输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至于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答疑,使学生思维始终处在一种积极摸索的状态,往往被忽视。要变化这种状况,教师应引入鼓励机制,鼓励学生大胆摸索,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如下几种方式:1、鼓励质疑与求异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扩展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发明能力。质疑是求异的先导,只有一方面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才干

8、集中精力去分析研究问题,获得更好的解决措施。因此,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认真阅读所学材料,发现问题,大胆质疑。2、鼓励质疑与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发明性思维的重要形式, 这种思维方式是从一种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思维,可以使人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及其规律,推知事物的本来面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措施,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或有的放矢地引入某些不同观点的辩题让学生辩论,使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步,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充足锻炼,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等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和发挥。、鼓励质疑与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是故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考虑问题。它能克服思维的单一性,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某一论题逆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逆向思维,谋求答案。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创新教育是新时期必然规定。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摸索,敢于实践,寻找出更多的适应于时代的教学之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渗入创新教育(经验材料)泰来县克利镇中心学校大榆树中学姜国岩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