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41244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人教版高三总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选阅读(四)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选阅读 文言文(四)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

2、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有改动) 【注】兑:同“悦”。硾(zhu):在物体上系以重物使下沉。堇(jn):药名。即乌头,有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理:治理 B.圣人生于疾学疾:敏捷 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信:(被人)相信 D.遗理释义释:放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苟可其皆出于此乎 B.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作师说以贻之 C.故师之教也句读之不知 D.学者师达而有材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下列句子中,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 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

4、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 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贵贱贫富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 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D.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5、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

6、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蟹六跪而二螯 B.圣人之所以为圣句读之不知 C.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入则无法家拂土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用一个叹词,表明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的感叹。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个程度副词“益”,旨在说明由于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其荒谬,带有讽刺意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8、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

9、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宇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数:术,即方法、途径。没:同“殁”,死亡。大分:大的原则、界限。箸(zh):通“著”,明。蝡(r):微动。傲:浮躁。囋:形容言语繁碎。向:通“响”,回音。方:通“仿”,仿效。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B.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

10、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C.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D.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是先秦时期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B.士是西周贵族等级的最下层,后演变成既指文士又指武士,也指青壮年男子和有某种品质、才干的人,文中指读书人。 C.古人“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即指文中

11、的诗书礼乐春秋。 D.古人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的说法,根据这一标准,文中的“四寸”相当于今天的10厘米多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学习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就能通晓世事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12、(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注】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

13、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

14、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改) 【注】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切,译为“您”。 1).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B.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C.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D.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2).下列对文中加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