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638589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4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 题卡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人有俩件宝是什么?(双手和大脑)对,不论学习还是工作,人们都离不开这俩件宝。这节课,看看大

2、家有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伸出一只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那有几个间隙呢?(4个)手指间的间隙,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间隔。(板书)大家仔细观察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你们对自己的这件宝观察的非常仔细,希望让你的另一件宝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好,我们开始上课。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我们刚过完一个快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说) 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

3、树问题)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公告: 招聘启示 学校为进一步进行美化校园环境,特诚聘环境设计师数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小黑板)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我们校园的设计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的具体要求吧!2、理解题意 在操场边上,有一条10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要栽)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小黑板)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00米长的小路,一边,两端要栽,每隔5米种一棵)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我们叫做间距。(板书)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师:题目的意思

4、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师:很多人都已经完成了,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需要种几棵树?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板书) 师:现在出现了4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 3、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画图实际种一种。 师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小路。“两端要种”,我们从小路的这头开始,先在头上种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

5、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地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人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 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完成题卡。) 师:先种10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间隔数是几?种了多少棵?(师演示,共同完成。)其他由小组合作完成。总长(米)间距(米)间隔数棵数 10523 15 20253

6、0从表格中,你能发现间隔数与棵数有什么关系吗?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师: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学生汇报交流。) (生说,师板书:两端要种:棵数=间隔数+1)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看来,你们都有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资格。师:总长等于什么?间隔数呢?( 总长=间距间隔数 间隔数棵数1)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棵数=间隔数+1(齐读)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和植树问题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学校教学楼前有一条90米长的小路,为了迎接六一

7、节,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插上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一共需要几面彩旗? 2、广场一侧有17盏路灯,每隔5米就有一盏(两端都有),广场一侧的路有多少米?小结: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道题: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上种树,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棵

8、数间隔数+1 总长间隔数间距 间隔数棵数1 教学反思:“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只栽一端的情况。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

9、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上课开始,我出示一则招聘启示,设计植树方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兴趣。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

10、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师,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启发学生透过发现规律: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1、在导入环节,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你知道一年中还有那些有意义的日子?这个问题没有充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意见。2、教学时面对学生的生成,还不够冷静,比较急躁。3、概念有点模糊,“间隔”与“间距”之间的区别没有区分清楚。4、在板书表格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数据之间的先后顺序,从而显得有些凌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