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6367120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管理学】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知识经营:一个值得澄清与深入研究的新概念_其它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00:56内容提要:鉴于学术界对知识经营研究的严重不足,本文深入探讨了知识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并通过其与传统经营、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生产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知识经营概念的独特内涵,以及它作为管理科学研究新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知识经营传统经营知识管理知识

2、生产 自彼得德鲁克的新型组织的出现在哈佛商业评论1988年1/2月号上发表以来,关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迅速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热点。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从“管理”,即从“如何使知识更有用”的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人从知识的“经营”,即“知识价值的转换和实现”的角度进行研究。作者借助中国期刊网,在1994年2002年公开出版发行的5300余种文理期刊中仅收集到这方面的论文50篇,而明确对知识经营进行界定的文章更是少见。尽管人们在谈到知识经济的时候,会偶尔谈起“知识经营”,但是,更多的时候,大家还是喜欢使用“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国外的一些学术著作也通常以“KnowledgeManageme

3、nt”来泛指“知识经营”和“知识管理”。然而,本人通过研究发现,“知识经营”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它不仅与“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方式存在重大的区别,还与“知识管理”、“知识生产”等概念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学术界对知识经营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张英华和彭正银主编的知识经营与资本经营(2000年)是作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涉及知识经营的专著。该书从“资本经营的过程实际上蕴涵着知识要素的作用”的角度引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并指出“知识经营实际上也是知识的资本化过程,通过知识的价值运动,来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创新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经营的本质,但是,他们对知识经营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很不完整,

4、如他们把知识经营的内部支撑体系归结为“风险投资”、把知识经营的支柱产业归结为“高新技术产业”等都比较牵强,很难反映知识经营的应有逻辑。就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而言,学者们对知识经营的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反复强调知识经营的重要性,但对知识经营的逻辑框架却基本没有触及。第二,对知识经营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并对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知识经营与资本经营进行初步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尚不是十分严谨。第三,尽管很多文章提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但从其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仍将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混为一谈。第四,只有极少数文章对知识经营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如董敏琴等的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的自组织分析(2002)从

5、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经营系统自身存在自组织现象及其自组织过程,并对于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系统如何实现自组织提出了建议。第五,除少数几篇文章以外,基本没有提出知识经营的相关策略。这少数几篇涉及知识经营策略的文章是:曹兴泉的知识经营是企业最优管理模式(1999),邹凤岭的对接WTO游戏规则企业国际化知识经营与法律权益空间拓展(2001)、翁爱银的知识经营21世纪企业发展生存之道(2002)。 二、知识经营的定义与内涵 作者认为,知识经营实际上包括手段和过程两个方面,因此,对知识经营概念的界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果从“手段”的角度来看,知识经营可以理解为以知识作为手段的经营,它是一个相对

6、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的一个概念,是资本经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本质可以看作“知识资本经营”。从这个意义来看,知识经营可以界定为:企业把知识这种特殊的资本,通过流动、收购、兼并、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多种途径,进行优化配置,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如果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知识经营实际上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其定义可以界定为:以知识作为经营活动主要的,乃至于唯一的资源输入,通过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活动提高企业产出中知识贡献的价值,同时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作为进一步的资源输入,从而为组织持续创造“高额”的收益的活动。从知识经营的定

7、义不难看出,它既不同于传统经营、也不同于知识管理和知识生产。 首先,知识经营不同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这些经营方式都是与相应的企业经营方式相联系的,如产品经营是与单纯生产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商品经营是与生产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知识经营具有与传统经营不一样的内涵,这种区别集中体现在经营模式和所依赖的战略资源的转变。从经营模式来看,传统经营模式是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方式,物质资源和原始劳动力作为其经营输入的主要资源,是经营产出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其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转化成产品或服务。而知识经营模式是应用知识,以尽量少的自

8、然资源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知识成为经营的主要输入,是产出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其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创造、利用知识,转化成产品或服务。从所依托的战略资源来看,传统经营主要依托土地、金钱资本、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因此,从本质上说,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一种资源经营模式,它是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经营方式,其直接后果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耗损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知识经营所依托的战略资源主要有人员素质、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数量、产品品牌、商标、信誉、专利、销售网络与体系等,它是通过应用高知识、高技能,以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有效

9、产品和服务。因此,其核心问题不再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消耗资源,转化产品”,而是如何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转化产品”。当然,正如“新经济”不是一种纯粹的新型经济形态一样,“知识经营”也不是与传统经营泾渭分明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往往通过“渗透”于传统的经营方式中而起作用。将“知识经营”渗透于“资本经营”就是一种近年常用的方式。 其次,“知识经营”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的焦点在于“经营”和“管理”的区别。国外第一个把“经营”同“管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的是法国的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他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指出,经营不同于管理,经营是

10、企业使用全部的财产,努力获取最大限度利润,达到企业的组织目标。根据经营和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别,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区别。知识管理是强调员工如何在组织中共同学习与分享;而知识经营是创造、使用、保存、提升并转让知识和智力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从知识经营的价值链来看,它是包括知识输入、知识管理和知识产出在内的一个完整的链条,而知识管理只是这一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个环节也是知识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但是,不管这个环节多么重要,它都不能代替整个价值链。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相比较,知识经营更为重要。这种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经营决定着企业活动的方向,而知识管理只

11、通过对企业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起到一种保障作用;第二,知识经营统帅着企业的整体活动,知识管理只是企业的部分活动;第三,面向市场经济,企业知识经营活动的难度和知识管理相比更大,更应当引起企业家的注意。 再次,知识经营也不同于知识生产。所谓知识生产是通过人类大脑思维进行的知识变换过程,简单地讲就是依靠知识的生产劳动。知识生产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知识进行一种创造性劳动,这主要是一种思维活动,即高度的精神劳动过程,是知识产品开发阶段;第二阶段是利用物质条件对已开发的知识产品进行复制生产,即知识产品的制造阶段,这一阶段中知识生产的内容较少,而物质生产的内容多。由此可见,知识生产是知识

12、经营的前提与基础,知识生产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知识经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生产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经营,只有以营利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才是知识经营。 !三、深入研究知识经营的意义 知识经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来看,知识经营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对知识经营和知识管理进行明确的区分,并对企业知识经营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严重不足。其次,根据广义管理学研究遵循“组织理论”、“管理方式方法”和“经营理论”三条研究路径的观点,作者认为,知识经营完全可以看作广义管理学中经营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是管理科学中亟待研究的新领域。 从实践上来看,知识经营的研究成

13、果至少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对知识经营的研究可以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知识缺乏、知识分布不均衡、知识价值不高等问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提高企业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其次,在我国面临知识经济和加入WTO双重压力的情况下,知识经营研究的成果对于我国企业实现从资本经营向知识经营的飞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操作思路。再次,知识经营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希望。由于在知识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是知识,因此,一些拥有独特知识,但规模很小、实力很弱的企业也有了空前广大的生存空间。这些企业可以直接出售自己的知识产权获得相

14、应的利润,或者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从事咨询业务达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或者只需极小的成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全球信息平台和贸易网络,将自己的产品信息迅速传递到以前只有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接触到的大市场中去平等地与大企业开展竞争。最后,知识经营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传统产业找到提高有形资产的利用率,挖掘出沉睡无形资产潜力的途径。 !工艺与装备设计的基本要求必须牢牢树立质量、生产、经济三大观念。质量观念:药品用于防病、治病,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伪劣药品直接危及用药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我国政府非常关注药品的质量,而质量的优劣首先是设计,之后是生产出来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第一应当

15、关心的是工艺与装置设计能否确保投产后药品的生产质量,诸如洁净室的设置、 据悉,通过推动地方立法或党政制定下发文件,提供机制和法律保障,是各地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共同“法宝”。目前,全国有13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推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23个省(区、市)人大制定了“集体合同规定”或“集体合同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2年,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比例达到75以上的目标。 据了解,各级工会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特别是以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破解了工资集体协商中协商主体缺位的难点

16、和科学确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的重点问题,切实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海纺织工会以完善行业劳动定额标准为切入点,采取借助工会联合会、行业三方协商机制和行业工会主动寻找协商伙伴,使工资集体协议覆盖了市纺织行业绝大部分企业 相关的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人物流关系的合理安排、适合于洁净室的选进工艺及机器设备的选用等都是首先要考虑的。生产观念: 工艺与装置设计是否利于生产的组织与运行是工艺与装置设计要又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从设计一开始就应将方便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作为要达到的目标加以考虑。例如多效逆流萃取工艺,因为萃取液的多次套提,物流错综复杂,在流程设计时考虑一定数量的中间贮罐十分必要;为保证准确的多效逆流操作,避免操作者的人为失误,采用计算机程控智能化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