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636375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看待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热点面对面)正文我来说两句(人参与)09月1日02:3来源:人民网打印字号保存到博客开栏的话 目前国内经济运营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不稳定、不拟定性因素还不少,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特别是经济增速回落,成为人们热议话题。如何看待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看待经济转型?如何扩大居民消费?如何增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如何看待楼市调控?如何看待部分公司经营困难?如何看待国企改革?如何看待资我市场?从今天起,本报开辟“经济热点面对面”专栏,推出本报记者采访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的系列报道,简介目前经济运营的实际状况,全面精确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反映宏

2、观调控工作的进展成效。用精确、权威、充足的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人们理性看待经济运营中浮现的困难和问题,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的,以优秀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第二季度增速“破八”后来,不少人觉得经济已经见底,三季度增速会转好或趋稳。但7、8月的宏观数据并未显现出转好迹象。于是,国内多种担忧的言论又多了起来,国际上中国经济将要“硬着陆”的声音也高了起来,国外媒体上有人觉得“中国政府低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总是跟在曲线的背面”,尚有人觉得,“全球危机进入第三阶段开始向东扩散,中国和某些新兴市场终于屈从于债务杠杆的

3、影响”。带着对中国经济的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比以往更加复杂,担忧的情绪也很也许会被放大 如何看待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王一鸣从几种方面作了分析。 “一方面,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不能由此断言中国经济正在走向硬着陆。如果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急剧下滑相比较,这一轮经济减速要更加缓和。”金融危机前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后来逐季放缓,到一季度急剧下滑至66%,7个季度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这一轮经济放缓比上次要明显温和,经济增速从第一季度的1.9%逐渐放缓至第二季度的7.%,1个季度放缓了.3个百分点。“比较这两轮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

4、,很难断言中国经济将走向硬着陆。”王一鸣说。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经济运营浮现了某些积极变化。”一是国内需求实际增速正在回升。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同比增长20.2%,与前期基本持平,考虑到通胀走低因素,实际增速有所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虽然继续回落,但实际增速已由月份的10.上升到8月的12.1%。二是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夏粮历史性实现“九连增”,秋粮长势良好,全年农业有望丰收,为稳定食品供应和物价发明了有利条件。三是东部沿海某些省份经济浮现回稳迹象,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上半年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0.2、0.4、3、0个百分点。东部是中国

5、经济领头羊,东部经济率先回稳很也许将引领全国经济增速趋稳。“第三,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有中长期因素的作用,观测经济增速放缓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一轮经济放缓有短期需求波动带来的周期性调节因素,例如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对国内的外需影响很大,国内需求也受到近年来产能持续扩张、过剩压力增大形成的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但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已隐含着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国内经济在持续30近年高速增长后,随着人口年龄构造变化,劳动力供需条件发生变化,储蓄率向下调节,已很难再保持两位数增长,潜在增长率将趋于下降。由中长期因素引起的增速放缓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如果剔除中长期因素的作用,短

6、期因素导致的增速放缓就没有那么大。“第四,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重要是基于纵向比较,若横向比较还是比较快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速35%,比低0.4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的。今年第一季度“金砖四国”中印度增长5.3%,俄罗斯增长4.9%,巴西增长08%,国内经济回落幅度要明显不不小于这些国家,这也表白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后,王一鸣特别强调:“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比以往更加复杂,担忧的情绪也很也许会被放大。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特别要增强信心,既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更要看到潜在增长动力。国内投资空间仍然较大,消费潜

7、力正在释放,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空间较大,加之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性,使经济增长回旋空间增大,这些都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注重影响经济持续回稳的国内因素和短期因素 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究竟哪个因素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更大? 王一鸣分析道,从国际因素看,国内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限度较高,投资扩张形成的过剩产能往往通过出口释放,当外部需求收缩时,出口下降并反过来会影响投资,从而连累经济增长。从目前国际经济环境看,出口低迷的状况还将延续一段时间,经济增长仍将受到外需疲软较大影响。 但她觉得,影响经济持续回稳的国内因素更值得注重。从国内看,一方面,产能过剩严重,克制了工业投资增长空间

8、。据有关记录数据,电解铝产能运用率仅为70,水泥产能运用率低于75%,风电设备产能过剩超过50%。17月份,制造业投资呈现平稳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公司去库存压力增大,效益持续下滑,也削弱了公司扩大生产的动力。今年以来,钢铁、采掘、有色等行业经历了明显的去库存过程,据报道,截至8月2日,9家上市公司期末存货金额高达92万亿元。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7月当月下降.4%,降幅继续扩大。而近几种月来,工业增长值增速持续在低位徘徊。公司效益下降还导致了某些地区重新浮现三角债等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既有需求波动的短期因素,又有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中长期因素,究竟哪个因素是主导力

9、量?王一鸣说:“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影响一般会在一种较长的时间段逐渐显现出来,就目前的经济增长放缓而言,短期因素还是重要的。” 一是出口增速大幅波动并放缓。今年月份出口负增长,2月份增速达到18.4%,4月回落至49%,5月份又浮现较大回升,达到15.3%,而7月份又大幅回落到%,这样大幅度波动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目前,欧债危机仍在发酵,欧元区经济处在衰退边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外需疲软、国际资本回流等因素影响也浮现了减速。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必然会影响国内出口增长。 二是投资增长的动力仍然局限性。目前投资的实际增速回升,在很大限度上得益于政策推动,特别是基本设施类投资增速加快。但也要看

10、到,随着某些地方税收增速放缓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明显削弱,加之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缺少稳定和规范的融资方式状况下,地方政府公共基本设施投融资能力受到制约。 三是供应面下降幅度比需求面大。今年以来,反映供应状况的工业增长值、发电量、货品周转量等增速的降幅,总体上超过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的降幅。供应面与需求面的偏离,表白去库存的压力仍然较大。 注重经济增速放缓也许带来的多种影响,采用综合措施稳增长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政府需不需要出手调控?对此,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强调市场的自然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另一种是强调“轰油门”,以克服经济增速下降的惯性。 王

11、一鸣分析道,从目前的状况看,我们要注重经济增速放缓也许带来的多种影响,采用必要的措施稳增长,力求实现全年的预期目的。这是由于,一方面,国内经济速度效益型特性十分明显,如果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公司效益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将会大幅下降,多种债务和金融风险也会增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还会增长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经济增速放缓中长期因素。试图用“轰油门”的措施回归高速增长的轨道,不仅现实条件不容许,就是采用多种方式短期内把速度提起来了,也往往会导致低效或无效投资,甚至带来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最后也是难以持续的。 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的措施不可复制,在过了几年流动性宽松的日子后,货币

12、政策的空间也不大,那么,我们尚有什么手段去刺激经济以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相较以往更加复杂,稳增长也要采用更加综合的措施。”王一鸣表达。 要把扩大内需和拓展外需结合起来。目前,在增长方式尚未主线转变的状况下,稳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条件。扩大内需最重要的还是要扩大投资需求。应当看到,扩大投资仍然有较大空间,例如,部分都市的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需要加快都市轨道交通投资;看病难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需要增长医疗设施投资;大都市越来越多,但垃圾和污水解决设施跟不上,需要增长环保投资。在合理调节优化投资构造、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合适扩大公共投资支出是必要的。固然,这些项目也

13、要放宽准入,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从中长期看,城乡化是国内最具潜力的内需所在,不仅能发明投资需求,还能扩大消费需求。在扩大内需的同步,也要积极拓展外需,鼓励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潜力较大的新兴市场。 把稳增长和构造调节结合起来。稳增长,既是为应对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也是为构造调节和经济转型争取时间和空间。要坚决反对以稳增长为名,行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之实,避免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同步要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和资源重组的作用,裁减落后产能,增进兼并重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速放缓是好事,可以倒逼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哺育新的增长点。历史经验表白,创

14、新不仅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通过“发明性破坏”形成新的增长模式,带领经济走出困境。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公司对利润的追求,更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如果公司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和政策倾斜获得增长空间,就不会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扭曲,把公司注意力引导到创新而不是争取政府补贴和政策倾斜上来。 把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了经济浮现大的起落。但是,不能将应对危机冲击时期政府更大限度地发挥调控作用作为一种常态,更不能因此忽视哺育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当看到,目前存在的政府资源占有过多、资源配备权过大、资源要素价格扭曲、行政干

15、预影响市场规则等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必须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改革审批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加快国有公司改革和调节,规范国有公司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把各部门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落到实处,清除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的多种障碍,为民间投资增长发明公平竞争的环境。(来源:人民日报) 如何看待经济转型(经济热点面对面)时隔三年,中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如下。毫无疑问,国内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时期。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已成为关系全局的战略抉择。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该如何看待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和急切性?近年来,国内采用了哪些加快推动构造调节的政策措施?在经济转型上获得了哪些积极进展?在目前形势下,如何对的解决稳增长与调构造的关系?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范剑平。 面临三项急切任务,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减速不全是坏事,它是转型所必需的推动因素。”范剑平说,经济转型,精确地表述应当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即坚持把经济构造战略性调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