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6351782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KC082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下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体育课堂摘要:对学生而言体育教学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变化,同样教育行业也在改革创新,就体育教学而言鼓励教师从小学体育开始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从小学体育教学开始改革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并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新时代下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策略,望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关键

2、词:新时代;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引言:新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小学教育是每个人必经的基础教育阶段,所以我国对小学教育格外重视。就小学体育教学而言,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并且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进而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要求,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中积极完成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生活化教学的概述1.1生活化教学的定义顾名思义,生活化教学策略即将教学内容

3、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自愿参与到学习中。与此同时,也可以将教学目的与实际生活需求进行转化,换言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也可以更好地生活,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2小学体育课堂生活化的内涵1.2.1教学理念层面伴随着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次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进而加强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及掌握;最终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1.2.2教学目标层面基于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渗透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并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

4、容,要与生活中的事物密切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体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教学目标,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切勿急于求成,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1.2.3教学实践层面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多数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亲身实践,因此教师需全方位、多层次的设置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落实每一次实践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实践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效率。1.3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可以提高

5、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笔者将从以下几点阐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第一,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通过该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活化策略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小组间的竞争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小学体育教学现状2.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虽然多数学校早已提倡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实施该教学策略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

6、教师仍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一味地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很少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各器官较为不成熟,进行体育锻炼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只能进行传授理论知识,或者是在教师的看管下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然而该理念与体育教学的真正理念截然不同,体育课本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非理论考试科目,教师一味的灌溉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厌烦。2.2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不科学一般来说,小学生体育的学习情况只是由体育教师进行考核,并且教师认为所有学生都应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未全面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某校小学二年级学期期末,小学体育进行考核的标准为:跳绳一分钟80个,短跑100米30秒等为

7、合格,该标准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反之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考核及格。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设置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并适合多数学生的考核标准。2.3教学内容乏味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严重忽略创新教学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部分教师一直以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进行百米赛跑、长跑、接力跑等体育项目,或者是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体育课不仅单一、枯燥,而且还会使其感到十分疲惫,以至于让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更是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3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3.1树立生活化

8、的教学理念根据以上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概述,得知现阶段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较差,若想改变此现状,必须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形成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基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认为小学生在体育课不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而是应多学习有关体育的知识,所以会一味讲述理论知识,而学生只需听讲即可。但是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体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体育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体育运动如跳绳、跳远等,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

9、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通过课后训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与生活中的事物紧紧相连,以至于生活化策略可以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更高效的实施。所以,为了让生活化策略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教师需要先改变教学理念,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来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工作,之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并且对该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真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3.2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器材为了促进生活化体育课堂的开展,首先需要替换以往的运动器械,尽量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器材,另外也可

10、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材,改变学生心中体育枯燥无味的看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一些废弃的报纸、塑料瓶、绳子等生活用品带来课堂,在体育课上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行“废材改造”,制作一些简单的练习器材。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之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做的器材进行体育练习。或者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开展简单的体育游戏,如:“丢手帕”。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手帕或是毛巾,之后在体育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首先让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蹲下,然后选一个学生拿着手帕或毛巾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帕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中的手帕或毛巾丢在其中一人的身

11、后。被丢了手帕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帕,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帕的人,丢手帕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这样看似简单的游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其积极主动参与,生活中这样的器材随处可见,在课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游戏。由此可见,通过生活中简单的器材可以打造活跃的体育课堂,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3.3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促进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施,并且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难,多数学生会抵触长跑练习,以及个别学生还会有身体上的

12、不适,针对该现象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克服困难并坚持练习。鉴于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该特点举行一个田径比赛,分别设置不同距离的长跑,并且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对于比赛结果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奖励,给予学生一定鼓励,为此学生会尽最大努力进行训练。因此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还可以让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加强锻炼,以提高教学效果。3.4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生活化实践教学,同时也要生活化一些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可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小学低年级

13、有一节内容是“走与跑”的练习,学习该节内容时教师若一味地讲述,极易形成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将该节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某一情境进行转化,如模仿通过红绿灯的行人,利用“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行”的口令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走与跑。通过该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普及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更好的将生活与体育教学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 结语简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融于小学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达到体育教学的正真目的。与此同时,也需小学体育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周广文.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3):74+87.2韩文学.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43-144.3姜峰.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趣味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8(03):39.4郭景瑞.试论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实现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7+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