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634292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靖边县北方牧业开发公司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摘要一、项目背景(一)绒山羊饲养量大,农民积极性高。2009年靖边县养殖业占农民收入的50%,并以养羊为主。目前,全县百只以上养羊户4300多户,且群众养殖绒山羊热情高。(二)政府高度重视,将养羊产业纳入主导产业。“十一五”以来,靖边县委、县政府把“菜、畜、薯”作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把养羊产业做为畜牧业发展重点产业。羊子生产主推白绒山羊品种,并在良种引进、繁育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白绒山羊标准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基础。(三)绒山羊发展需进一步标准化。基于靖边县绒山羊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不断完

2、善,良种推广工作卓有成效,使得羊子养殖质量明显提高。但量,由于养殖技术不够科学,仍存在饲草浪费,和羊利用率低。不能满足市场对羊绒和羊肉质量提出新的挑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绒山羊产业就难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壮大。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全面提升陕北白绒山羊品种质量的需要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历经25年培育,于2003年农业部正式批准、254号公告公布的新品种类群,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14个县区。与国内其它绒山羊品种比较,陕北白绒山羊具有产绒量高,绒质优秀,群体中选育群间存在着多绒型变异和多胎型频密产羔个体等特点,在产绒量和绒纤维细度、长度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

3、水平。新育成的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类群如果不再予以选育提高、提纯复壮,势必会造成本品种质量的停滞不前、甚至退化。因此必须应用先进的育种技术,进行陕北白绒山羊品种培育,提高白绒山羊整体质量,稳定遗传性能,增加产绒量。(二)项目建设是提高良种率,发展畜牧业化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陕北白绒山羊的育成,对于促进我省绒山羊产业开发,振兴陕北经济、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已成为陕北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县马家梁村和榆阳区麻黄梁村为代表的育种专业户,羊均收入600元以上,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但由于品种群数量少,产业化程度低,优秀种公羊利用率低,个体

4、差异大,整体水平低。鉴于陕北白绒山羊选择强度大,群体间类型多、市场空间大的现状,急需进一步选育提高和扩大品种群数量,建立优质绒山羊新品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严格控制细度,主攻个体产绒量和繁殖率。该项目的扩建,可为白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羊保障,对带动陕北白绒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县域经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的需要陕北白绒山羊是陕北畜牧业发展的生力军,农民致富摩根财源。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是陕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靖边县是陕北白绒山羊主要育成区和主产区,其品种数量质量均居全省各县前列。着力打造

5、陕北白绒山羊品牌,建设陕北白绒山羊科技示范基地和产业发展集群和高标准、高科技、好操作的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场,浓缩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技术精髓,创建科技宣传、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广窗口,为靖边乃至陕北地区绒山羊产业大发展提供科学示范模式。(四)提升项目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水平的需要北方牧业开发公司虽然过去在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方面得了良好效果,但还存在问题:一是圈舍建设不够规范,表现在冬季没有保暖设施,夏季没有避暑设施;二是饲喂槽少,没有饲草架和羔羊补饲槽,而且分栏少,强弱无法分开饲养;三是饮水不科学,污染严重;四是缺乏草料忆贮、加工、调制设施,饲草浪费严重,环境卫生差;五是集中饲养但没有统一管理,缺乏统一管理

6、设施和生产、技术服务设施;六是缺乏消毒排污设施;七是管理制度和饲养技术规范跟不上,缺乏羊子档案卡片;八是种公羊不能有序串换,资源浪费严重;九是营销网络不健全,种羊销售混乱。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彻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极大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可以带动周边乡村白绒山羊的快速发展。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政府的重视及国家政策支持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靖边县政府重视绒山羊的发展,将该产业纳入主导产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到150万只。在良种引进、繁育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目前已建成种羊场一处,并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技术,加快绒山羊产业发展。2008年7月“2008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在我县

7、成功举办,通过此次会议达到吸纳技术与建设(来自全国养羊专家)、推介产品和品牌(良种羊、优质羊绒和羊肉等)的预计目的。国家实施“万亿投资”计划,十大项目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占有较重比例。陕西省出台“八大措施”扩大内需投资,其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使畜牧业收入倍增。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六个战略重点之中就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重要内容,并将畜牧业作为农业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靖边县作为陕北白绒山羊主产区,是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县和高效设施养殖示范县,榆林市确定为陕北白绒山羊科学养殖示范基地。靖边县委、县政府把北方牧业公司周

8、边一带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建设项目纳入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并举全县之力打造。(二)项目建设单位技术成熟可促进项目的实施该项目经过公司畜牧技术人员经过近十年的试验示范,总结积累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拟定了陕北白绒山羊舍饲养殖技术规范和标准。本项目技术持来源于靖边县畜牧兽医局、西北农村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羊研究室。具体生产技术工程,由两家技术支撑单位以及公司绒山羊良种繁育场共同协调完成。因此,养羊在技术上是有保证的。四、项目目标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的核心,养殖模式是标准化的载体,通过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实现良舍、良种、良料和良法四配套,可以有效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和降低畜禽病死率。该项目建成后,基础母羊群由现存

9、栏1100只,扩到1800只,年可向社会培育提供优秀种羊920只,生产羊绒1100公斤。陕北白绒山羊群体产绒量由420克提高到600克以上,适繁母羊年产羔率由105%提高到115%,羔羊成活率由80%提高到95%。项目建成后,可加快陕北绒山羊良种化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五、项目投资与规模(一)项目投资该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1、种羊引进费 万元;2、建安工程投资 万元;(包括青贮窖)3、仪器设备购置 万元;4、饲草基地建设费 万元;5、人工授精站投资 万元;6、技术推广、培训费 万元;7、饲料费 万元。(二)项目规模(总规模)项目建成后,基础母羊群由现存栏1100只,扩到18

10、00只,年可向社会培育提供优秀种羊920只,生产羊绒1100公斤。陕北白绒山羊群体产绒量由420克提高到600克以上,适繁母羊年产羔率由105%提高到115%,羔羊成活率由80%提高到95%。六、项目效益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良种白绒山羊920只,生产优质羊绒1100公斤。该项目全负荷生产年年销售收入225.6万元,扣除总成本费用167.3万元,年利润总额为58.3万元。七、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靖边县北方牧业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靖边县杨畔镇,距靖边县城20公里,公司自有土地8150亩(其中林地6000亩,农耕地2000亩,种羊场建设用地150亩),现有职工38人(其中种羊场职工10人)。公司种

11、羊场是一个以优质品种引进、繁育、改良推广和优质牧草种植加工利用为主的科技示范养殖场。种羊场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5200m2,其中生产区占地39亩,生产区建筑面积2634m2,羊舍1830 m2,现存栏白绒山羊基础母羊1100只,种羊场已有100KVA电力变压器1台,深水井1眼,20 m2水塔1座,因原水塔建在生活区,高度和容量不够,本次扩建在生产区新建50水塔1座。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合作,以西农科研技术为技术支撑,使胚胎移植成功率达70%。目前,白绒山羊母羊群平均产绒量达550克,优质种公羊产绒量达1100克。年产白绒山羊羔羊1200只,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羊800只。在饲草利用方面,

12、公司引进优质牧草,推广青贮技术,大大提高了饲草利用率。通过推广标准化示范养殖,辐射带动靖边县养羊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存羊量已达70万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2%以上,养羊业已经成为靖边县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靖边县北方牧业公司已成榆林地区牧产业的龙头企业。八、结论与建议(一)结论该项目通过核心育种群的建立,繁育新技术与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县绒山羊个体产绒量和群体生产水平提高,达到高档羊绒产品纺织原料要求,以保持较持久的市场优势。同时,可有效降低舍饲养羊成本,增加养羊收益,对靖边乃至陕北地区绒山羊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二)建议该白绒山羊标准化养

13、殖示范基地产建设,适应当地自然、经济特点,且技术先进成熟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经济、社会、生态、扶贫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请国务院扶贫办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给予支持。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一、土地面积及构成靖边县位于陕西北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跨长城南北,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地势属南高北低,海拔高度在1123-1823米之间。按地貌特征可分为南部白于山区和北部风沙滩区两大区域,南部白于山区总面积3345.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一区域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降水量385毫米,且干旱、冰雹、霜冻、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贫困状况十分严重。

14、二、总人口及劳动力靖边县白于山区涉及17个乡镇,149个行政村、1275个自然村,3.86万户16.7万人,其中劳动力10.4万人。三、平均收入水平及贫困状况白于山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而种植业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为主,养殖业多为粗放养殖。贫困发展率高,主要来源于该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自我发展能力弱。2009年,据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贫困人口仍有5.07万人,贫困面达到31%,人均纯收入为1800元。四、资源条件(一)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120公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全县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即

15、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势南高北低,呈菱开状,南北最长为116.2公里,东西最宽为91.3公里。全县海拔介于1123米-1823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395.4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7人。项目建设区地势平坦,远离城镇,空气清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人畜饮用标准,场址符合环保和防疫条件,是进行种畜繁殖育种的理想场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且水质良好,中性水质,周围无污染源,是畜牧养殖的最佳用水。(二)社会经济状况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全县辖13个乡、9个镇

16、、1个国营农场。有211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29.1万,其中:农业人口25.2万,农业劳动力15.2万个。全县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8万亩,其中:水浇地25万亩。该县县地域辽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全县人均土地31亩,是全省平均值的3.3倍,现有耕地168万亩。全县林天独厚。建成牧业草地270万亩,其中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人工牧草115万亩,并拥有10万亩水地牧草,年产牧草220多万吨。全县羊子饲养量已达70多万只,年生产优质羊肉4500多吨,品种有萨福克羊、白绒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等。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饲草资源,靖边羊肉无腥无膻,是真正的陕北优质绿色食品,陕北白绒山羊以其产绒量大、绒色洁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