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633949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设计教育发展3篇第一篇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手工艺教育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在长期督鄂期间,除了在湖北大兴实业外,也兴办了多所实业学堂。湖北工艺学堂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应运而生。张之洞在札委张鸿顺等督办农务、工艺学堂中提到了创办工艺学堂的原委:“工艺一切尤多拘守旧习,不能用新法制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亟应创设农务、工艺各学堂,采用西法,实力讲求,以开风气而广利源。”“又工艺学堂现暂设铁政洋务局(武昌大东门)内,延订东洋教习二人。”【1】当时,学堂开设汽机、车床、翻沙、绘图、木作、打铁、打铜、玻璃、蜡烛、香水(肥皂)等工艺共十门,其中有多门工艺与设计课程相关。此外,

2、对学制也作了要求,“第一第二两年,学徒须专学一门;第三年,兼学堂所有各艺。”【2】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并移址武昌昙华林。1913年,又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在其染织科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制图、绘画、染色等相关课程。1922年,再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设置有“机械、染织、图案三科。附设有印刷厂,其中设备有石印、玻璃版、铜版、锌版,木工厂,机械厂”【3】湖北工艺学堂是清末最早一批开设与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实业教育机构,艺术设计教育在湖北地区亦由此滥觞。与此同时,社会上也陆续出现一些民间教育机构,所设课程多与实用美术工艺相关。1909年成立的“工艺传习速成所”,

3、校址设于武昌积玉桥,旨在“为兴工艺而维利源”。课程包括“洋肥皂、西法照相、修整轧片,漂白粉、酒精、照相化身、蓝色相片、荷兰水、金粉、相片刻花、照相药料、消强水、布帛印相”等。1908年成立的“淑贤文艺女学校”,校址设于汉镇观音阁仁里巷,学校“悉遵学部颁定女学章程,专授女子有益科学,而尤注重于女工,分正科预科艺科三级,艺科修身、国文、算术、图画、编物、裁缝、造花、刺绣、体操、音乐”【3】。从1890年代末到192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艺术设计教育的雏形已初步形成。二、1920年代至1950年代末的图案教育1920年,蒋兰圃、唐义精与徐子珩共同创办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私

4、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这既是湖北第一所现代专业美术教育机构,遂也成为湖北和华中地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中心。学校自成立初始,就设立了与图案【4】相关的专业和课程。1930年,武昌艺专艺术教育系设置图工组,课程涵盖图案、手工(含手工理论)和各门绘画等。1932年,图案专业单独成系,课程包括基本图案、专门图案以及美术史、解剖、透视等。在教授图案课的老师中,有留日学者王道平、林葆菁等。他们从国外带入最新的图案设计理念,为湖北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新的内涵【5】。1949年,武昌艺专被解放军中原大学接管,成为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的组成部分,其美术系开设的课程包括“实用美术课”(图案)等,由林葆菁授课。1953年,中

5、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与其他艺术院系合并成立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设于武昌,学校除设有绘画、雕塑系外,还专门设有图案组,学制三年。同时在1949年,湖北教育学院成立,其艺术科下设美术组和音乐组,美术组后来演变为华中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武汉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6】。1951年,著名工艺美术设计家李一夫先生从香港北上入鄂,来湖北教育学院艺术科任教,主持图案教研室工作,把在香港所接触到的国际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带到湖北【4】。三、195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工艺美术教育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与音乐系以及中南美专留汉部分合并成立湖北艺术学院,其美术系下设绘画、

6、雕塑和工艺美术专业。自此,“图案专业”退出历史舞台,被“工艺美术”替代,李一夫负责工艺美术教研室工作。1959年,装璜和染织两个工艺美术专业开始招生,这一届学生以湖北和湖南籍的居多,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亦由此拉开序幕。在此后二十余年间,湖北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一直由湖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承担。在教学中,工艺美术专业秉承“以民族民间为主,以地方为主,走民族化的道路;厚今薄古,古为今用,重中轻洋,洋为中用”的方针。在课程设置上,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素描、国画、水粉画、装饰画、图案、专门化课程、毕业创作等。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工艺美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以后湖北和华

7、中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65年,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被改编为湖北省美术院,下设“工艺雕塑”等三个工作室,李一夫任工艺雕塑工作室主任。受湖北省工艺美术处委托,工作室开办湖北省工艺美术培训班,涵盖刺绣、剪纸、地毯、贝雕等实用美术课程。后来,受“文革”冲击,各项工作都随之停顿下来。1971年,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成立,次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美术系开设了包括工艺美术在内的5个专业,并开办武汉工艺系统图案设计班、全省工艺美术图案训练班等各种特色训练班,为湖北纺织产业、展览出版和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实用工艺美术人才。1977年,在湖北艺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湖北艺术学院恢复原名,并

8、设立美术分部。是年冬天,染织工艺美术班招收12名学生。1978年,装璜设计班招收12名学生。此后几年,受师资和其他条件影响,装璜和染织两个设计专业一直交替招生,人数亦不多。1979年,工艺美术专业单独建系,由张朗任系主任。全系设装潢教研室、染织教研室、造型教研室和基础课教研室等4个教研室,陶瓷车间、印染车间及产品造型车间等3个教学实习车间。刚开始,专业课只有素描、国画、图案、水粉画、设计及观摩实践等课程。1982年,在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后,工艺系领导对专业课程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除了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还增加了刚刚兴起的“三大构成”课程【5】。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

9、度。次年,湖北艺术学院招收第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方向为图案基础。1983年,工艺美术系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装潢、染织专业研究生。自此,在湖北有着90年发展历程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正式培养硕士研究生。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为湖北和华中地区培养了一批艺术设计教育人才,为即将到来的湖北艺术设计教育大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这批人才后来大多成为湖北地区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院系负责人。1984年,湖北轻工业学院工业美术设计专业(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前身)成立,1985年成为湖北工学院工业美术系。1987年,武汉纺织工业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前身)设

10、置服装设计等工艺美术设计专业。这形成了以湖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为主,湖北工学院工业美术系和武汉纺织工业学院服装设计系为辅的湖北艺术设计教育格局。随后,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陆续恢复或设置艺术设计专业。这些学校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时,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湖北美院工艺美术系的帮助。随着1990年代末我国高校扩招,湖北地区的数十所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设置有多个专业方向。自此,湖北艺术设计教育迎来了鼎盛时期。1985年,湖北美术学院成立。工艺美术系设置装璜设计、染织设计、工业造型、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同时,美术师范系开设工艺师范专业,中专部亦开设工艺专业。到1990年代中后期,艺

11、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作了一些调整,主要培养一些能在专业设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艺术设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在课改上坚持“强调基础、精进专业”的原则,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作了一些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也被纳入其中。四、20世纪末的艺术设计教育1995年,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更名为设计系。1998年,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颁布实施,在我国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工艺美术”教育被“艺术设计”教育所替代。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是年,学院将原设计系一分为三,重新组建设计系(含装璜设计和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系(含染织设计)、环境艺术

12、设计系,而工业设计专业也于2002年单独建系。到20世纪末,湖北美术学院设置有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图形设计、摄影、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与设计、纤维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设计、动画设计等多个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形成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完整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成为湖北和华中地区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专业院校。从1920年代到20世纪末的80年间,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几经辗转,多次并转发展,成为湖北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缩影。自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到20世纪末湖北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面兴盛,历经百年风雨。由当时的一个学堂、十门工艺、百余学生,到现在

13、的一个专业院校和数十所综合性高校开办十余个艺术设计专业,以及数以千计的在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湖北(武汉)不仅成为全国第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其艺术设计教育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位,优势明显。五、结语纵观湖北艺术设计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手工艺教育的萌芽,到1920年代图案教育的发展,到1950年代实用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的探索,再到1980年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兴起,最后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面鼎盛。一个世纪来,湖北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代同步,随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而起承转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演进方式:从“图案”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但其发展又有着自身特点:以工艺学堂发轫,长期由一所专业艺术院校独自承担。由湖北艺术设计教育百年历程这“一斑”,我们亦可窥知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全豹”:中国“设计教育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从师资结构到学生素质,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的目的混淆,二者相互汲取、结合及朝向各自目标转化的力度不够,很多设计院校的设计基础课基本上与美术基础课无二。”【7】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与纯粹美术教育相混淆的艺术设计办学模式,值得人们反思。只有深入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的百年历程,认真总结办学规律,借鉴其有益经验,才能促进21世纪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