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6337955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1932年,希特勒在出席有垄断资本家参加的会议时大肆攻击民主,鼓吹个人权威并赢得了资本家的全体起立及狂热掌声。这件事情不能说明()A希特勒借经济危机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B希特勒主张建立极权统治C希特勒获得了资产阶级的支持D资本家对新上台的德国总理表示支持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德国,希特勒趁机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故A、B、C都正确。而1933年希特勒才出任德国总理,故D错误。答案:D2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C迫害犹

2、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解析: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材料的意思是指“纳粹党的上台是德国人自己选择的”,即A项符合题意。答案: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同日本作战的美军在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日本军部首脑将为挑起的这场战争负责。”当时日本军部()左右着日本的政局是指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全面对政府负责是日本法西斯政策的推动者ABC D解析:日本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它不对政府负责。因此,的叙述是错误的,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D4不少学者认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于1936年。其对应的史实应当是()A九一八事变 B广田弘毅

3、内阁上台C七七事变 D近卫文麿内阁上台解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故A项错误;广田弘毅在1936年上台,提出了“广田三原则”,实质是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接受日本的侵略“提携”,承认日本对华北的权益,并要最终承认“满洲国”存在的“合法性”,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故B项正确;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故C项错误;近卫文麿在1937年上台,故D项错误。答案:B5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A武器落后B内奸破坏C没有国际援助 D英、法纵容侵略解析: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与历史解释的能力。A、C两项为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B项为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

4、它们都属于个性,只有D项属于两者的共性。答案:D6促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佛朗哥发动军事叛乱B“国际纵队”参战C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D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解析:正是因为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才使反击右翼势力的内战变成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答案:D7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西班牙成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举足轻重的国家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

5、突解析:在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中,法西斯势力、反法西斯力量以及英法的纵容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有相似的表现。A、B明显错误;D也错误,因为德意武装出兵,直接参战使西班牙内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C8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至此,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任

6、何一国的外交政策,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国家利益。从题目给定的选项来看,只有A项符合要求。答案:A9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的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绥靖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能力。四个选项都有道理,但只有C项最为完整,包含了其他选项。答案:C10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加速了二战的

7、爆发C确保了欧洲的安全D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指的是“慕尼黑阴谋”,它标志着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刺激了其侵略扩张的野心,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没有确保欧洲的安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法西斯侵略的祸水引向苏联,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11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前世之事,后事之师”,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也有很多因素值得每一

8、个中华儿女警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这种变化的新的军政关系。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帅权,并赋予军令长官“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令事项,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这就是战前日本盛行的“统帅独立原则”。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材料二(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抑郁已久的对政党政治的仇恨,对海外殖民的渴望,对亚洲盟主的向往

9、,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等各种右翼思潮一下子迸发出来,为(日本)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武寅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大体经历了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急剧发展和法西斯体制的完成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均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最后随着侵华战争的惨败,法西斯政权也就彻底崩溃了。金相春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2)依据材料三信息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此观点。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日本1889

10、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及材料二中“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为(日本)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限制进行回答。 第(2)题,第一小问联系材料三中“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从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建立过程及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史实进行回答。答案:(1)原因:历史上,日本有军国主义的传统,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或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现实上,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法西斯势力的

11、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能结合材料信息言之有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观点: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论证: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北,法西斯势力在日本进一步膨胀,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1936年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后大力推行法西斯主义,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

12、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将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2)

1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一中“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的信息,可以得出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第二小问从法国的角度来分析其意图可得出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直接后果依据材料一中“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第(2)题,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布拉格政府”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希特勒想得到的“东西”是苏台德地区;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很明显看出是绥靖政策;第三小问影响联系课本知识绥靖政策的影响来作答即可。答案:(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东西”:苏台德地区。政策:绥靖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抗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