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295737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方正县综合高中任国春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

2、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决方法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以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图解为例,探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解决方法发挥图解的作用,利用已知,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利用演示镜指导学生观察。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六、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图片

3、。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课时问题探讨结合教材P44图示,回答讨论题。1、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的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3、细胞内有哪些“车间”?它们是如何分工的?投影教材P4546的插图让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教师归纳总结:一、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科学家是如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呢?教师介绍教材P51美国科学家克劳德和比利时科学家德迪夫的工作,强调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和方法。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名称分布形态结构成分功能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大多数呈椭球形

4、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嵴、基粒、基质【解析】: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答案 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内答案 C球形、椭球形休克晚期由于微循环衰竭,血液浓缩,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变慢,加重酸中毒,易于形成血栓;败血症休克时病原微生物与毒素均可损伤内皮,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严重的创伤性休克,组织因子入血,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异型输血引起溶血,容易诱发DIC。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内质网D纤溶酶分解

5、纤维蛋白多聚体作用减弱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或:借:营业外支出 7200网状资料(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4、用计算机对大量数据存储有两种方式,即 方式和 方式。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嵌入衍生的确认和计量”中的内容确定的,由于该混合工具不是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资产”(P389图23-1),所以不需要分拆。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囊状(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动物细胞: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3患者住院后的治疗是否正确?理论基础是什么?植

6、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椭球形粒状小体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核外膜上(无膜结构)蛋白质、r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形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无膜结构)微管蛋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植物细胞泡状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溶酶体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囊状囊状(单层膜)“酶仓库”和“消化车间”成分:多种物质和酶三、细胞质基质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二)总结 各

7、细胞器的主要功能。(三)课堂演练:附带练习题(四)作业布置 教材P50一 1、3及练习题课后巩固测评(五)板书设计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8种细胞器名称分布形态结构成分功能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大多数呈椭球形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嵴、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内球形、椭球形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内质网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网状(单层膜结构)蛋白质

8、、磷脂等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囊状(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动物细胞: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椭球形粒状小体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核外膜上(无膜结构)蛋白质、r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形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无膜结构)微管蛋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植物细胞泡状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蛋白质、磷脂、

9、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溶酶体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囊状囊状(单层膜)“酶仓库”和“消化车间”成分:多种物质和酶三、细胞质基质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四、细胞质的统一性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及细胞器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在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也精心设计了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其次也准确地把握了重难点,通过挂图及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通过练习题及时反馈知识也检查了重难点的解决效果。第三由于细胞器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

10、到,讲起来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它们的结构。比如在讲细胞器的结构时,能联系实际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进行举例讲解,就能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通俗的、形象的、具体的实物。例如:在讲线粒体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的面积要大于外膜,学生不理解,我就举了下面一个例子:把空瘪的篮球装进足球里一样,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由于这节课内容设计细、多,使时间安排不合理,一节课很紧。教学速度太快,学生很忙碌,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很充实,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够,容易使学生感觉疲劳,学习效果欠佳。且导致了在练习中较多地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课堂的学习的气氛就能更加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