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6253265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毕业论文(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二一五年四月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设 计:审 核:项目负责人:二一五年四月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5第一节 井田概况5第二节 地层、煤层及煤质7第三节 地质构造12第四节 矿井开拓与开采18第五节 矿井灾害情况20第六节 矿井各主要系统21第七节 其它24第二章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综述26第三章 矿井开拓开采及通风系统调整33第一节 开拓系统33第二节 开采顺序及保护层选择33第三节 采煤方法及掘进工艺35第四节 通风系统35第四章

2、区域综合防突措施37第一节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37第二节 区域防突措施40第三节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49第四节 区域验证53第五章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57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57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63第三节 石门(井巷)揭煤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66第四节 安全防护措施74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93第一节 石门揭煤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93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安全防护及安全技术措施95第七章 矿井防突管理及培训98第一节 防突组织管理98第二节 防突技术管理106第三节 现场管理111第八章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116第九章 防突仪器、装备及投资估算125第一节 防突仪器

3、、装备125第二节 投资估算125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127附录一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法128附录二 钻屑指标法129附录三 防突措施有效半径的测定方法130I附 图 目 录1、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瓦斯抽放系统图(1:2000);2、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通风系统及网络图(示意);3、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井下避灾路线图(1:2000);4、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压风自救系统图(1:2000)。附 件 目 录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8月颁发,贵州省xxxx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1051120113826);2、贵

4、州省能源局2011年7月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503号)关于对x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3、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2011年9月文件(黔煤安监毕2011151号)关于对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前 言矿区位于织金县城正南,隶属珠藏镇。直距约28km。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8月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1051120113826),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为整合矿井。全矿井划分两个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1335m,二水平标高1275m。一水平开采F12断层以东的M14、M16、M21煤层;二水平开采F12断层以西的M14、M

5、16、M21、M23、M27、M30煤层和F12断层以东的M23、M27、M30煤层。一水平以井筒为界,井筒东、西侧各布置一个采区;二水平以井筒为界,井筒东、西侧各布置一个采区;二水平在F12断层以西布置一个采区。全矿井设计五个采区。一采区开采F12断层以东、井筒以西的M14、M16、M21煤层;二采区开采井筒以东的M14、M16、M21煤层;三采区开采F12断层以东、井筒以西的M23、M27、M30煤层;四采区开采井筒以东M23、M27、M30煤层。五采区开采F12断层以西的M14、M16、M21、M23、M27、M30煤层。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煤层开采顺序:M16

6、煤层M14煤层21煤层23煤层27煤层30煤层。一采区煤层倾角实际平均5-12,以一个采区,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高档普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本设计是针对一采区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专项设计。红梅井田位于珠藏向斜北东端的翘起部分,其空间形态似半段船形状。轴向大体是北东向,有一定的扭动,两翼不对称,东南翼较缓,且有次一级折皱,北西翼呈较陡的单斜。矿区位于向斜的北西翼。地层呈单斜,构造中等复杂。金龙川煤矿矿区范围内地表和钻孔查明的断层有19条,该区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构造类型。矿井共设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7、。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主斜井、副斜井为进风井,回风斜井作为回风井。预测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6.0m3/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9.65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74m3/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9m3/min。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设计应包括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通风系统防突设施(设备)、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等内容。为此,受金龙川煤矿委托,我单位承担了“x

8、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我单位组织有关设计人员完成了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正式提交了xxxx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说明书的全部设计文件及图纸。一、防突专项设计的内容1、开拓开采系统、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基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有关要求,对矿井目前的开拓方式、煤层开采程序、采煤方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对不合理的地方按要求进行优化调整。2、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选择合理的保护层;(2)选择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3)区域预测预报指标及区域效果检验指标体系。3、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矿井预测预报指标及防突效果检验指标体系;(2)选择突出煤层局部防突措施。4、防突设施、设备根据

9、矿井防突需要,提出必须配备的防突设施设备清单。5、防突管理制度及培训建立矿井防突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有关制度,组织有关人员技术培训。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预案。二、设计的指导思想1、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尽可能使用最有效的防突措施来保证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2、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消除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为煤层开采做好准备。3、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等各种防治突出的要求进行设计以达到较好的防突效果。4、设备选型全面且留有备用,便于应急时使用。5、选用有效的措施。三、防突专项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和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10、,2011;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3、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AQ1024-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7、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

11、Q1055-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9、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10、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1037-200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11、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12、黔府办发201073号关于加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1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098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意见。1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

12、07年11月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486号)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15、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0月文件(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607号)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16、贵州省能源局2011年7月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503号)关于对x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17、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编制x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18、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2005253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第一批);19、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3年11月提供的原龙凤煤矿M27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3、;20、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3年11月提供的原龙凤煤矿M27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21、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整合指导意见的通知,黔煤办字2006291号;22、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编制x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安全专篇;23、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2011年9月文件(黔煤安监毕2011151号)关于对织金县珠藏镇金龙川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矿区位于织金县城正南,隶属珠藏镇。直距约28km。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8月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1051120

14、113826),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为整合矿井。一、交通位置金龙川矿区范围内交通仅有公路,安顺到织金的209省道位于矿区东侧3.5km,织金经阿弓到六枝的107县道由矿区南侧通过,并有乡村公路通过矿区。由矿区东行至织金县城约28km,至珠藏区约3.5km,西行至阿弓镇约30km;黄桶至织金铁路于2011年4月1日开始运行,本条铁路距离矿区只有3km左右,本矿区的煤炭可以通过本条铁路运至安顺电厂。详见图1-1。1-1 交通位置图二、井田范围和煤炭储量1、井田范围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8月颁发,xxxx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1051120113826);划定的矿区范围,本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1350m,倾斜宽1700m,矿区面积为2.4062km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拐点XYXY02937485355650592937426.66335564980.11512937182355654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