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624864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一、一种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发达国家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的发展正 在打破国家的界限,作为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国际间国家竞争力的进出口贸易 指标已经不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家竞争力概念开始变得模 糊了,出现了一国的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日渐乖离的倾向。根据美国 NAS(Natlonal Academy Sciences)的统计,1991年美国境内的经常项目 收支为180亿美元赤字,而美国资本的与外国资本音的贸易纯收入(销项一进项) 却是1640亿美元的黑字,这种现象已持续多年。NASS此提出了“基于的

2、贸易” 概念。日本三和银行按照NAS勺方法对1986-1995年日本的贸易收支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从1988年开始,日本基于的贸易收支和基于国境的贸易收支出现了乖离现象,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乖离倾向更加突出,如1994年,日本基 于国境的贸易收支为1176亿美元的赤字,而基于的贸易收支却达到5146亿美元 的黑字(注:李南.发达国家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J.世界经济研究.20XX(5).)。毫无疑问,发达国家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借助的是其强大的竞争力,多少年 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霸主地位就是依靠跨国公司“帝国”的优势实现和维护 的,因此曾几何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扶持其发展的双重

3、政策:在国内限制其垄断却向国外鼓励其垄断。 其实,跨国公司以其强大的势力早已引起了各 国的关注,联合国 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就曾指出:“跨国生产已成为世界 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特征。”与此相呼应,WT6产生确立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基本格局,这不仅表现在规则涵盖的范围扩大、约束的程度加强,而且表现在规则对一国政府行为的规制和 对行为的重视,可以说国际经济规则给民族国家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 却相应地给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大。传统意义上民族国家政府为加强国际竞争 力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正在不断地被“侵夺”; 相应地,活动的空间却在增大, 它们可能在“母国”会被反垄断,却在国际市场上不受反垄断。这种

4、变化带来的 一个重要结果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在从国家层次转向层次,因此,如何扩大本国的市场力量(market power),已成为民族国家政府提高其国家竞争力 的一个重要课题。的确,”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 的”,“任何国家在其宏观经济方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各个所获成就的综合体 现”(注: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但是,随着这种乖离倾向的日益加深,同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跨国公司与 母国利益的背离甚至矛盾冲突,尤其随着近年来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 即从 一般性对外直接投资转向在全球范围对经营进行一体化部署,从全球利益目标出发,把“世界市

5、场战略“、”产品多样化战略”和“技术转让战略”有机结合起 来,把多国的特殊优势转化为的特殊优势,用跨国公司内部分工取代传统的国家 间分工。这样一来,“本地化”有可能取代“本国化”;产业转移可能会导致“母 国”的“产业空心化”;借助“国际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能会游离出母国国 界而变成“无国籍公司”,并且由“交易内部化”形成自成一体的市场。因此, 曾任美国克林顿政府劳工部长的罗伯特赖克提醒政府:“美国经济的核心”(指跨国公司)正在发生着变化,“资金、工厂、信息和设备连同公司的标识一 起是可以到处转移的”,“政府的决策人应该少关心帮助美资公司利用新技术赚 大钱,而多关心帮助美国人在技术上领先, 强

6、调政府要致力于“流不走”(人才 培养)和“搬不动”(基础设施)的投资(注:罗伯特赖克(美).国家的作用M.(中文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这首先说明这种乖离倾向及 其竞争方式的变化已引起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注意, 同时说明他们正在新的形势下 进行着积极地调整。目前这种调整的确还不确定,但国家竞争力和竞争力的协调 转化将会是今后调整的主题。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演变的启示:主体地位的上升趋势现实中国际贸易的这些变化自然引起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回应,事实上,贸 易理论就是在响应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中发展演变的。我们从主体的角度看待国际贸易理论,可将国际贸易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的演进: 传统国际贸易理

7、论,其显 著的特点是无视主体的存在,以国家主体定义国际贸易,即国家间的贸易,以国 家的差异来解释贸易的动因,致力于探寻的是“国家的”比较优势, 并且将这一 优势定型化为建立在要素票赋基础上的产业优势,以此顺应国际分工的趋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折衷贸易理论,既看到民族国家存在条件下贸易的原因, 又 看到在其间的重要角色,而且还深入的挖掘来自于的贸易利益(规模经济),只是规模经济及其公司内部化市场与市场竞争均衡还难以相容,理论上还存在缺 陷;现代新贸易理论,从资源配置问题转向经济组织问题,努力将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分工的水平等内生化,对组织以相当的关注,着力于探讨递增规模报 酬与竞争市场的相

8、容性问题,最后通过专业化经济解释了相容性,实现了对既往 贸易理论的整合。(注:王玉海.从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看主体地位上升J.国际 经贸探索.20XX(1).)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究贸易利益的产生及其分配。贸易利益的具体表现是同一商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价差,何以存在价差,先是发现商品生 产的相对成本有差异(斯密)继而发现商品生产的绝对成本有差异(李嘉图) 。 尔后更进一步地发现生产商品的要素禀赋有差异(赫克歇尔一俄林)。于是,便主张各国按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优势产业,以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随后而生的“里昂惕夫之谜”揭示了其与国际贸易现实的差距,由此而引发了对贸易利益之

9、源的广泛探讨。 于是探究投入要素与出口成功的关系一 直是传统贸易理论的重要命题。同时,产业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也引起人们的 重视,指出“财富本身远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重要”, 提出要“保护本国的幼小 产业”以发展本国生产力(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 1961.)(李斯特)。至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传统国际贸 易内在地假定以国家为界,以国家为主体进行,以国家的差异来解释贸易的动因, 致力于探寻的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并且将这一优势定型化为以要素票赋为基 础的产业优势,以此顺应国际分工的趋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得出自由 贸易有益的政策建议;(2)是

10、现成的,其主要的任务是提高投入一产出比例,因 此的组织结构、规模大小、市场竞争地位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都对贸易的模式、 成因、结构、得益等没有影响;(3)其生产函数的分析也只表明一种投入产出纯 技术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组织演进与生产率的互动关系,根本上说,是没有把看作贸易的主体,其理论充其量是一种生产理论;(4)它分析的逻辑是:国家的贸易利益-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投入的要素秉赋差异-建立具有要素秉 赋优势的产业-以期顺应国际分工趋势-在国际完全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的有 效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其分析是在商品一要素一产业一国家的框架下探求 贸易利益的存在和取得。显然,国家竞争力借助的是建立在一

11、国要素票赋基础上、 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出口竞争力, 而却是无关紧要的,其要素禀赋优势与产 品出口竞争力及其一国比较优势是等价的, 却不管产品是国家组织生产的还是由 组织生产的。因此,为谋取一国比较优势,探究投入要素与出口成功的关系、产 业优势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其两大政策命题。但却因为忽视了的主体地位, 总是难以将要素票赋和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国比较优势。其实,不仅是发挥要素票赋优势的中坚,而且它还会创造新的贸易利益。围绕对“里昂惕夫之谜”的求解,“技术”的差异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仅是一 种生产要素,而且还可以内在地影响其他要素、 改变其要素比例关系(如劳动/ 资本)。在此基础上弗农(R V

12、ernen)针对二战后出口优势转变的过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将经历三个阶段:新产品、成熟产 品、标准化产品,具体由发达国家移向发展中国家。他把新产品在研制、生产和 销售等不同阶段上要素密集形式的变化、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相对优势和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把俄林的理论动态化,还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制成品贸易的途径。值得指出的是他的分析虽然是在要素一商品一 产业一国家的框架下考虑贸易利益,但他注意到了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重要作 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之于技术的重要性。此后,随二战后国际贸易结构和流向的变化(以发达国家间行业内贸易为大宗),生产技术

13、、规模经济、收入 变化及跨国公司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规模经济、尤其是公司水平的规模 经济成为贸易利益的又一大源泉。 正因为它的持续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与竞争均 衡发生矛盾,因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政府干预贸易, 采取 “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政府扶助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以获得占领市场的战略性 优势,或者分享外国垄断的利润(如著名的美欧间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的竞 争案例)。其政策意义在于选定保护的行业、及保护的期限,克鲁格曼 (Panl RKrugman昔用吉文斯(Givens1982)的说法,将其称之为“狭窄的、移动的保护带” (the Narrow Moving Band)

14、(注:海闻.国际贸易 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5(12).)。同时,跨国公司内贸易发展迅猛,根 据有关的研究报告估计,目前大约 60%-70%勺世界贸易与跨国公司有关,2/5的 国际贸易在公司内部进行。为何公司内贸易有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原因有如下几 方面:(1)在不完全的市场上,大公司为了获取垄断超额利润,要利用他们的市 场力量,实行歧视性定价战略或转移定价战略,一方面通过转移价格来逃税,以提高利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转移价格巩固大公司的市场地位,以便击败对手, 占有市场。(2)由于外部市场并非“免费的午餐”,存在交易费用,具体包括管 理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运输、佣金、谈判、信息

15、搜集以及各种税收等费用,这样便有一种节约交易费用、回避外部市场,使交易内部化的动机。(3)为确保自己的“商业秘密”,也不愿利用外部市场,而宁愿在内部化进行,这在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Elhanan Helpman & Panl RKrugman)来看, 是指公司的“特定投入品”,它是公司一体化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关键,它于 家单位,包括管理分配和产品特有的研究、开发能力。(注:埃尔赫南赫尔 普曼(Elhan anHelpman 以)、保罗 R 克鲁格曼(Panl R krngman.美).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一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1993.)。公司内贸易与

16、产品的性质、市场结构、产品的知识密集程度以及 它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规模经济和公司内贸易的出现无疑是对正统的以市场均 衡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挑战,相应地把的主体地位推到了极端一公司可 以用行政机构性的方法取代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这里不仅是市场的主体,而且 还会超然于市场之上,与市场互替互补。至此,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毫无疑问的, 但却与市场竞争均衡相去甚远。规模经济贸易说在传统的要素一国家分析框架中 纳入规模经济,将规模经济列为获取贸易利益的又一新要素, 虽然难以与市场竞 争均衡相融合,但这毕竟将人们关注的视角引向本身, 因为水平的内部规模经济 以为载体。对内部规模经济的揭示,论证了市场垄断竞争结构的客观现实, 这无 疑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截止目前,我们已注意到影响国际贸易的诸多方面或因素,(从国家的角度) 大致包括资源秉赋、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