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6234962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一、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简介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同步通信卫星、移动终端(包括海用、陆用和空用终端)、海岸地球站以及协调控制站等构成。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完成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数据连接、定位等功能。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与多媒体系统结合,可以构建完整的应急指挥多媒体平台。 1海事卫星通信设备的主要特点 (1)通信无盲区。在有线网络和无线蜂窝网不能覆盖的边远地区、草原荒漠以及深山老林,利用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均可迅速地建立通信。 (2)可靠性极高。海事卫星设备不依赖于本地的通信网络,在地震和洪水灾害、人为破坏等造成地面通信中断的紧急情况下,同样保证通信畅通。海事卫星通信终端与卫

2、星之间的通信,工作在L波段(下行1.5GHz,上行1.6GHz),基本不受雨雪、风暴、雷电等恶劣气候的影响。 (3)可提供多种通信业务。利用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在同一部终端上提供话音、传真、计算机数据等多种通信业务。海事卫星的终端设备小巧便于携带,安装连接简便。 2海事卫星BGAN终端设备 BGAN系列终端是应用于海事卫星第4代卫星系统的终端设备,主要完成语音、不大于492kbit/s的数据传输等功能。BGAN设备的体积小,功能强大。建议采用的终端: (1)便携式海事卫星BGAN终端l 便携BGAN探险者TTE500l 便携BGAN探险者TTE700l 便携HNS9201 (2)车载式海事卫

3、星BGAN终端l 车载BGAN探险者TTE527l 车载BGAN探险者TTE727 (3)船载式海事卫星BGAN终端l 海事宽带FB 500/250 二、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海事卫星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可以分为海上和陆地两种应用系统,海事卫星陆地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又分为安卫士车载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应急指挥中平台)和安卫士便携应急指挥多媒体系统(应急指挥小平台)。主要由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子系统和现场应急多媒体子系统组成。该系统可以和国务院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 在应急指挥中心配备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子系统,在突发事件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若干套无线应急多媒体子系统。 1. 应急指挥中心

4、应急指挥子系统 安卫士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子系统主要用于接收现场传输来的语音、图片、图像和数据。按照业务功能需求,它由多路远程数字语音会商接入子系统、数据接入子系统、视频会议中心子系统、视频接收/转发子系统等组成。 (1)多路远程数字语音会商接入子系统 主要完成现场语音的多路汇接,使现场单兵和现场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能够同时多方在线通话,利于领导和专家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对应急抢险工作的现场和远程指挥、专家会商和领导决策等工作。 (2)数据接入子系统 主要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现场数据的采集通过传感器完成。 (3)视频会议中心子系统 支持H320、H.323协议,支持MCU功能,能够连接现

5、场卫星通信终端,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的视频传输。利用专网线路,视频会议中心系统可以与应急指挥中心原有视频会议终端通信,实现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和上级应急指挥中心的多方视频会议功能。 (4)视频接收/转发子系统 能够自动接收、存储来自突发事件救援抢险现场视频、图片和数据,配置中心视频管理服务器,用来转发、存储并管理突发事件救援抢险现场传送回来的视频文件。网络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调用现场无线摄像机以及移动摄像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转发;支持多路同时存储,可根据时间、事件等信息进行检索、回放。 2车载应急指挥多媒体子系统 当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车和应急指挥人员赶赴现场。安卫士车载应急指挥多媒体

6、子系统由车载海事卫星BGAN通信设备和现场无线多媒体传输子系统、集成/辅助子系统和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四部分组成。所有数据和传输均采用加密机进行加密。 (1)车载海事卫星BGAN通信设备 配备海事卫星BGAN车载终端,应急指挥工作人员在赶赴现场途中可以和事故现场、上级应急指挥中心随时保持通信畅通,到达现场后利用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设备构建若干个无线网络节点,同时配备现场语音网关以及若干台无线手机、集群电话、GSM手机、CDMA手机和卫星电话,可以实现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现场工作人员和现场应急指挥车以及和上级应急指挥中心之间的无阻塞通信。(2)现场无线多媒体传输子系统 安卫士CB4000VM无线自组网

7、多媒体传输系统,是专门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最后几公里”多点多媒体通讯开发的一款无线视频采集传输系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ADHOC无线通信技术、无线自组织路由技术和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等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真正实现了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快速部署和高速移动环境下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实时、同步传输。该系统同COFDM、WLAN、WBAN等传统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具有覆盖范围广、灵敏度高、移动性好、抗干扰、防遮挡和抗衰落能力强、传输数据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互为中继和双向多媒体通讯等显著优点。 安卫士CB4000VM无线自组网多媒体传输系统由多台CB4000VMT无

8、线多媒体传输便携设备(或CB4000VMT-L)、CB4000VMR无线多媒体便携指挥调度机和安卫士应急指挥多媒体平台软件构成。无线自组织网是让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接入用户访问,相互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数据。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或路由器,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对等的节点进行直接通信。添加设备时,网络能够自动发现拓扑的变化,并自动调整通信路由,以获得最佳的传输路径。 无线自组织网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5Km,为现场指挥中心附件的工作人员提供IEEE802.11b的无线网络。现场支持无线网的笔记本电脑、PDA、服务器等设备,各种资源均可以共享。 利用

9、无线网内服务器连接海事卫星设备,或是利用主机的网口,可以与现场有线网络连接,现场无线自组织网内的成员不但可以在网内共享资源,还可以与后方的指挥中心联系,实现前、后方的通信。 (3)集成/辅助子系统 为了保障现场的临时电力供应,配备移动多功能太阳能电源作为先期现场通信设备临时电源。将应急通信设备分类放入定制设备箱中,有专门的空间存放各种设备和配件,并且箱体结实、轻便,便于运输、防水和防尘,箱内加装减震设备,防止搬运过程中损坏仪器设备。对于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尽量采用机架式安装,并安装在特制设备箱中,方便运输和使用。海事卫星传输专用的软件可以运行在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上,自动接收现场传输的数据并分类存

10、放在数据库中,便于调用。 (4)视频采集传输子系统 配合海事卫星BGAN终端,利用其提供的IP通道而开发出来的一体化双模实时视频采集传输终端设备。 安卫士NMVS-CB1020C/1040C双模视频采集传输设备是基于海事卫星BGAN网络传输模式、3G网络传输模式和CDMA1x(或EDGE)网络传输而设计的双模视频采集传输终端,采用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超低码流视频处理技术,整合了海事卫星BGAN传输特性、3G网络传输特性和2卡/4卡CDMA1x(或EDGE)无线数据通讯功能。双模视频采集传输终端可把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经H.264超低码流视频压缩编码,通过海事卫星BGAN网络传输(

11、或3G路由器)、CDMA1x(或EDGE)智能无线通讯模块,把实时动态图像传输到中心视频管理服务器。通过计算机、PDA和应急指挥中心监控实时图像。在总体上实现了视频数据的编解码、加解密、交互、发送/接收和远程控制等功能。详见双模视频采集传输终端介绍。 (5)视频会议子系统 建议采用泰德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现场和应急指挥中心的视频会议功能。 3移动便携应急指挥子系统 当发生的突发事件区域小、事件不是很严重时,建议配备的现场应急多媒体子系统设备应具备车载和便携两用功能。现场应急多媒体子系统由便携海事卫星子系统、多媒体传输子系统和集成/辅助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人员携带移动

12、便携应急指挥子系统设备赶赴现场,快速建立现场和上级应急指挥中心之间的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 (1)便携海事卫星子系统 配备的海事卫星BGAN便携终端,便于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人员在赶赴事故现场途中和到达事故现场后随时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 海事卫星BGAN便携设备小巧、方便携带,而且无需太多专业知识,可以在现场很方便地使用,适用于处理车辆无法到达的小型突发事件现场。 (2)多媒体传输子系统 现场工作人员配备高质量数码摄像机或内置云台解码器的一体化摄像机、加密机、双模视频采集传输设备和笔记本电脑,将现场情况上传到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接收端只需使用计算机运行应急指挥客户端软件便可实现视频、图片、语音和数据的双向传送,无需另配其他硬件。 双模视频采集传输设备内置6.6Ah电池,为系统提供了充足的电力续航能力。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