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改革--奥鹏离线作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623204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育改革--奥鹏离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代教育改革--奥鹏离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代教育改革--奥鹏离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教育改革--奥鹏离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育改革--奥鹏离线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作业考核当代教育改革 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综合中学的性质和目标是什么?答:综合中学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渗透,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和一定职业技能为目标,融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2、全面教育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特征。答:教育的民主化:所谓教育的民主化,是指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爱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同时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和多样的演变过程教育的普及化: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学龄儿童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所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所谓个

2、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3、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一般为:1。明确开发理念。这里的理念指学校的教育哲学、教育宗旨与教育目标。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2.进行需求分析。校本课程开发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需求、社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以期开发出既反映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3.资源条件评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以决定作何种程度的开发。4。确定开发

3、目标。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5.组织与实施。这里包括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6.评价与改进。通过对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等,来反映校本课程达到目标的情况,并通过对实施与评价中反映出的情况,反思调整,使其得以改进。4、简要论述有限政府理论.答:有限政府理论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治理的主导理论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有可能失败,但政府干预一定失败。所以政府的功能是相当有限的。所谓“有限政府”,首先承认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又要对政府的功

4、能做出限制。弗里德曼(英文名)认为“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既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调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哈耶克(英文名)则强烈反对计划经济与国家干预,认为政府不可能具有“超级智慧”来对每个人的未来美好生活做出安排,同时他主张实行法治,法治的精髓在于确保自由。但是他主张留给执掌强制权力的执行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哈耶克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支持个人在市场内作决策的个人权利,而不是干预个人做决定的权利。二、论述题(共20分)1、谈谈你对民办教育的认识以及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答:民办教育发展的格局、空间与策略。民办教育,即由民间力量投资兴办学校的一种教育体制

5、.“民办教育”是一个比对性概念,与它相对的是“公办教育”,即由政府投资兴办的教育。一、民办教育在教育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教育需求的矛盾。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优质教育的供应缺乏。(二)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格局。公办教育不能满足优质教育需求,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压制。2007年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比重 普通高校 中职 普通高中 初中 小学学校数 15。5 25% 19。8 7。6 1.8%学生数 19.9% 17.3 9.7 7.8% 4.6%(三)世界各国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1、即使发达国家的政府也难以支撑教育发展所需全部

6、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2、发达国家的民办教育在教育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主要提供优质教育服务。3、发达国家政府与民办教育的格局分工:由政府提供合格教育产品;民办教育提供优质教育产品.4、基本判断:民办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是教育格局发展的必然。二、民办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一)政策和制度的阻碍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大阻碍。(二)融资模式的阻碍。(三)教师人事制度的阻碍。(四)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模式和机制存在问题。三、民办教育发展的空间与机遇(一)国家教育改革的难得机遇和大好局势。(二)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四、民办教育的发展思路转变(一)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发展模式,明确民办教育的公共性

7、.(二)融资方式转变:创新民办教育的融资模式。(三)监管方式的转变:加强法律监管和社会监管。五、民办教育的发展对策(一)抓住教育改革大好时机,在全国率先进行民办教育改革实验.(二)发挥区位优势,面向全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三)率先转变民办教育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创新融资模式和内部管理模式。(四)引领民办教育加强与国际著名教育品牌的合作,提升民办教育国际化水平.三、综合分析题(共20分)1、有人认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先发展经济,经济好了,教育自然上去了;也有人认为,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教育先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答:所谓教育先行,亦称教育超前,是指教育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

8、的活动,应在一定程度上,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它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认为,教育先行是指教育相对于经济的先行,主要是指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高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当然也包括教育内部各要素,诸如教育的规模结构、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等都必须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之所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就表明,教育投资不是一种消费性的投资,而是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由于受教育的周期长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以及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9、。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一个中级人才要12年或更多,培养一个高级人才则长,16年以上,这就是说,某一时期劳动力,不是同时期教育的结果,而是在此之前的教育的结果.今天的教育只能造就明天的劳动力,而教育效果则要等受教育者参与社会服务数年或数十年的过程中才能充分显露出来。今天的社会只能对昨天的教育作出系统全面和有说服力的评判,而对今天教育的真正检测则有待于明日的社会。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教育投资不能完全由当前生产条件和经济况状来决定,而应由下一生产周期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来决定。即教育投资必须适当地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现代社会教育和经济的新型关系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并在许多发达国家得以实现。应当指出,任何不足的和过份的教育都会对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教育先行必须有个度,国家要统筹兼顾,不能搞一窝蜂、一阵风,更不能脱离实际。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曾说“某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一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它也当然不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不管学校教育水平如何之低,除非它不断提高,否则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倘若学校教育水平很快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在该时期内它就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他还说,任何低于8年的教育都是严重不足的。这些话,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铭记和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