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6229894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海中学2014届高三周练试卷(一) 语文 注意: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付梓/渣滓 造诣/粗糙 诚挚/风驰电掣 胸膛/瞠目结舌 B掣肘/忖度 真谛/不啻 沐浴/怵目惊心 猝发/鞠躬尽瘁C痤疮/座位 绽放/淀粉 蹙额/一蹴而就 揶揄/瑕不掩瑜D咫尺/炽热 腼腆/酩酊 箴言/日臻完美 琉璃/钟灵毓秀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

2、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的问题呢? A. 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 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C. 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 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3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近日发布全省和南京市CPI指数。3月江

3、苏CPI同比上涨1.5%,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近40个月以来的新低。南京CPI比全省水平略高,同比上涨1.6%,比2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烟酒价格的下跌成为拉低CPI涨幅的最主要原因。烟酒价格从2月到3月持续走低,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的影响,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导致烟酒的消费下滑,直接带来了价格的走低。 4下面有一幅漫画,请根据提示,用文字描述漫画的内容,并指出其中的寓意。(5分)提示:在行政管理学中,所谓“一票否决”是指政府部门在实施干部考核时,如果在规定的多项任务中有任意一项或者特定某项没有完成,则评估为整体不合格。内容: 寓意: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欧阳修君讳源,字子渐,姓尹氏,与其弟洙师鲁俱有名于当世。其论议文章,博学强记,皆有以过人。而师鲁好辩,果于有为。子渐为人刚简,不矜饰,能自晦藏,与人居,久而莫知,至其一有所发,则人必惊伏。其视世事若不干其意,已而榷其情伪,计其成败,后多如其言。其性不能容常人,而善与人交,久而益笃。自天圣、明道之间,予与其兄弟交,其得于子渐者如此。其曾祖讳谊,赠光禄少卿。祖讳文化,官至都官郎中,赠刑部侍郎。父讳仲宣,官至虞部员外郎,赠工部郎中。子渐初以祖荫补三班借职,稍迁左班殿直。天圣八年,举进士及第,为奉礼郎,累迁太常博士,历知芮城、河阳二县,签署孟州判官事,

5、又知新郑县,通判泾州、庆州,知怀州,以庆历五年三月十四日卒于官。赵元昊寇边,围定川堡,大将葛怀敏发泾原兵救之。君遗怀敏书曰:“贼举其国而来,其利不在城堡,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且吾军畏法,见敌必赴而不计利害,此其所以数败也。宜驻兵瓦亭,见利而后动。”怀敏不能用其言,遂以败死。刘涣知沧州,杖一卒,不服,涣命斩之以闻,坐专杀,降知密州。君上书为涣论直,得复知沧州。范文正公常荐君材可以居馆阁,召试,不用,遂知怀州,至期月,大治。是时,天子用范文正公与今观文殿学士富公、武康军节度使韩公,欲更置天下事,而权倖小人不便,三公皆罢去,而师鲁与一时贤士多被诬枉得罪。君叹息忧悲发愤,以谓生可厌而死可乐也,往往被酒

6、,哀歌泣下,朋友皆窃怪之。已而以疾卒,享年五十。至和元年十有二月十三日,其子材葬君于河南府寿安县甘泉乡龙涧里。其平生所为文章六十篇,皆行于世。子男四人,曰材、植、机、桴。呜呼!师鲁常劳其智于事物,而卒蹈忧患以穷死。若子渐者,旷然不有累其心,而无所屈其志,然其寿考亦以不长。岂其所谓短长得失者,皆非此之谓欤?其所以然者,不可得而知欤!铭曰:有韫于中不以施,一愤乐死其如归。岂其志之将衰?不然,世果可嫉其如斯?(选自欧阳文忠公集)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师鲁好辩,果于有为 果:有决断B至期月,大治 治:治理C君上书为涣论直 直:伸雪D往往被酒,哀歌泣下 被酒:醉酒6下

7、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尹源“能自晦藏”的一项是( )(3分)与人居,久而莫知 其视世事若不干其意 其性不能容常人召试,不用,遂知怀州 君叹息忧悲发愤 有韫于中不以施A B C D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尹源无论是言论文章,还是广博的学问,都有过人之处,后来考取进士科,担任了奉礼朗,逐步升迁至左班殿直。B尹源遇事有先见之明。有一次,西夏入侵,围困了定川堡。尹源闻讯后,致信前线,建议驻兵瓦亭,等待时机,再图进取。领兵驰援的大将葛怀敏置之不用,终致战败被杀。C尹源与弟弟尹洙手足情深。范仲淹等人推行新政失败后,尹洙因受牵连而获罪。尹源忧心弟弟的处境,常常

8、长吁短叹,悲歌流泪,甚至觉得生无可恋,不久以后,染病辞世。 D本文先是叙述尹君的姓名及生平事略,又以“铭”的形式,对所叙之事加以评论,借题发挥,抒写情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吾军畏法,见敌必赴而不计利害,此其所以数败也。(4分) (2)涣命斩之以闻,坐专杀,降知密州。(3分) (3)师鲁常劳其智于事物,而卒蹈忧患以穷死。(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指苏州、无锡、吴兴一带的滆湖

9、、洮湖、射湖、贵湖和太湖。春秋范蠡助越败吴后,与西施便泛舟于五湖;在这里也可指作者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1)请分析首联中“无情”二字的内涵。(3分) (2)颔联是传诵的名句,写得颇为精彩,试加以分析。(4分) (3)结合全诗,分析尾联所传达出的作者的复杂心理。(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4)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孟子鱼我所欲也)(5)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诗经)(6) ,人皆有之,贤者能

10、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7)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寒冷的味道黄明山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

11、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