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620304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xx天津河西期末)读“某区域地图”(图1)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图2),完成第12题。图1图21.内罗毕周围地区适宜种植园艺作物,传统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B.河流众多,流量稳定,灌溉水源充足C.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D.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

2、国外市场B.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答案:1.C2.D解析:第1题,由图中内罗毕的经纬度和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地位于东非高原,受地形影响,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的季节变率大,全年温暖,年温差小,故C项正确。第2题,花卉产业时效性强,对交通要求高,不能用海洋运输,故A项错误;花卉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不是面向本地市场,故B项错误;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给予政策支持,故D项正确。(xx四川成都摸底)下图是“东北亚

3、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第35题。3.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大B.有春汛C.结冰期短D.有凌汛4.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可用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5.影响乙国工业区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A.海洋运输B.消费市场C.铁路运输D.技术水平答案:3.B4.C5.A解析:第3题,R河段有春、夏两次汛期;纬度高,温度低,河流结冰期较长;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松花江和黄河中游均有凌汛。故选B项。第4题,由图可知,甲为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一年一熟,粮食单位

4、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选C项。第5题,由图可知,乙国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日本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工业布局在沿海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故影响日本工业区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海洋运输。(xx重庆调研)xx年1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启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11月27日穿过了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然后驶入浮冰区(浮冰是大陆冰川断裂后滑入海洋里形成的)。这次航程计划于xx年4月返回上海。完成第67题。6.“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和所经海域的洋流正确组合是下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7.关于浮冰的

5、叙述,正确的是()A.浮冰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在冬季B.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升高C.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D.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答案:6.B7.D解析:第6题,考察船到南极考察,穿过的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应该是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所经过的洋流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寒流,且自西向东流。甲图是东南信风,洋流向西流,A项错误;乙图是西北风和向东流的寒流,B项正确;丙图是西南风,洋流是暖流,C项错误;丁图是东北风,洋流是暖流,D项错误。第7题,南半球夏季时,南极洲气温较高,浮冰从冰川周边断裂入海,所以浮冰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应该是夏季,A项错误;浮冰面积缩小即冰融化成淡水会使

6、海水盐度下降,B项错误;浮冰会随洋流向较低纬度海域运动,在中高纬度海区都可能出现浮冰,C项错误;浮冰融化后海平面会上升,淹没一部分陆地,D项正确。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第89题。8.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地比地小B.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9.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与地之间人口稠密B.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地与地之间森林广布D.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答案:8.A9.B解析:第8题,地比地靠近海洋,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较多,阴天多,气温

7、日较差小;地靠近海洋,地位于内陆,所以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比地大;读图可知,该月属于夏季,地气温比周围低,所以地附近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地气温比周围高,所以地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第9题,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东北部,所以地与地之间不是人口稠密地区;地与地之间区域位于中央大平原,森林较少,耕地较多,且商品谷物农业发达;地以东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不可能夏季高温少雨。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完成第1011题。10.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暖流增湿B.地形抬升C.赤道低压控制D.受西风影响1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可

8、能出现大面积粗放牧业分布的是()A.B.C.D.答案:10.D11.C解析:第10题,因为甲地为地中海气候,6、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所以主要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第11题,结合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可判断为谷类种植,为混合农业,为粗放牧业,为荒地。二、综合题(2题,共56分)12.(30分)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2)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3)xx年的冬奥会将在索契举行。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索契适宜滑雪比赛的优越自然条件。(4)图中D所在国家东部自南向北有注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试分析这三条

9、河流下游农业不发达的自然原因。答案:(1)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2)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3)索契南临黑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迎风坡降水量大;北邻高大山脉(大高加索山),山地积雪量大;地处山区,坡度适宜滑雪。(4)三条河流的下游,纬度高,热量不足;有凌汛现象,洪涝灾害多发;冻土层深厚,土壤贫瘠,农业生产不发达。解析:第(1)题,A、B两山地的特征从山地的走向、地势、海拔及外力

10、作用的状况来分析。第(2)题,C处海域多雾和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及沿岸寒流的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西风带来丰富的水汽而形成。第(3)题,索契适宜滑雪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山地的影响,降雪量大,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水汽含量大等因素。第(4)题,D为俄罗斯,东部有三大河流,其下游纬度高,热量不足,河流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冻土层广布,不利于农业生产。13.(26分)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

11、通网络。阿根廷地理简图(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答案:(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任答两点即可)(2)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

12、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3)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解析:第(1)题,阿根廷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来回答,其意义则总结这三方面的特点分析各自带来的影响。第(2)题,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来回答,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第(3)题,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由于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是紧靠安第斯山脉,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着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气候变得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