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奕》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618302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奕》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奕》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奕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朗读、 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把理解“之”字作为教学的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适当指导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学法:自读自悟,使用注释,遇到困难请教老师,熟读成诵,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资料。2、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尝试理解文章意思。3、测试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通全文,掌握学法。1、教师范读全文,再领读。(以范读感染学生,领读时有意识

2、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师:学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请同学们各自再读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3、指名读,教师指导断句。4、学生掌握正确读法后,指导学生练习熟读。(二)检查预习,结合注释,理解全文大意。1、导学:师:学古文重在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是怎样学古诗的,怎样理解的?(学生自由说)师引导:学文言文,可以对照注释课文里的注释很多,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注在课文中相应字的旁边。注好了连起来读一读, 看看该怎么说,句子通顺不通顺。2、检查预习:( 1)理解题意:“奕”是什么意思?“学奕”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读

3、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把在自学过程中不懂的语句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复述全文大意。(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师: 同学们发现了吗?在这篇文言文中, “之”字出现六次, 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大家赶紧找出来。课件出示带有“之”字的句子: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 、教师指导学生研读“之”字的不同解释。汇报交流:说说“之”的意思。5、还有哪些字不理解,需要帮助解决的吗?(其、以)6 、解决问题,正确理解文意。(出示问题)师:现在老师想提出几个问题来检

4、验你们的自学效果:弈秋这两个学生怎样学下围棋?这两个学生的表现不一样,他们的学习结果怎样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有这样的经历)(六)课堂小测(后附小测内容)(七)学生小结本节课收获板书设计:从朗读、理解文言文和悟出的道理等几个方面来谈。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教学反思 :学弈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虽然之前学生已在课本的“积累与运用”中接触过不少文言警句, 而且在上两学期学生也学过简单的文言文, 但学生对文言文毕竟接触的比较少,一学期顶多学一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在导入环节上花心思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让他们再次重温一些已读过的文

5、言警句, 使他们了解到文言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练, 语意深远, 既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为下一步感悟文言文进行铺垫。其次, 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目的在于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为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范读激趣感知全文对于文言文, 怎样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很重要。 因此,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做到把字音读准, 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读完后我专门安排了教师范读这一环节, 让学生边听边想文言文与我们平时读课文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文言文的两个关键: 一是把读的速度放慢, 二是停顿要恰当。 在这一环节上, 教师的范读是建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

6、 重视教在难处读, 教在学生朗读不到位之处。 在处理整个 “读” 的教学环节上, 我以学生的自读, 教师的范读,指名朗读,前后桌互相读等形式,把读的环节落到实处。二、研读探究理解文意学习文言文,除了把课文读通之外,还要把文章读懂。在这一环节上,我还是从学生自读入手,并以起名字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在读通读懂课文后, 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警示世人的道理。 在这个环节上, 我引导学生先了解故事中的两位年轻人学习的结果是否一致, 然后弄清导致这一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从而使学生明白到学习态度不一样是导致学习结果不同的关键原因, 再让个别学生说出从这个故事中所得到的启发,使“明理”这个环节水到渠成,避免了教师烦琐的分析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