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6179508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展中药材产业对满足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使全州中药材产业逐步走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增加贫困户收入,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一)产业现状1、中药材生产初具规模。2017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7.57万亩,产量达到3.68万吨。种植品种有当归、柴胡、党参、黄芪、黄芩、防风、冬花、甘草、地黄、金银花、藏红花、木香、板蓝根、百合、秦艽、姜活、天麻、大黄、连翅、

2、猪苓等20多个品种(含野生)。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主栽品种主要是当归,其次是柴胡、党参、黄芪、板蓝根等。2 、优势产业区域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康乐县沿太子山麓,和政县沿牙塘河、大小南岔河、牛津河流域,临夏县和积石山县的高寒阴湿区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实施品种以当归、柴胡、板蓝根、黄芪、党参5个大宗道地药材品种为主,同时发展枸杞、甘草、金银花、冬花、牛蒡子等主栽品种。传统常规中药材种籽由当地药农自繁自育,名优特新中药材种籽从省内外引进。3 、中药材加工体系稳步发展。我州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主要有临夏龙康制药厂、临夏县永恒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康乐县莲花山中药材研发公司和甘肃省复兴厚中药有限责任公司

3、等,主要产品有中药材饮片、中药材浓缩液、当归醋、当归酒等。生产的中药材主要运销到陇西、会川、安徽亳州、河南禹州、广西玉林等地,部分贩运户在临洮、兰州等城市开设中药材批发店20多家,形成了贩运、选装、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营销网络。4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引导,在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示范、质量检测、技术培训、科技攻关、市场建设、加工和贮藏企业标准化认证等方面明显提高,良种普及率达到60%以上。(二)存在的问题1 、种子、种苗繁育不规范,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小。种子种苗以农户自繁自育占较大比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苗标准化繁育基地面积小。种植基地标准化程度低,导致药材品质

4、下降,中药材GAP质量认证基地缺乏,地方品牌意识弱化,产品竞争活力低下。2 、仓储流通规模小,市场调控能力弱。现有药材仓库建设标准不高,总体容量不足,地产药材70%以上仍然以零散方式由小商贩和农家储存,很难保证药材质量安全。经销企业实力弱,市场调控能力差,导致大宗药材价格受省外市场制约明显。3 、产后加工层次低,转化增值能力弱。药材初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饮片企业规模小。产品研发滞后,附加值低,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4 、质量监控不健全,科技支撑不配套。流通环节缺乏药材品质检测和质量安全监控,市场准入制度尚属空白。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程度低,专业从事栽培、育种、加工和新药研发的高

5、级人才奇缺,基层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总体上支撑产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能力不足。二、发展目标与产业布局2018年,在康乐县、和政县、积石山县、临夏县、永靖县、广河县的70个乡镇510个村种植中药材8.823万亩,其中贫困村种植中药材2.228万亩,深度贫困村种植中药材3.062万亩,产量达到3.9万吨。主栽品种以当归、柴胡、黄芪、党参、板蓝根、牛蒡子、冬花等为主。力争中药材产业对贫困人口人均新增纯收入20元。2019年,在康乐县、和政县、积石山县、临夏县、永靖县、广河县的70个乡镇510个村种植中药材9.620万亩,其中贫困村种植中药材2.453万亩,深度贫困村种植中药材3.309万

6、亩,产量达到4.3万吨。主栽品种以当归、柴胡、黄芪、党参、板蓝根、牛蒡子、冬花等为主。力争中药材产业对贫困人口人均新增纯收入30元。2020年,在康乐县、和政县、积石山县、临夏县、永靖县、广河县的70个乡镇510个村种植10.451万亩,其中贫困村种植中药材2.698万亩,深度贫困村种植中药材3.564万亩,产量达到4.9万吨。主栽品种以当归、柴胡、黄芪、党参、板蓝根、牛蒡子、冬花等为主。力争中药材产业对贫困人口人均新增纯收入达到40元,三年合计新增纯收入贡献90元。三、重点任务在基本稳定种植规模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提升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完善中药材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实现对贫

7、困农户的增收带动作用。1 、完善带贫机制,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合作发展模式。通过组织引导,在以中药材产业为发展的重点乡镇的贫困村,每村都建立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单元进行合作生产,有条件的乡镇要组建联合社。引导所有贫困户利用土地、贴息贷款、互助资金、帮扶资金、自有资金、劳务等方式入股或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2 、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确保药源基地稳定。大力扶持贫困县中药材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集中繁种、育苗。在道地产区扶持建立当归、党参、黄芪、红芪、板蓝根等大宗中药材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同时组织龙头企业采取供良种、供技术和下订单的方式带动周边贫困户集中繁种、育苗,通

8、过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和集约化繁供比例,确保药源基地稳定,产品安全优质。3 、稳定大宗药材面积,提高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稳定大宗中药材品种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市场紧俏和资源稀缺品种。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合作社要与龙头企业连接,充分发挥上连龙头下连农户的作用,有效解决品种、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提高药材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水平,广泛带动贫困户增收。4 .促进贫困地区产地加工升级,提升储运营销水平。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提高贫困县中药材加工能力和水平。完善场地建设,重点支持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一批清洗、脱皮、烘干等初

9、加工设施,同时规范加工技术,开展追溯体系建设。鼓励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开展GMP认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加工集中度和标准化水平。建设仓储营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扶持标准化储藏库建设,扩大标准化仓储规模,提升收储转运营销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扶持原则、重点、方式、环节及标准(一)扶持原则1 、扶优扶强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在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主体时,要把扶贫带动能力作为筛选项目承担主体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产业的扶贫带动作用。2 、大宗品种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突出优势产区,重点发展大宗道地品种,全面提高种植规范化程度;集中生态适宜区,择优连片发展地方特色品种,调整品种结构

10、,丰富药材种类,提升综合效益。3 、品种布局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在突出道地品种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及时调整品种布局,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贫因户种植收益。(二)扶持重点重点支持中药材产业升级,提升效益。在稳定道地药材主栽品种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集中繁育种子种苗,推广标准化种植,提升药材品质。扩大标准化加工,增加产业效能,加快标准化仓储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参加省内外展会,营销宣传。优先鼓励和支持各地创建“生产+加工+营销+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壮大提升中药材产业。(三)扶持方式1 、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2 、新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训,采取直接补

11、助方式扶持。3 、原药加工企业GMP升级改造、初加工及仓储设施建设、GMP及地理标志等认证,采取以奖代补、担保补贴、贴息贷款等方式扶持。4 、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参加省内外展会,营销宣传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四)扶持环节与标准各县充分利用到县的整合资金和扶贫贷款根据实际整合安排使用,扶持贫困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支持带动农户发展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经营大户产业提质增效。1 、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州3年累计在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康乐、和政、临夏、积石山、永靖等贫困县,扶持建设道地及大宗药材原种、良种和种苗生产基4050.5亩,按照原种生产基地每亩补助3000元,良

12、种生产基地每亩补助1000元,种苗生产基地每亩按800元给予补助。原种、良种和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由能带动5户以上贫困户的合作社或企业承担,县农业部门负责审核、遴选及监督。在具有中药材生产集中优势的康乐、和政、临夏、积石山、永靖等贫困县,扶持能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的合作社或企业,建设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42万亩,每个基地要求相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按照每亩4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减少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节本增效。2 、新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训。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分层次开展培训。围绕新品种新技术

13、新模式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生物物理防控等重点内容,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实战操作,通过现场参观、实践操作,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覆盖面,在康乐、和政、临夏、积石山、永靖、广河等县3年累计举办培训班33期,培训2000人(次)以上,实现对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种植贫困户的全覆盖。3 、提升中药材初加工业发展水平。对年加工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GMP饮片加工企业,按照加工产值的10%给予奖补,最奖补额不超过100万元,在和政县扶持中药材GMP饮片加工企业1家,对专业大户、中药材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热泵控温控湿式热烘房,烘干能力为1批1吨

14、的烘干设施建设,给予10万元奖补,全州3年累计计划新建烘干房11座,其中:康乐县新建烘干房2座,和政县新建烘干房6座,积石山县新建烘干房3座;对农民合作社、中药材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新建储藏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中药材储藏库给予奖补扶持,每100吨给予10万元奖补,最高奖补额不超过50万元;扶持烘干设施和储藏库的奖补资金50%要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全州3年累计建设储藏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中药材储藏库7个,其中:积石山县新建3个、广河县新建3个、永靖县新建1个。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州上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各县政府要研究出台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要把发展中药材

15、产业纳入各自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严格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二)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县建立政府、企业与药农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增加投资总量。加大扶持任务落实力度,靠实责任,层层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保险机制,扩大中药材政策性保险品种和提高补贴标准,增强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严格监管督查。各县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指导培训,提高药农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运行程序,严格项目监管和督查考评。(四)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积极支持中药材企业申报注册品牌,支持道地药材产品认证、产地保护和基地认定;积极鼓励中药材企业参与各类省内外展览节会,在重点市场建设展销窗口,加大道地药材、加工产品及保健品推介宣传。(五)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合作交流。各县要积极与省内相关高校联手合作,全力打造药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整合有关方面技术力量,组建中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