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61777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练习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四时的魅力 1春来源:学|科|网Z|X|X|K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涨水()酝酿()窠巢()嘹亮() 抖擞() 黄晕()2请用文中的词语替换括号中的内容。(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2)春天像小姑娘,_(比喻姿态优美)的,笑着,走着。3下面句子用括号中的哪个字词更有表现力呢?(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闹叫)着。(2)小草儿也青得_(刺逼)你的眼。(3)山_(湿润朗润)起来了。(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衬托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

2、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来源:Z.xx.k.Com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C春天的江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6请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3、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式,再写几句话,给春天绘色。春天是红的,红的春联,红的桃花,红的脸颊;_,_,_,_;春天是蓝的,蓝的天空,蓝的大海,蓝的梦想。8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两个黄鹂鸣翠柳()踏花归来马蹄香()(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

4、的话。(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3)【广告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

5、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9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_10“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11请品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来源:学#科#网1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结合语段内容,参考示例找出与下列描写角度相对应的语句。【示例】写触觉

6、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1)写嗅觉的:_(2)写听觉的:_(原创)春雨楚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xkb 1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丁丁冬冬。我实在是贪婪的,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

7、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篮满满的轻愁,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宾州,只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住了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

8、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暖流从那边飘过来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14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春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叙述的角度】1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1)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2)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16仔细阅读文章

9、,说说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句段的作用】19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文章语言无比精彩,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仿照文中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50字左右)【课文片段在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法分析】比喻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比喻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常见的比喻一般有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的比喻词一般有:像(参见“课文片段

10、在线”的例句)、仿佛、像似的、像一般、好比。暗喻的比喻词一般为:是、变成、成了、变为。例句: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句: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使用比喻修辞时,要注意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使用的喻体要通俗易懂,切忌采用生僻的喻体。参考答案1zhngningkliosuyn2.(1)呼朋引伴(2)花枝招展3.(1)闹(2)逼(3)朗润(4)烘托4.C(解析:应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5.D(解析:A项搭配不当,“消防隐患”只能“消除”,不能“控制”;B项用词不当,将“一倍”改为“一半”;C

11、项语序不当,可将“春天的江城”改为“江城的春天”。)6.(1)反复、拟人(2)排比、拟人(3)比喻、排比7.春天是绿的绿的小草绿的嫩芽绿的心愿8.(1)听觉角度嗅觉角度(2)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9.春花图春风图10.不能;因为要与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相照应。11.“闹”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12.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13.(1)

1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14.拉近了“我”与所写对象春雨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15.(1)拟人(2)排比16.第段为后文做好了铺垫。本段是回忆自己十年前雨中离开故乡的情景,这样写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做好了铺垫。17.东北: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尽在其中。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江南:有软软柔柔的昆曲,有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很素淡。18.思乡之情。找出文中段中句子来印证均可。19.【例文】示例一: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在吹呢。示例二: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给燃烧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