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476142273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8.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遗文化介绍课件:绒花(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山/花/插/宝/髻 石/竹/绣/罗/衣非遗绒花讲座主讲人:某某日期:202X年XX月扬州绒花又称官花、喜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品。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又称官花、喜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品。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目录CONTENTS小家碧玉是绒花小家碧玉是绒花1 1绒花的前世今生绒花的前世今生2 2绒花的繁复工艺绒花的繁复工艺3 3绒花的传承保护绒花的传承保护4 4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5 5小家碧玉是绒花山/花/插/宝/髻

2、石/竹/绣/罗/衣第第壹壹部部分分n中国制花分为北京绢花和南方绒花两大流派,而扬州绒花是南方绒花的代表,在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不仅独具个性,而且占据了全国制花业的半壁江山。n历史上的扬州绒花与人民群众生活最为密切,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用上绒花,其制品数量之大,从事制作业的艺人之多,是其他任何一项工艺品种都无可比拟的,因此最具广泛性特征。小家碧玉是绒花小家碧玉是绒花n扬州绒花玲珑小巧,秀雅精细,活色生香,雅俗共赏。艺人们以概括和夸张的手法,集中而简练地刻画各种花禽鸟的主要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为以简胜繁、以少胜多、以

3、小胜大。它艳丽多姿,却艳而不俗;它优美动人,却美而不骄,世人把它比之手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小家碧玉是绒花小家碧玉是绒花n1984年扬州绒花在美国世博会上作演示,前美国总统布什在参观扬州制花厂设计师韩志萍绒花制作表演时,用华语赞叹道:“这是很迷人的艺术。”绒花的前世今生山/花/插/宝/髻 石/竹/绣/罗/衣第第贰贰部部分分绒花绒花的前世今生的前世今生n绒花始于唐朝,李白诗句中的少女折花插在发间,鲜活的花衬托出少女灵动的美。n甚至透过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亦可以看到画中女子梳着高耸的云髻,簪着折枝花朵,是那般清雅光艳,美如太虚幻境里的仙子。n但鲜花受时令所限,且易枯萎,花瓣往往承受不住而

4、凋零。于是贵夫人们希望可以得到永开不败的花作为饰品,这时,手工绒花便应运而生。“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绒花绒花的前世今生的前世今生n绒花,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是南京有代表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绒花都是手工制作,因为其特殊的表现手法直到现在都无法用机器生产。n唐朝时期,扬州将绒花作为皇室贡品呈上,只有王室贵族才可使用,可见其贵重性。到了明末清初,绒花从“帝王将相家”落入“寻常巷陌处”,除了受到皇室的青睐,也受到了民众的喜爱。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可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因而,每逢“一事三节”(即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民间普遍有用绒花作装饰的习俗。绒花绒花的

5、前世今生的前世今生n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绒花店铺在南京“花市大街”热闹非凡,一片繁华景象。但是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手工制作的绒花被工业流水线制作出的其他材质头花、胸花所取代,逐渐转变为一项濒危的传统技艺。n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持之以恒地守护这门工艺的仅赵树宪老先生一人,对于绒花制作技艺,他谙熟于心。绒花的繁复工艺山/花/插/宝/髻 石/竹/绣/罗/衣第第叁叁部部分分绒花绒花的繁复工艺的繁复工艺缫丝工艺流程缫丝工艺流程 n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制丝工艺概称为剿丝,工艺流程为:混茧剥茧选茧煮茧剿丝复摇整理等。缫丝前初加工缫丝前初加工 n我们可以在网上买到的蚕茧,都是经

6、过初加工的蚕茧。蚕蛹在这一步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生命”。烘干蚕茧的目的:1、是杀灭蚕蛹和蝇蛆;2、是除去水分,便于长期储存;3、是通过干燥可以使鲜茧的易溶性丝胶适当变性,利于剿丝过程中顺利解舒。绒花绒花的繁复工艺的繁复工艺混茧混茧 n对于不同地区生产的蚕茧,选茧质相近者按照工艺要求的比例进行混合,均衡茧质、统一丝色、稳定操作,剿丝品质一致的生丝。剥茧剥茧 n制丝过程中剥去茧衣的工序,茧衣是蚕茧外围一层松乱的丝缕。有利于煮茧和剿丝,并能提高生丝质量。选茧选茧 n选茧的目的是剔除不能剿丝的下茧或难以剿丝的次茧,在上茧中分选出大型茧或小型茧,挑选淘汰出的下茧,尽管下茧不能剿丝,但是制作蚕丝被的好原料。

7、绒花绒花的繁复工艺的繁复工艺煮茧煮茧 n煮茧是制丝工序中重要的一环,利用水和热的作用把蚕茧外围的丝胶适当鹏润、泡软,以便剿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地依次离解。缫丝缫丝 n蚕丝纤维为蛋白质纤维、丝胶和丝色素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桑蚕丝的单直径约13-18m,相当于头发丝的1/20。一个桑蚕茧的丝全部展开后,全长可达1000-1500米。绒花绒花的繁复工艺的繁复工艺复摇复摇n将缫制的小丝送到复摇车上加工复摇、烘干,成为大丝整理整理 n生丝整理的目的是使丝片保持一定的外形,防止生丝缠绕,便于运输和储藏。熟绒熟绒n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蚕丝在购进后,须经碱水煮熟,不可过烂,煮熟后的蚕丝称熟绒。熟绒是用来制作绒花

8、花瓣和花蕊的材料绒花绒花的繁复工艺的繁复工艺染色染色n根据制作绒花颜的不同,要将熟绒染成不同的颜色,染色后的熟绒应套于竹竿上晾晒,须勤翻,绷直。制作铜丝制作铜丝 n用木炭文火将黄铜丝烧至退火软化。铜丝是绒花的花骨,是整个绒花的支架,根据所制作绒花的不同,黄铜丝的规格大小不一。软化铜丝时一定要用文火,不然铜丝太硬,所制作的绒花就没有灵性。绒花绒花的繁复工艺的繁复工艺勾条勾条n将熟绒分劈后固定于一器物上,排匀,用猪棕毛刷子将其梳通。将铜丝的中间合并捻成少许螺旋状分叉夹住排匀的熟绒,再将铜丝的另一端合并并捻成螺旋状,用剪刀把需要的部分熟绒剪断,左右手同时反方向捻转,再用上下木板对铜丝进行搓赶,赶紧后

9、便形成做绒花的最基本部件:绒条。n(勾条是绒毛制作最核心的工序,也是最枯(勾条是绒毛制作最核心的工序,也是最枯燥的过程)燥的过程)打尖打尖n用剪刀对绒条进行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所需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各种形状。传花传花n用镊子对打过尖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配合铅丝、皮纸、料珠等辅助材料制作出所需的产品。绒花的传承保护山/花/插/宝/髻 石/竹/绣/罗/衣第第肆肆部部分分绒花绒花的传承保护的传承保护绒花制作技艺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作坊(企业)传承以及社会传绒花制作技艺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作坊(企业)传承以及社会传承等方式。承等方式。家族传承家族传承n绒花作为种传统手艺

10、,必须经过长期的制作体验和学习,以父传子、子传孙的家族传承方式代代相传。师徒传承师徒传承n师徒传承是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方式之一,一般师傅挑选徒弟,师徒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血缘、地缘或、业缘关系。绒花绒花的传承保护的传承保护作坊(企业)传承作坊(企业)传承n作坊(企业)传承中,师傅在招收学艺徒或学徒工时常注重人品和天赋,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考虑。作坊中学艺徒的升迁条件要求严格,学艺期间一律不得独自开店或帮工。n绒花的学徒制度在中国近代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由传统的学徒制度转向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培训。建国后,南京绒花生产合作社、生产小组以及绒花工厂企业的成立,颠覆了传统的学徒制度,国家对绒花学徒工进行必

11、要的技术培训,企业中的师傅只起一般指导作用,师傅和学徒工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社会传承社会传承n社会传承是对前三种传承模式的综合,但以传承者的自学为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个师傅带多个徒弟的方式传承;一种是没有拜师,而是常听多看绒花艺人操作,无师自通而习得技艺。社会传承在建国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既有建立在劳动合同之上的师徒父系,也有自学成才的传承方式。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山/花/插/宝/髻 石/竹/绣/罗/衣第第伍伍部部分分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n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装“唐花飞雪”设计师楚艳介绍:“冰雪运动一定要体现某种程度上的温暖,这不仅指身体上的温度,同时也想表达一种中国

12、文化上的温度。”希望通过这个具有装饰性的帽子,为颁奖礼仪人员整身造型带来一个点睛之处。n北京冬奥会的设计需要更现代、更有青春气息。因此,设计人员通过提炼牡丹花瓣的造型,设计出了几个简约的牡丹花造型,并通过非遗的手工艺将它表现出来。202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老北京传承年北京冬奥会上,老北京传承300300余年的绒花出现在了礼仪小姐的帽子上。余年的绒花出现在了礼仪小姐的帽子上。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n女帽上的装饰牡丹花饰,造型取自敦煌唐代牡丹花形女帽上的装饰牡丹花饰,造型取自敦煌唐代牡丹花形,按照“唐花飞雪”颁奖服的设计,女士礼服的帽檐采用两朵绒花装饰,一朵带叶,整体形状偏狭长

13、,放在前方;另一朵圆润,固定在帽子后方。n为北京冬奥会制作的“唐花”n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之下,北京绒花(绒鸟),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又再次为人们所关注,并以多种形式实现了与当下文化、时尚的跨界创新,焕发出新的光彩。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指尖绽放的艺术之花n绒花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非遗技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绒花,又名“宫花”、“喜花”,是由绢、绒、纱等制成的人造头花,颜色鲜艳且形象逼真。又因谐音“荣华”,寓意富贵荣华,为人们所喜爱、赞美。时至今日,部分地区在遇到重要节日时,依旧会以绒花作衬,来添福气、讨好兆头。n缠花和绒花虽然没有金银珠宝的耀眼夺目,也没有翡翠玉石的自然灵性,但是它承载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创新精神,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这些足以让其盛开出璀璨不朽的传奇之花。感谢您的观看Thank You山/花/插/宝/髻 石/竹/绣/罗/衣主讲人:某某日期:202X年XX月非遗绒花讲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