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货币供给重要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13694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货币供给重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七章货币供给重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七章货币供给重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货币供给重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货币供给重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货币供给(计算很重要)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货币供给量 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 时点上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是一个时点数,是一定时刻的货币存量。它主要包括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一、现代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实现机制:中央银行向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注入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创造或存款创造,向整个社会提供最终货币。Ms = k B 二、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1、基础货币财政的债权、对商业银行的债权、黄金外汇规模2. 货 币 乘 数: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比率 1.

2、中央银行行为: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商业银行行为:超额准备金比率e3. 居民、企业行为:财富效应:财富增加 h下降收益率变动的效应:存款利率 h下降银行恐慌效应 h上升地下经济效应 h上升 二阶银行体制 整个银行体系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两个层次 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的特点: 1.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 ,而由商业银行办理与个人和企业有关的业务。 2.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的唯一的垄断发行者 3.中央银行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进行一定的管理基础货币 由公众持有的现金(C)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构成,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

3、又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和中央银行货币。 派生存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也称衍生存款。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1.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如果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只要按一定比例缴存准备金,其余部分就可发放贷款,从而进行存款创造。 2、采用转账结算的方式:如果采取转帐结算方式,则贷款 支票存款 贷款 支票存款,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就会产生多倍的存款创造。存款创造的一般过程(以原始存款为源头开始),派生的存款要减去原始存款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整体行为结果原始存款=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法定准备金的总和以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源头,派生存款不用减去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率 e 超额准备金率。银行自愿保留的作为超额准备金部分在存款总额中占有的比例。现金漏损率 C现金漏损率。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在存款中占有的比例。t 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r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一、货币供给模型 (一)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Ms = k B (二)货币供给模型中的两个决定因素 基础货币: B =C+R 货币乘数: k货币乘数,即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所形成的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的倍数基础货币供给渠道: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与再贴现2、中央银行购买黄金与外汇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