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6135635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模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福州模拟)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A.人文主义盛行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C.具有反抗精神 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主张一致的是( )A.泰勒斯理是世界本原B.普罗塔哥拉讨论重点是认识社会C.柏拉图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康德三权分立3.康德说:“人,实则一

2、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此语反映的思想源于( )A.孔子B.苏格拉底C.普罗塔哥拉D.薄伽丘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天圆地方”说被打破了B.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了C.天主教会的地位动摇了D.“太阳中心说”创立了5.(2012温州模拟)皮科在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B.宗教

3、改革的领导人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6.十日谈说:“如果你非要跟它(即人类天性)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倒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表明作者认为( )A.人类天性必须得到遏制B.只有头破血流才能遏制住人类天性 C.人性迟早要突破束缚而解放出来D.人类一切行为都必须绝对顺应天性7.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大主教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礼仪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D.教皇是“两足禽兽

4、”,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8.(预测题)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9.(2012济南模拟)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A.

5、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C.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D.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10.(2012厦门模拟)伏尔泰曾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伏尔泰( )A.对宗教蒙昧主义进行了深刻揭露B.其理论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最重要理论武器C.宣扬天赋人权精神D.具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11.(易错题)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行政权是国家

6、的大脑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12.(2012潮州模拟)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常常说出启蒙运动的富有代表性的口号,如“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一个国家若划分成少数大地产是危险的”等。这表明启蒙运动( )A.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统治 B.成为俄国政治革命的理论C.其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 D.迫使统治者改变其统治政策13.(探究题)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应让史学与各学科联姻B.历史学是各

7、学科的开始和终结C.学史者要精通百家百业 D.历史学已经缺乏学科的独立性14.(易错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组织信徒出版刊物叫嚣打倒进化论1864年,竟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赫胥黎)说:若干年间,批评指责的北风刮起它最大的曲解和嘲讽的暴风,甚至把我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科学蒙难集)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理论给宗教理论的核心上帝创造万物观点以致命的一击B.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往往要经过很多年才能为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C.因遭到众多科学家的质疑,进化论学说始终无法被社会接纳和认可D.作为进化论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8、赫胥黎受到了反对势力的猛烈攻击15.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反映( )A.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B.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C.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D.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

9、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1)以苏格拉底和孔子为例,谈谈他们怎样“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结合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两地的政治、经济分别说明出现不同文化传统的原因。(8分)(2)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10、简要分析原因。(4分)材料二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3)推动这一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4)结合以上材料,就人类文明发展谈一下对你有何启示?(2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多少

11、危险、多少歧途啊!要达到真理,又必须经历多少错误啊!这些错误的危险要比真理的用处大上千百倍。而且更困难的是,假如我们居然有幸终于发现了真理,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好好地应用它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就其所提出的目的来说是虚幻的,那么就其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们就要更危险得多。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孔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差异所形成的教育传统对东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历史背景评价卢梭对于科学的论述。(6分)(3)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

12、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材料表明,雅典公民重视城邦的利益,把个人利益与城邦利益相联系,这显然与民主政治分不开;A项不符合史实;C项是现象;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故选B项。2.【解析】选B。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能力。泰勒斯主张万物皆由水生成,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主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项错误;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D项错误。3.【解题指南】材料强调人是有理性的,要不断追求真理与智慧,这与苏格拉底主张的“认识人自己”是一致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理

13、解历史结论的能力。康德主张人非工具,即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4.【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经济决定思想文化,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主张人文主义;其他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5.【解析】选A。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强调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强调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权威,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合。故选A项。6.【解析】选C。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中关键词是“人类天性”、“作对不可”,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

14、料不符;B项只是材料的表象;D项太绝对。7.【解析】选A。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即可得救,A项正确;B项是加尔文的先定论;C项是王守仁的观点;D项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选A项。8.【解题指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不是要抨击基督教和耶稣,他是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以建立一个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解析】选D。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马丁路德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不是清除宗教影响,只是反对天主教会。故选择D项。9.【解析】选C。第二个高峰至第五个高峰大致时间是从17世纪初至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完善的时期,思想领域剧烈变化

15、,而A、B两项说法错误,与题干阶段特征不符合,D项与题干无关。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伏尔泰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这体现了其思想的局限性。11.【解析】选D。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由材料“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等信息可知,该观点强调立法权是最重要的,而议会掌握立法权。故选D项。12.【解析】选A。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由“俄国”可知C项不符合材料;B、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18世纪的俄国封建统治者常常提到启蒙运动的口号充分说明,启蒙运动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统治。故选A项。13.【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表明历史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史学者应关注多领域的活动,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B、D两项明显错误。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