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检查调研报告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我们于2021年1月18-23日,对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检查调研在黑龙江省水利厅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我们重点检查调研了哈尔滨市的依兰县、佳木斯市的郊区和富锦市的农村饮水工作,实地查看了11处农村饮水工程,分别在三县(区、市)召开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乡镇领导和用水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32户;召开大庆市大同区、绥化市的北林区、青岗区,哈尔滨市松北区,牡丹江市穆棱市等5区(市)的分管县长和水利局长参加的座谈会,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和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工作开展深入讨论;与黑龙江省水利厅的有关人员座谈,听取全省工作的介绍,并就检查调研发现的问题交换意见现将此次检查调研工了解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情况(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面积45.6万km2,辖65个县(市、区),人口3823万,其中农业人口1777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底黑龙江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32万,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人口为400万由于当时进行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调查黑龙江省没有林场、农场等地区的饮水不安全人口,2021年8月黑龙江省根据新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又对全省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进行了重新核定,结果为,到2021年底,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村屯24264个,人口1230 万,其中水质不达标村屯17152个,人口866万人;水量不达标村屯2822个,人口144万人;方便程度和水保证率不达标村屯4290个,人口220万人。
因此黑龙江统计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与中央核定的农村饮水人口存在一定差距二)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展情况2021-2021年,中央下达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总投资7.93亿,其中国债资金4.39,解决234.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2021年项目已经全部执行完毕,完成投资 16522万元(其中,国债投资7600万元),43.82万人的饮水问题;2021年项目完成95%,完成投资43050万元(其中:国债投资21839万元);2021年项目2021年11月21日前已经全部下达到各县市,现已完成投资6238万,解决了12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其余部分将结转到2021年春天实施据黑龙江省水利厅同志介绍,2021年项目没有全部完成的原因是部分地区通过物探没有找到合适水;个别工程村民“一事一议”没有通过,自筹资金没有落实,需要变更建设地点2021-2021年项目计划共有30处进行了调整,占总计划的1%,其中,属于无水的14处,群众自筹能力低的7处,群众积极性不高的9处2021年起,国家对省级配套做出了不低于地方配套总数30%的规定按照要求,黑龙江省2021、2021年项目省级配套分别为7760万和5130万。
黑龙江省按照国家要求的配套比例下达了投资计划,但到目前为止,2021年省级配套资金实际到位3003万,到位率为39%;2021年省级配套资金1162万三)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改善广大农村,尤其是贫水区和病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使一些乡镇企业由水而生、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饮水工程建设,许多地方改变过去人担、畜驮、远距离拉找水的历史,让很多农民走外出打工致富之路一些地方,由于水有了保证,纷纷围井建成了经济区,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养牛、养羊业,以及各类作坊和小型加工厂等农民群众形象地说“有了自来水,增加半个儿”富锦市统计,2021年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的村屯,群众依靠增加牲畜饲养量,人均纯收入达到4820元,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42元2、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随着饮水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用水不少村民还在家中安上了淋浴器和浴盆,购置了洗衣机,群众说,如今咱农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在一些地方病区,因水质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减少了疾病的发生3、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不但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也解决了村镇部分环境用水和生态用水,使村庄卫生环境状况大为改善工程推行民主化管理方式,让农村充分体味到当家作主的感觉,精神面貌变化很大,促进了村镇整体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一些喝上自来水的村屯群众喜笑颜开,鞭炮齐鸣,称这项造福子孙的工程为“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广大群众感谢党和政府的温暖,感谢各级领导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许多地方受益群众向水利厅和水务局赠送锦旗和写感谢信,以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二、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黑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将其列为省委 “十项利民行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40件实事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稳步推进1、切实加强领导黑龙江省、市、县三级均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主管农业的副省(市、县、区)长任组长,水利(水务)、发改委、财政、卫生、审计等有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利(水务)部门,主任由水利(务)厅(局)长担任。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办公室负责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事宜2、层层落实责任省、市、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省与市(地)、市(地)与县(市、区)、县与乡镇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3、建立目标考核制度黑龙江省政府和各市县政府每年都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年初提出目标任务,年终进行全面考核省水利厅和大部分市县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单位受到政府表彰4、建立有效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机制有效的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黑龙江水利、发改委、财政、卫生、环保、国土资等部门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从各自工作职能出发,认真开展工作,部门间互相沟通,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各县市区采取“县级领导包片、乡镇领导和水利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工程”的办法,将任务层层进行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头二)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检查和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黑龙江省充分认识做好前期工作对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地做好前期工作一是尽快修订完善规划2021年黑龙江省水利厅又组织力量,对全省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将遗漏的林场、农场和等列入了规划范围,重新核定了饮水不安全人口。
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又根据国家下达黑龙江的“十一五”规划指标修订了规划,将饮水不安全人口落实到具体乡、村或工程目前,已有16个县级规划已经地市水务局审查,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余各县(市、区)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省级《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已修订完毕,即将报省政府批准二是明确前期工作程序黑龙江根据国家的管理办法制订了省级管理细则(近期颁布执行)规定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年度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省水利厅和地市水务局对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查,由地市审查的实施方案报省里备案三是积极筹措前期工作经费为保证前期工作质量,黑龙江积极筹措工作经费2021年和2021年省政府从省预算内分别安排了375万元和47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和监理费我们检查调研的三个县(区、市)每年也从财政拿出1-2万元用于前期工作三)采取多渠道、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资金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关键为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黑龙江省各地通过政府支持、资金捆绑、金融贷款、社会捐款等多种形式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解决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一是通过饮水工程产权改革筹集资金。
一些工程在建设前,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拍卖工程一定期限的经营权,筹集建设资金;还有一部分县通过招商引资上自来水工程,减轻了农民筹资压力二是鼓励村集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宣传和动员,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屯从自身积累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有机动地的村屯通过发包机动地、让林地等办法解决自筹资金三是社会包扶单位捐助宣传和动员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帮扶单位,将帮扶资金的重点用于饮水工程建设四是增加财政投入黑龙江省级财政从2021年开始,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饮水工程建设,其中约5000万用于国债项目的配套,其余部分用于现有工程的配套完善和补充以往省级配套的缺口此外、哈尔滨、大庆等地区也积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提高了工程建设标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四)提高项目执行透明度,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近几年来,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全面推行用水户参与的工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透明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省水利厅在《黑龙江日报》和《农村报》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各市、县也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国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关政策,并在施工现场张榜公示工程的设计方案、受益人数、投资规模、资金来、完成时间等内容,让群众心中有数,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项目执行过程中,黑龙江各地还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事前公示,让农民知情在工程列项前,各受益村屯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将工程建设规模、内容、投资以及需要受益群众匹配资金的数量、投工投劳数量向群众交待清楚,征求群众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二是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受益群众参与并监督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建设从管理入手的原则,先将工程的管理权出售给承包户,由该户负责工程维修并收取水费,因此承包户非常重视工程建设质量三是事后让用水户参与管理对集体和受益群众承担匹配资金和投工投劳的饮水工程,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以充分发挥饮水井的效益为核心,通过公开招标,出售饮水井的所有权或经营权,由用水户或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目前,黑龙江全省县、乡两级成立供水协会共有1069个,其中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有154个五)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为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黑龙江省水利厅印发的《黑龙江省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要切实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管理到位、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力争实现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
各县(市、区)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加强对工程的管护,实现工程良性循环目前工程运行管理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由村集体管理产权归村里所有,村集体负责井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管护和维修,负责保证日常供水、水费收缴等项工作二是个人承包由村集体出资兴建井房,工程配套完成后,承包给个人,村集体收取承包费三是产权转让经工程所在地村民大会讨论,根据饮水建设情况商定价格公开拍卖产权所得款项主要用于配套工程建设,由产权购买者负责工程配套;并负责井及附属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正常供水及水费收缴等项工作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检查和调研,我们发现,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地理条件特殊,工程建设成本高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84人,只有全国平均的一半;由于气候寒冷,全省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