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611548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一、价值评价是人的活动的重要内容1、哲学上讲的价值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价值的大小,说究竟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限度的大小,是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对它的结识和评价,因此,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的主体性体现为价值的个体性、多样性和变化性。价值往往是通过评价被揭示和把握的。评价是人对事物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把握,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其大小所作的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2、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对的地运用评价原则,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成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

2、须面对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实践课题。第一,合理把握评价的个体原则和社会原则。我们既不能只承认社会需要的尺度而否认个人需要的尺度,更不能只承认个人需要的尺度,而否认社会需要的尺度。第二,对的解决评价的历史原则和道德原则。在主体的不同需要、不同评价原则中,历史需要和道德需要、历史原则和道德原则特别值得分析。第三,科学看待评价的动机论和效果论。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主张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把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评价人的行为。在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侧重于效果,强调以效果为主线。二、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价值观是有关价值的主线观点、见解和态度,回答诸如“

3、信奉什么”、“追求什么”、“珍视什么”这样的问题,体现为人们的信奉、信念、抱负,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社会主义主线的价值抱负、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环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环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环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多种思想差别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

4、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步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应当率先垂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的的奋斗者,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者,社会主义个人道德准则的践行者。同步,这一特殊群体,有着人民赋予的特定权力和特定作用,因此也应有特殊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为民,就要情为民所系。为民,就要权为民所用。为民,就要利为民所谋。务实,是中国老式美德,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务实,就要讲实情、出实

5、招、办实事、求实效。务实,就要知难而进,埋头苦干,兢兢业业,锲而不舍。清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规定,是我们党的优良老式和作风。清廉,就要加强修养、提高境界,不断增强自律能力。清廉,就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清廉,就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省。三、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1、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线宗旨的政党,因而其理论和实践更加规定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这一点突出地体现为我们党始终规定坚持真理与向人民负责的统一。坚持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历史规律,尊重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不断摸索达到对社会真理性的结识。向人民负责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就是使人民群众获得全面发展的条件,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为人民谋福利的坚定的价值目的,就不也许真正达到对中国社会的真理性结识;没有对中国社会的真理性的结识,为人民谋福利的价值目的就不也许实现,就不也许真正向人民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