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6114217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1.什么是科学研究?l 科学研究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收集与分析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证明或证伪),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创造 性的认识活动。l 总结:追求知识或解决问题的一项系列活动。2.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l 有助于我们揭示和发现教育技术中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l 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技术中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加工、整理,从而找出正确地或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规律;l 有助于我们把概念、规律经过思维加工,构成严密的知识系统,从而能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释、控制和预测。3.

2、 科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l 理论指导(研究的理论基础);l 实际问题(研究的对象,通常以现象的形式存在);l 假设(对问题所做的假想性的回答);l 方法(途径);l 数据(材料);l 分析(寻找原因和规律);l 结论(研究结果)。 4. 科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5. 研究的分类l 按照研究的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l 按研究的内容分类:基础研究(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层次)和应用研究(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层次)l 按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n 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 般的结论。定

3、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n 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定量研究侧 重于、且更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精选文档 6.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l 哲学方法l 科学研究法(包括: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综合方法) l 专门研究法7.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l 经验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l 理论方法(包括:数学方法、思维方法)l 系统科学方法8.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和程序l 特征:程序化(选题假设、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分析、做出判断得出结论)、n 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l 程

4、序:准备阶段-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9.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l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l 探求科学规律(原则: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有效性)l 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原则:客观真理性、全面性、逻辑系统性)10.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l 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l 使教育技术学研究程序规范化l 是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的桥梁l 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11.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制定计划-行动干预-评估反馈-总结-再次调研12.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l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l 探求科学规律精选文档l 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n 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n 做出

5、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n 形成一个有层次结构体系n 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13. 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人种志研究方法、开发性研究方法、对话分析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14.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条件 l 教育研究的意识 (即要有科研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幸福的道路上来”)l 终生学习的习惯 l 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l 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l 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选题1.选定研究课题的意义l 科学研究

6、是从问题开始的l 选题是研究的关键l 选题是衡量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2. 好的研究问题具备的条件(1)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的问题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有所贡献,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实践意义:研究问题对教育改革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研究结论具有应用价值。)(2)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使其选题立论根据充分、合理。要充分占有资料、有实践基础和 理论基础)(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小题大做,切忌大而空 例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问题要具有独创性(5)问题要有可行性 (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研究时机)3.问题的类型:l 基础性研究:揭示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并探索

7、新的领域的研究。l 应用性研究: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和途径的课题。4.选题的过程与方法(一)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二)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三)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四)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精选文档n 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n 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n 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n 本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等n 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探讨1我面临什么问题?l 反思比较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例如,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或自己熟悉的老师同学在学校学习教学 所面临的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l 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8、把提出的问题并在一起,把性质接近的问题汇总成一类,使问题变得清晰。 哪个问题值得研究?l 对所列举的问题进行再分析,找出哪些问题是眼下迫切要解决的?哪些是将来要研究的?哪些是可以研究的?哪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l 把能够研究的、迫切要研究的问题,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确立各组研究的问题。探讨2你说发现的教育技术研究问题有哪些?请列举l 提出的问题难免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合、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一定的逻辑顺序,因而,把相关问题归并一起,把性质接近的问题汇总成一类,使问题更加清晰,就显得很重要。5.研究问题的陈述(1)常量和变量的概念n 常量: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特征或条件,常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改变。

9、n 变量: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和条件,变量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发生 变化。(2)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特点n 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 或条件的组合。n 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使研究中需 要观测的指标。n 无关变量:与某种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也叫控制变量。(3)问题的陈述 说明两个变量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例: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中的生活意识对学生英语数学能力的影响 关于某市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和态度的调查6.文献检索的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7.

10、李克东教授对读书的建议! (1)对书形成背景(或理论产生的背景)应有所了解 (2)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 (3)对书中的名词、概念加以界定(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词) (4)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 (5)找出理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 (6)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操作、原则、步骤) 精选文档(7)理解典型案例 (8)同类的事物要比较 (9)找出其局限性和不足 (10)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 8.总结: l 分析课题,界定关键词,确定查找范围; l 选择检索方法,开始查找;l 获取文献,分类整理; l 批判性阅读;l 批判性应用如何写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对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做综合阐

11、述与评价。2.撰写程序:(1)确定选题与研究重点; (2)文献资料的搜集、跟踪与积累; (3)分析、评价资料价值,进行筛选; (4)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 (5)撰写综述。3.结构:标题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4.文献综述各部分内容:(怎样撰写文献综述) (一)前言(目的、意义) n 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n 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n 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n 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n 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主体部分:l 主要是对所研究问题的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等做出综述。l 综述可

12、以有多种形式,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n 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 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n 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n 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 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三)总结部分(总结与展望)n 对前面论述的总结,

13、或是提出自己的取舍褒贬,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所需 的条件;n 或是提出预测及今后的发展方向n 还可提出展望和希望n 结语的作用是突出重点,结束整篇文献精选文档5.写作步骤 : 框架的设计-提纲的拟定-细化大纲,确定综述的二、三级标题或内容-初稿的撰写-修改与定稿 6.文献综述特点:内容的综合、语言的概括、信息的浓缩、评述的客观 注意事项: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1.选定研究课题的意义: 1、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2、选题是研究的关键 3、选题是衡量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2.好的研究问题具备的条件: l 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的问题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有所贡献,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实践意义:研究问题对教育改革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研究结论具有应用价值。)l 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使其选题立论根据充分、合理。要充分占有资料、有实践基础和 理论基础)l 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l 问题要具有独创性 l 问题要有可行性3.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 1.基础性研究 2.应用性研究4.选题的过程与方法: (1)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3)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 (4)要对选定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