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611212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职业能力是酒店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文章以许昌学院为例,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在理论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路径,以满足当前酒店管理行业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关键词:职业能力;酒店管理;教学改革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中,理论课程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培养。许昌学院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教育部批准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文章

2、以许昌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一、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分析(一)素质培养目标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品质酒店管理人员的首要素质,一个好的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担负起应有的职责。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道德主要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顾客至上;坚持集体利益至上;坚持团队合作等。2.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酒店管理者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有效给有着不同品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的形形色色的顾客提供周到而贴心的服务,才能通过自己的才华来向顾客展示酒店的高品质。【1】此外,酒店行业

3、与其他行业的交叉性很强,例如与体育、文化、旅游等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这也要求酒店的从业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3.熟练掌握酒店业务酒店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对关于酒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这是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本质区别,同时还应熟练掌握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另外还需要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动态,掌握同行业国外国内发展的趋势和一些可以借鉴的创新之处。熟练掌握这些酒店业务知识,是一名优秀酒店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4.良好的心理素质这里所说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和酒店工作有关的心理素质,例如在顾客的无端指责和刁难面前,不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做到不亢不卑,心平气和地去面对不同的顾客。在遇到紧急事情时

4、,例如顾客突发疾病、酒店发生火灾等事件发生时,做到不慌不乱,及时做出最合理的处置。(二)能力培养目标1.良好的沟通能力酒店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行业特殊性要求优秀的酒店从业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有具备以上所说的沟通能力,才能把酒店的经营理念准确的传达给员工,才能和顾客进行良好的交流,才能准确恰当的解决事情,及时的化解矛盾和误解。另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建设一个优秀团队所必备的能力。2.良好的创新能力在熟悉现有的酒店各方面业务的基础上,要想让酒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从而提升酒店服务水平。例如,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前提条件下,酒店里提供免费的w

5、ifi服务;在普遍放开二胎的今天,在酒店设置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域等。3.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酒店从业者几乎每天都会和外国人打交道。因此作为优秀的酒店管理者,必须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外语,满足日常与外国客人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可以处理一些外国的咨询和合作。二、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现状与分析(一)理论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偏离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酒店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仍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笔记,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课程考核更是以期末试卷为主要形式,背得熟即可轻松通过考试。而课程的平时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要不旷课,按时交作业即可。这种教学

6、与考核方式偏离了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考试,但是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思维,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2】(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不科学一是在整体课程结构上略显混乱,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在对许昌学院2015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课程认知和接受度的调研中,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理论课程重复设置。如饭店管理概论、酒店经营管理和酒店质量管理三门课程内容重复交叉,令学生感到厌烦。二是理论课程不能准确对接酒店行业的发展和管理现状。在对许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调研中,酒店的管理者提出来了诸如微营销、大客户管理、创意策划等内容,在培养方案中尚没有开设相应的课

7、程。三是在理论课的授课内容上存在着滞后问题。教师理论授课中所讲的有关酒店案例很多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案例,而且对一些旧的理论反复运用,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用有限。(三)理论课教学的比重不合理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统计,可以看出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相比仍然占很大比重(见表1)。我们应在提高理论课教学效率的同时,不断完善实践类课程,让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改变过去把学年的最后一年作为实践的时间,前面的时间都用来学理论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现状。(四)原因分析首先,酒店管理专业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以许昌学院为例,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在2013年才开

8、始招生,距今仅有3年的时间。成立时间短造成的经验不足等缺陷,限制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其次,培养方案缺乏灵活性。酒店管理专业和市场结合非常紧密,最好能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修订和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方案的灵活机动性。再次,受限于学校所在城市的酒店资源和行业背景。许昌市星级酒店数量十分有限,至今尚无知名的酒店集团落户许昌,致使专业理论课程无法及时和酒店对接并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缺乏和校外酒店企业的深度合作。【3】尤其在课程设置之中,和校外酒店企业的对接有限,不能及时将酒店行业的新动态、新理念融入到课程设置中,邀请酒店企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到课堂上进行授课和交流的次数也非常有限,必然会影响专

9、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三、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理论课程结构科学化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增加专业课程数量及课时量,让学生更多的接触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课程,让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从而突出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二)理论课程教学情境化为增强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情景化。首先,将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入理论课堂,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和强度,不断强化其理论转化实际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担任职业角色模拟处理问题,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身份,培养职业能力;再次,将课

10、堂搬进酒店,突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加强学生在前厅管理、客房管理、康乐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职业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化思维。(三)教学内容模块化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职业能力要求,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例如在专业能力方面通过理论教学模块进行训练,通过酒店行业介绍、酒店运营、餐厅管理与服务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在个人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角色体验模块训练职业感觉,强调酒店员工的角色分工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能力。(四)教师结构多样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需与酒店企业长期合作,聘任酒店高层管理人员、资深行业人员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讲学,开展讲座,以期让学生能够接触酒店工作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建立机制,让学校教师定期到酒店挂职培训,从而保障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总之,许昌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还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予以提升和完善。不管改革的路径如何,都应确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