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读后感1000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611014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渡之战读后感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官渡之战读后感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官渡之战读后感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渡之战读后感1000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官渡之战读后感1000字三国期间,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名叫官渡之战。这一战发生在公元200年,也正是这一战,大大削弱了袁绍的势力,奠定了曹操今后一统北方的格局,真可谓是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关于这一战,古往今来都有许多人分析其胜败之因,则今天,就让我总结一下其概要。我认为,纵观官渡之战的最大主旨,便是“遗憾二字。第一个遗憾,是袁绍采用了错误的战术。这一战,发生在曹操根本平定中原地区之时。当时袁绍盘踞幽冀二州,正有夺得九鼎的想法,却被曹操一下阻挡,少时的友谊自然是不触即破。于是,在公元200年的秋天,袁绍亲率七十万青壮,南下攻打他与曹操势力的交界之处官渡。七十万啊,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数字啊!如

2、果将曹操后来阻挡袁绍所率领的七万人马与之比拟,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实力比照有多悬殊了。但最终的结果是曹操赢了。我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袁绍采用了错误的战术。其实当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和沮授曾先后劝谏过袁绍,让他借助双方粮草供给差的先天优势,以逸待劳、以守待攻。遗憾的是,袁绍没有接受。他认为,曹操不堪一击,于是轻敌冒进,不顾粮草。而正是因为如此,曹操得以不惧因双方粮草差过大而导致的危局。但是袁绍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就算采用了错误的战术,仍然稳赢。于是许攸出现了。第二个遗憾是,袁绍并没有采纳许攸的意见。许攸是曹操的朋友,但他竟投奔了袁绍。在官渡之战白热化的阶段中,他给袁绍献上了一个足以使曹操彻底

3、败亡的计谋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这个计谋,经过后辈史学家的仔细研究,发现是可行的。而我们也知道,这个计谋无疑会断掉曹操的后路,让曹操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就在这时,堪称三国史中最遗憾的事情之一来了袁绍拒绝了。于是,就像三国演义中所述,“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假设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许攸投奔了曹操。之后剧情,相信大家都知道,许攸告诉了曹操乌巢是袁绍粮草囤积处的机密。然而,就算曹操烧了乌巢。胜局还是未定。于是,第三个遗憾来了,郭图为利逼降张郃、高览。在曹操断了袁绍的粮草以后,尽管袁绍实力大损,但仍然有实力,还有张郃、高览两位将领。袁绍终于做了清醒的判断,让张高二将攻打在乌巢的曹军。可是,这时对乌巢失守难逃其咎的郭图为了不被二将发现是自己导致了乌巢失守,离间了袁绍和张高二人,使张郃与高览不得不投降了曹操。而也正是这一次投降,不但使袁绍实力大损,而且导致了袁军军心惶惶,致使袁绍最后在仓亭被打败,郁郁而终。“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袁绍,作为一代枭雄,却没有如曹操般的宽广心胸和准确的判断力,最后败于官渡,遗憾而死。叹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