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10499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 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 是学生空间观 念的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 垫。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好动,课堂时常走神。课程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是基 于本班学生的特点, 从生活中抽象出图形到应用于生活。 学生的数学 学习又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 而活动无疑是这个过程的再现。 大量的活动又为从直观辨认到探索特 征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确定以下学习目标:1、学会体积的意义,知道计量体积要用

2、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 单位有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米,知道 1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体积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难点是建立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的空间 表象。四、教学方法体积和体积单位属于概念教学,要展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虽然前面已经学过了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但是由面积 概念过度到体积概念, 由面积单位到体积单位, 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 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知识跨度大,难度高, 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这部分教材

3、要加强对体积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本节课主要采用四步探究教学法, 通过直观演示, 实验操作等方法,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出发,类推出新知,即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思维发展的规律,本节课我是按以下五 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感受乌鸦喝水的小故事。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里蕴 含了什么道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新鲜事物比较感 兴趣的特点,在上课时以乌鸦喝水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

4、习兴趣。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所要探究的知识产生兴趣。第二个教学环节: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齐读课题,本节课你想学会哪些内容?2、齐读学习目标。3、打开课本、自主阅读第3839页的内容。4、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5、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需要大家共同为你解决? 第三个教学环节:多元互动、合作探究1、建立“体积”概念。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说明:物体 占空 间板书。师再出示实验二, “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

5、分组 操作。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大 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 说明:通过 2 个实验 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师:观察这三个物体, 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 比较小?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 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生齐读。师:课件上的这三个物体, 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 道体积比冰箱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手机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

6、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 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 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 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 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 积大小的比较, 学生发现不好比较, 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 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小结:所以要比较物体的大小,需要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大家 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体积单位: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体积是用体积单位来计量,问:1、1 立方厘米有多大?你能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7、比试一下 1 立 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吗?(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我们的 1 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课件出示。2、1 立方分米由多大?看一看, 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如粉笔盒)课 件。3、1 立方米有多大呢?然后出示用 3 根 1 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 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 看看 1立方米有多大, 然后请学生钻进架 子里半蹲着,充满框架,看能钻进几个小朋友,让全班同学体会 1 立 方米的实际大小。这样通过自学、互动,阅读、亲身经历,其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突破了教

8、学难点。第四个教学环节: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完成课本第 40页的做一做的第 1 小题,使学生正确看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的联系与区别。(课件)2、填单位:(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课件)3、填数:(目的是使学生明白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 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课件) 这三个练习,动静结合,紧扣教学难点。第五个教学环节:迁移运用,拓展探究有一个长方体,他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2 厘米,高是 3 厘米,它 有多少个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单位?这样的设计,为下节课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做好了知识的迁 移。使优等生有了展示自己空间的机会。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那些知识?把你知道的与大 家分享一下吧 !这样的总结,可以突出重点,是学生学会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