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60498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长岭六中孙嘉莉一、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复习课 一课时学情分析:经过前边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学习,学生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是从实验出发,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的实验的认真探究,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合作等方法复习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接触控制变量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镊子、药匙、酒精灯、多媒体 药品:干燥的石蕊小花、醋酸、二氧化碳、稀硫酸、稀盐酸、碳酸钠粉末、大理石、木条三、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2.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三)、教学难点: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四)、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课前老师也布置了预习,同学们,你对二氧化碳了解了多少?为了检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独立完成【预习检测】的内容。【预习检测】(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 。(2)二氧化碳既不能 ,也不 ,不支持呼吸,无毒。(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写化学式),碳酸不稳定受

3、热易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4)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象为 。(5)实验室用 和 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收集方法为: 。【小结】针对学生检测完成情况总结【实验】石蕊试纸放二氧化碳中【提问】为什么干燥的石蕊试纸放进二氧化碳中就没有现象呢?【交流讨论一】将纸花用石蕊试液浸泡后晾干,制成干燥的石蕊小花。用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下列对比实验(1)干燥纸花的颜色变化 ;. ; ; 。(2)实验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小花 ,这说明了紫色石蕊遇 变 。(3)进行的、两项实验,现象 (相同、不同),这说明水 (能、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色。进行的、两项实

4、验,现象 (相同、不同),这又说明二氧化碳 。(4)实验与实验的现象 (相同、不同),这说明在实验中出现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和 反应生成的 (化学式为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如果将实验中红色的纸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又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种现象么?【过渡】现在老师相信你们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有了很深的了解,但对于中考,另一个考察对象便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里老师又有问题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怎么探究出来的呢?【交流讨论二】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个探究试验。【温馨提示】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以下因素:首先考

5、虑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和药品能否进行试验;然后考虑药品反应速率;反应发生的条件;使用仪器复杂程度;制取的气体是否纯净;制出的气体是否易于收集等。实验药品小明跟同学们探讨交流得到了以下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他对给出的几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蜡烛、木柴、酒精等含碳物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剧烈反应,迅速产生CO2;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反应速率适中;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你认为应选择第 组药品,原因是: 实验装置所用药品分别为 态和 态,且此反应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择 作为制取装置。通过对比制取氧

6、气的装置,我们可以看出选择实验装置应考虑: 和反应发生的 。收集方法收集二氧化碳用 法,选用的装置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而且 。对比氧气的收集方法我们可以得出收集气体考虑的因素是:气体是否 或跟水反应,气体的 。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 B C D E F【教师活动】查看小组探究过程,指导点拨。【提问】根据以上的探究,你能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么?【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装置、收集、验满。【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向漏斗中注入酸液;收集气体;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大理石请你将这几个步骤按

7、顺序排列好: 【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并总结【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二氧化碳的知识框图。【PPT】展示知识框图【作业】P45页2、3、5题【家庭小实验】P46页6,、9题【预习】请同学们课后预习课本第二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五)、【达标检测】1、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应用( )A、碳酸钠和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煅烧石灰石D、石灰石和稀盐酸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A、不变色B、变红后颜色不再变C、先变无色再变红色D、先变红色再变紫色3、收集CO2

8、时,检验集气瓶内的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注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4、下图为某同学画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你找出有哪些错误?【拓展提高】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则一段时间后,可能看不到的现象是( )A、试管中CO2减少 B、试管下降C、试管中有一段浑浊的液柱 D、烧杯中的液面下降【中考链接】:如图12所示,在蒸馏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时,将一汽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渐胀大。然后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烧瓶并振荡,气球逐渐缩小并被

9、吸入烧瓶内。(1)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不做)(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瓶内气体反应,使瓶内气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课后反思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化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所以这节课我适当的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着实验探究,让学生从实验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课堂气氛来看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分组实验,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这种亲身经历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培养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