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6049698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0个单选题,70分;2个简答题,20分;一个论述题,10分。疾病概论1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休克、缺氧、发热、水月中都是基本病理过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 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2 .病因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 不会发生;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种,血友病的致病因素是遗传性因素;3 .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包括神经、体液、细胞、分子机制。分子机制中分子病 是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分子病包括:酶缺乏所致的疾病、受体病、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细

2、胞膜载 体蛋白缺陷引起的疾病;4 .疾病发生的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它们 本身不能引起疾病、可以左右病因对机体的影响促进疾病的发生、 年龄和性别也 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条件。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的作用下, 对疾病 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 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条件可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水电解质紊乱1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Na+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 Cl-;细 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 +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HPO-2 .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液体

3、交换和血容 量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肝硬化、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恶性月中瘤会 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3 .低镁血症可以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倾向于诱发代谢性碱中毒。4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水中毒,特点是患者水潴留使体液明显增多,血钠 下降。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和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5.丝虫病引起水月中的主要机制是淋巴回流受阻。6.水月中的发病机制(简答)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的平衡。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

4、间液流体静压, 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 淋巴回流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 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 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常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血浆蛋白大量滤出, 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上升, 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 常见于各种炎症; 淋巴回流受阻, 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阻塞淋巴管、丝虫病等,使含蛋白的水肿液在

5、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主要与肾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正常人钠、水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了体液量的相对恒定。这一动态平衡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功能来实现。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率(GFR)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称之为球 - 管平衡, 当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球-管平衡失调时,便会造成钠、水潴留,所以,球- 管平衡失调是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常见于下列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致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1)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2)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远曲小

6、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1)醛固酮增加 2 )抗利尿激素增加酸碱平衡紊乱1. 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缓冲系统是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碳酸,动脉血CO2 分压是反映呼吸性因素的重要指标。体内固定酸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分解代谢。乳酸酸中毒时机体会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2. 糖尿病、严重饥饿、酒精中毒等会发生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肺的代偿作用是机体最重要的代偿方式。 大量酸性物质丢失, 如剧烈呕吐、 大量使用速尿, Cushing 综合征, 碳酸氢根负荷过重如大量输入含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都会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血症倾向于诱发代谢性碱中毒。 严重的代谢性碱中

7、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脑内丫一氨基丁酸含量减少。缺氧1 .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叫 做缺氧。2 .健康人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吸入气氧分压 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氧分压降低,如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3 .亚硝酸盐中毒、煤气中毒、磺胺中毒、过氯酸钾中毒引起血液性缺氧,血液 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血氧容量降低。 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 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4 .休克、心力衰竭、动脉血

8、栓形成、静脉淤血引起的缺氧属于循环性缺氧,循 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5 .肠源性紫荆及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简答):大量食用含硝酸盐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肠道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 后者入 血后可将大量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的能力,导致患者缺氧。因高铁血红蛋白为棕褐色,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故称为肠源性紫荆。因患者外呼吸功 能正常,故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因高铁血红蛋白增多,血氧容量和血 氧含量降低。高铁血红蛋白分子内剩余的二价铁与氧的亲合力增强,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动脉血氧

9、含量减少和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造成向组织释放氧减 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发 八、1 .发热是一种病理过程,月经前期、妊娠期、剧烈运动后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 流行性脑膜炎属于发热,先天性汗腺缺乏属于过热。2 .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3 .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源和内致热源。 能作为外致热源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 病毒、真菌、螺旋体,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属于发热激活物中的外致热源;IL-1、TNF、IFN、IL-6属于内生致热原。PGE2属于发热中枢调节介质,简称发热介 质。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细菌感染。 本胆烷醇酮来自睾丸酮。血液循环中的 EP不能通过交感神经将信

10、息传入 POAHS入体温调节中枢。4 .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C,基础代谢率一般可提高13%,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 18次。5 .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方式(调定点理论)(简答):第一环节是激活物的作用,来自体内外的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引起EP产生释放;第二环节,即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 EP,通过血液循环抵达颅 内,在POAHE OVLT付近,引起发热介质释放;第三环节是中枢机制,中枢正调 节介质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第四环节是调温效应器的反应。由于中心温度低于 体温调定点的新水平,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整, 体温乃相应上升直 至与调定点新高度相适应。同时,负调节中枢也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限

11、制调定 点的上移和体温的升高。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体温上升的水平。6 .发热、过热的概念及发热与过热的异同点(简答)。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C)时,称之为发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时,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或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和环境高温所致的中 暑等)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高,故把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hyperthermia )。相同点:均为病理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均大于 0.5 C。不同点:发 热是因为体温调定点上

12、移所致,过热是因为体温调节机构功能紊乱所致, 调定点 未上移;发热时体温仍在调定点水平波动,过热时体温可超过调定点水平。应激1 .应激是指机体对应激原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原发性高血压、支气 管哮喘、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均是与应激相关的疾病。白化病与应激 无关。 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蓝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中 枢位点位于室旁核。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是 CRH 勺分泌增加。应激时 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对机体有利的影响是血液重新分布。应激时胰岛素分泌减少。3 .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具有抗出血、抗感染、抑制蛋白酶作用、清除异物 和坏死组织。前白蛋白、运铁蛋白为

13、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 (AP)不包括:参与激肽生成的蛋白。4 .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简答)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 APR是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 应激原诱发机体产生的一种快速的防御反应。除了表现为体温升高、血糖升高、 补体增高、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和活性增强等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外,还表现为血浆中一些蛋白质浓度的迅速变化。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 APP。AP属于分泌型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噬细胞、成纤 维细胞可产生少数AR APP主要由肝脏产生,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

14、细胞, 成纤维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亦可产生少量。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基本功能包括:抑制蛋白酶。创伤、感染时体内蛋白分 解酶增多,急性期反应蛋白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可避免蛋白酶对组织的过度损伤;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以急性期反应蛋白中的C反应蛋白的作用最明显,它可 与细菌细胞壁结合,起抗体样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促进吞噬细胞的功 能;抑制血小板的磷脂酶,减少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等。在各种炎症、感染,组 织损伤等疾病中都可见C反应蛋白的迅速升高,且其升高程度常与炎症、组织损 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常用 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类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抗感染、抗损伤。C反应蛋白、补体成分的增多可加强机体的抗

15、感染能力;凝 血蛋白类的增加可增强机体的抗出血能力; 铜蓝蛋白具抗氧化损伤的能力等; 结合、运输功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等可与相应的物质结 合,避免过多的游离 Cu2卡血红素等对机体的危害,并可调节它们的体内代谢 过程和生理功能。休克和DIC1 .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全身微循环血液灌注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 伤、重要器官机能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组织微循环 灌流量锐减。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代谢性酸中毒。2 .烧伤、创伤、呕吐、腹泻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容易 导致休克。3 .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烦燥不安、脉搏细数、面色苍白,出冷汗、少尿。休 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是心脏,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是微动脉端收 缩程度大于微静脉端收缩。4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少灌少流,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不灌 不流。5 .自身输血的作用主要是指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自身输液的作用主 要是指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6 .细菌感染、恶性月中瘤转移、严重挤压伤、白血病是 DIC的病因,DIC最主要 的病理特征是广泛微血栓形成。7 .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生成 FDP8 .回心血量、减少出血、补体激活、FDP形成丛DIC时产生休克的机制。9 .肝清除FDP的作用减弱、肝解毒功能减弱、肝生成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