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604440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从“三农问题”概念的提出,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日益受到重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农村金融市场对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明显的金融支持不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力。因此,本文基于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各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现现状,拟提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影响;对策目 录引言1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1二、农村金融体系现状2二、农村

2、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2(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2(二)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与严重外流并存2(三)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及服务品种单一3(四)农业金融防范风险体系欠缺3三、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一)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3(二)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功能4(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4(四)建立农业政策保险体系4结 语6参考文献7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言在2011年“两会”闭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第二点就提到要“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可谓

3、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的确,从“三农”概念的提出,到农业税的取消、增加农业补贴等,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无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着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性任务,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很强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支持,其中金融支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然而,由于我国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长期以来偏重于城市,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先天的不足架上后天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的好坏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4、体系,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加的促进作用。正文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基础地位。首先,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就不可能有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缺乏农村经济基础的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即使有一时的繁荣,也只能是短暂的。一方面。国民经济成为无水之源。缺乏扩大再生产后劲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缺乏购买能力,从而失去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就内需而言,农村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增强农民购买力,发展农村经济,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

5、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布局和调整结构。才会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发展农村经济将会有利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小城镇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的状况,使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和协调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为此,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二、农村金融体系现状自2000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先后裁撤

6、农村金融网点,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7年度调查报告指出:商业银行虽然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在农户调查的有效样本中,商业银行吸收了17的富裕农户的存款,而只给5农户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显示资金净流出。2007年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主要提供储蓄服务,虽然开办了小额信用贷款试点业务,但是吸收的农村资金也是大部分流出。农业发展银行仅为粮棉油购销企业提供单一的购销贷款,服务无法覆盖农户。农业银行主要向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即使发放扶贫贴息贷款,也是变相投向了农村企业,向农户贷款较少。目前我

7、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我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是其中薄弱环节;甚至农村金融区域发展也不协调。而且前文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金融贫困仍大大存在,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和农村金融供给缺失导致农村金融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均衡发展。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减弱;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导致农村网点大幅度减少,直接面向农村的涉农业务减少,对农村的信贷只限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农业生产的

8、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二)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与严重外流并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中国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三)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及服务品种单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

9、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3%),其中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调整,县级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储蓄所”。农业发展银行只限于粮棉油的收购和加工,而无法满足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等资金需求。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已经形成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撑的局面,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的品种单一,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而且中间业务欠缺。农村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四)农业金融防范风险体系欠缺其一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因而抵御风险能力极弱。其二农村金融监

10、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三、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优化农村金融产权结构,奠定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制度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国有商业金融股份化,扩大经营自主权;政府集中力量办好农村政策性金融,履行好直接支农和诱导商业金融参与支农的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充分发挥信用社直接服务“三农”,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信用管理体系,从政府开始实

11、施金融法治化,对新增不良资产应依其产生原因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扩大邮政储蓄的功能,加速建立邮政储蓄的支农机制。在保留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其政策性支农领域,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具有直接支农和诱导其他金融机构支农的双重责任。保证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和其职能的一致性;将农村邮政储蓄吸纳的农村资金返回农村;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引导非正规金融正规化,促使各种小额信贷机构如村镇银行等实行商业经营,将其贷款支持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扶贫、高还贷率和机构持续发展三者的协调。(二)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功能首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国有商业企业将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

12、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应修改资金上存制度,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继续流入城市的问题。其次,完善邮政储蓄功能,开办贷款业务,将吸收的部分存款在一定限额内,允许发放小额贷款业务,将信贷业务锁定在广大农村地区。国有商业企业还应缩小乡镇的营业机构,把有限的农村信贷份额转给农村信用社,可减少农村资金通过合法途径流向非农业区域。其他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农村吸收的存款应直接转存到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业发展银行,统一安排在农村使用,避免资金的流失。对农业开发、扶贫贴息等政策性业务转给农业发展银行,使其信贷重点由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从而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13、(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首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法规制度,加强农村信贷机构建设,建立市场取向、形式多样、机构健全、运营稳健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建议修订商业银行法,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适度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推动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发展;制定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法,明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宗旨,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制定农村信贷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政策性银行及各商业银行的支农职责,鼓励县域商业银行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将每年当地新增存款的一定份额投放在农村,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除此之

14、外,还可以实行专人负责、推行绩效考评以及加强信息互通,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落后机制。其次,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较快,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落后以及数量较少的局面却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需求,对此银行部门应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尽可能多的增设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努力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盲区,为方便农民贷款创造好的条件。再次,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品种。这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尽快开办通存通兑、异地存取款、办理代缴费等业务;尽快开发一些低费率、广覆盖的保险服务产品,特别是要推出进城务工民工的保险险种。(四)建立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在农业金融抗风险能

15、力差而农村商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必须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和农业保险基金,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国外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表明,提高投保人的参保率是农业保险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参保率的通常做法就是国家给予保费补贴,国外的补贴水平一般是保费的50左右。我国农业保险的投保人多是收入较低的农户,承担高额保费有较大困难,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的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和政策扶持,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提高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二是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

16、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三是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力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只有建立与农业信贷制度相配套、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制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户信贷融资的条件,提高其信贷市场融资能力,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的良好互动,为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三农资金的安全提供保障。政府要从政策上与财政上大力支持,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破解农村资金外流的魔症,同时提高农业金融抵御风险的能力,农村金融贫困的现状将有很大改观,而农村经济也能实现持续发展,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结 语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货币化、经济金融话的趋势。作为经济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其发展与增长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