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6042129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0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20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声音本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具体指向课程标准中“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概念。本单元以“听听周围的声音”作为学生认知的起点,进而学习有关声音的概念。首先,探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然后探究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接着通过弦乐器进一步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最后在了解了声音的基本规律后,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使学生加深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声音不那么直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发声原理和基本规律也不容易探究,因此教材在材料的选择和探究活动的设计方面,都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借助简单、直观的实验使学生建立起物体

2、振动与声音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连续的探究中掌握声音的相关概念。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声音之前,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种声音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异,学过乐器的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此外,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凭借感官直接感知现象的,而缺乏对现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因此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经验,充分探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思考、分析,进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1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建立概念的过程性活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经验和教材提供的探究素材,使抽象的声音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立声音的相

3、关概念。2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设计建立概念的探究性活动。四年级的学生有着独具特点的心理倾向,他们好奇心强,热衷于动手操作,有强烈的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在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设计探究活动。3关注科学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实验活动。教材中的各项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各项实验活动,在归纳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从而促进概念的深度建立。第1课听听声音(教材P23)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听听声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

4、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2.知道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亲历声音的探索活动,学会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难点:对声音进行描述和分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声音的音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同学们,请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2.提问:谁来说说看

5、,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预设:读书声;脚步声;隔壁班级老师的讲课声;)3.揭题:你们听得真仔细,所以只要认真倾听,我们就可以从周围听到很多的声音。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吧!(板书:听听声音)【设计意图】新课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闭目聆听,营造一个亲身体验的情景,从而使课堂鲜活有趣,更能吸引学生,并调动其探索声音的积极性。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描述听到的声音1.讲解: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通常有高、低、强、弱(教学提示:边说边演示。)的不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悦耳来形容动听、好听的声音,用刺耳来形容难听或听着不舒服的声音。接下来,请大家试着描述以下声音。2.布置任务: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认真地

6、倾听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探索与研讨3.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刚才听到的声音分别是什么声音?你们怎样用语言描述?学生1:声音1是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学生2:声音2是喇叭声,很响,比较刺耳。主持人:你们还能描述一下日常生活中听过的其他声音吗?学生3:溪流中的流水声很弱,听起来悦耳。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对听到声音的描述。小组1:我们小组对声音1鸟叫声的描述是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对声音2喇叭声的描述是很响,比较刺耳主持人: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描述有不同意见吗?请各小组代表回答,并描述一种日常生活中听过的其他声音。小组2:我

7、们组同意小组1的描述。生活中我们还听过溪流中的流水声,对它的描述是很弱,听起来悦耳。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4.记录:教师将各小组汇报的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探索二:对声音进行分类1. 过渡:请大家看看“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上面记录的都是你们刚才描述过的声音,你们能给这些声音分分类吗?2.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哪些是动物的叫声?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学生1:鸟叫声、猫叫声、狗叫声是动物的叫声。学生2:风声、流水声、雷声是自然界的声音。学生3:喇叭声、玻璃

8、碎裂声、机器运转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对声音的分类。小组1: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鸟叫声、猫叫声、狗叫声是动物的叫声,风声、流水声、雷声是自然界的声音,喇叭声、玻璃碎裂声、机器运转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主持人: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的意见?请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我们同意小组1的总结。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4.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悦耳的或刺耳的声音,它们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物体发出,而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研究。拓展与小结1. 拓展:今天,老师还准备了

9、一段简单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教学提示: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边听边用手势比画声音的高低,也可以边听边打拍子,感受曲子中声音的强弱变化。)2. 提问 : 对于声音,你现在有哪些认识与发现?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大家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中的思考记录表。3.小结:声音有强、弱、高、低的变化,有些悦耳,有些刺耳,这些不同的声音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奥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对于声音的存在并不陌生。本课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引入,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声音,接着通过“描述听到的声音”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声音深入探究的兴趣,再通过“对声音进行分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不同声音的共同点,最后通过“你现在对声音有哪些认识与发现及你还想知道什么”的讨论,不仅对本课内容做了总结,还为后面几课对声音问题的深入研究做了铺垫。由于本节课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学生表露出来的对声音的认知可能是很简单的,或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讲解和纠正,而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并自我修正。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三、选择题。5.课堂上,状状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我们可以用科学词汇()来描述他的声音。A.强B弱C低参考答案三、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