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照射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50例临床观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604183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红外线照射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5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红外线照射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5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红外线照射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50例临床观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22期远红外线照射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50例临床观察田吉美,刘凤琴,王淑英,都新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0)1241242005年7月-2007年4刀,我们采用远红外线照射以预防乳腺癌患苦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满意I,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均为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术后一个月左右到我科逬行全身化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血管的选择以及使用化疗药物的种类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1.2材料与仪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0.17cmx45.00cm)和PICC穿刺包(型

2、号:5-Fr,导尿管全长65cm)。KH型远红外线理疗器,远红外线波长225叩;电源电压198242V;频率(501)血;输入功率:100VAo1.3方法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置入PICC导管后给予敷料贴固定,绷带加压包扎4h后拆除,次日换药1次,以后每周换药2次,遇有敷料污染、潮湿、脱落随时更换,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嘱思者穿刺侧上肢适当活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骨管侧上肢,勤做松握拳动作,勿做过度上举、外展、旋转运动,避免导管随肢体运动时对血管内瓏产生机械性剌激。实验组30例除上述方法外,穿剌结束12h始应用HK型远红外理疗器照射局部(穿刺点及以上20cm),2次/d,20min/

3、次,照射距离为20-30cmt连续用5d。2结果2.1评价指标采用WHO对静脉炎的分级标准,0级:无痛;I级:无痛,但局部发红;II级冲度疼痛,局部轻度肿胀、灼热;II】级:重度顽囲性疼痛,中、垂度肿胀。置管后T5d内对两组患者插管后静脉炎反应程度进行动态观察记录。2.2按记录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I级1例,11级1例,发生率4%;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I级3例,II级4例,ID级2级,发生率18%。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的轻重程度方面,对照组n.m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其中1例m级静脉炎患者经硫酸镁湿热敷、欧莱凝胶外敷等处理后,症状无好转,

4、于置管后第8天拔管。实验组u、ni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3.1PICC产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为2.6%97%,国内报道为15%-20%。静脉炎分为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胖脉炎、感染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这4种静脉炎均可发生在PICC置入过程,其中置管早期出现的静脉炎多为机械性静脉炎,多发生于置管5d左右。穿刺早期的静脉炎与穿刺插管时的机械性损伤和剌激有关,如:操作不熟练,反复穿剌,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损伤。穿刺部位位于关节周圈,活动过度导管在血管内行走路径较长活动时肌肉挤压血管,血管内膜与导件产

5、生摩擦,造成对血管壁的机械剌激。选择的导管型号不当,导管相对过粗血管细,导管不能在血管内漂浮而贴附于血管壁对血管内膜产生机械性剌激。导管材质选择不当,虽然导管材质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是相对于机体毕竟是-种异物,机体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应,如果选用聚乙烯类和硅胶类导管,对血能的刺激性就较大,应尽量选用硅胶细孔径Picc,它是一种极柔软的高弹性亲水性导管,对血管及周丽组织的剌激性较小。穿剌血管选择不当,据解剖学原则,首选贵要静脉,肘正中次之,尽量避免头静脉穿刺,因为头静脉前粗后细,易造成送管因难、反复抽拉,对血管壁造成机械性剌激和损伤。3.2远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远红外线是太阳光谱中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

6、中的一部分,它能穿透衣物,具冇良好的组织穿透能力,它对机体的生物效应不只是单一的物理作用,而是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病理的综合反应过程,它深入机体后,能和机体内的血液、体液及细胞内的水分产生共振,更因其与人类细胞体构成的分子及原子的运动频率一致,而能被细胞所吸收,产生共鸣及共振。3.3远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预防P1CC置入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远红外线照射后,组织细胞活化,激发了TGF-3,的分泌和纤维原细胞的启动,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的修复;其次当细胞能址由高能回归到低能状态时,向外释放热凰,产生温热效应和激发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及炎性物质的吸收,使无菌性炎症消退;同时,远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穿刺局部的疼痛,滅轻了患者摘苦。参考文献:1MillerAB,HoogstratenB,StaquetMtetal.ReportingresultsofcancertreatmentJ.Cancer,1981,47(1):207一214.2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挣脉导管的并发症茨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3 张雪花,王秀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3):274-276收稿H期:2008-06-05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