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0319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砂石料试验1碎石颗粒级配一、环境要求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0。二、试验用筛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 mm,即2.3690mm。三、粗集料筛分的试验步骤: 先将取样部分表层铲除,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缩分略大于所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1g。将试样倒入组合的套筛上,然后进行筛分。 将套筛置于振筛机上,10min后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直至全部筛完为

2、止。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四、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监理检测网分别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2碎石压碎值一、 试验目的衡量石料在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间接强度的力学性质指标。二、 主标准设备 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示值相对误差2%。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天平 称量1kg 感量1g三、 技术要求项 目指 标类类类碎石压碎指标,102030卵石压碎指标,121616四、 压碎指标值实验步骤 按取样方法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于19.0mm及小于9.50mm的颗粒

3、,并去除针片状颗粒。 称取试样3000g,精确至1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整平试样表面,盖上压头。当圆模装不下3000g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为准。模子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荷5s,然后卸荷。倒出试样,过孔径2.36mm的筛,称出留在筛上试样质量,精确至1g。五、 压碎指标值的计算 式中:Qe压碎指标值,%; G1试样的质量,g; G2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六、 国标(GB/T 14685

4、-2001)与行规(JTG E42-2005)中压碎值试验的不同1、压力设备不同。国标的压力机量程满足300KN即可,行规规定的压力机量程需在500KN以上。 2、试验粒径范围不同。国标是9.5019.0mm颗粒,行规是9.5013.2mm颗粒。3、试样数量不同。国标一般为3000g,或距上口10mm为准。行规中是在规定体积的 金属筒中(V1767cm3)标定称样质量。4、装模方式不同。国标为二层装模,用10钢棒左右颠击25次。行规是分三层装模用10钢棒表面捣实2次。5、加荷方式不同。国标是200S内加至200KN,并稳荷5s。行规是10min内加到400KN稳压5s。3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一、

5、环境要求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0。二、试验目的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可用于评价集料的形状及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三、规准仪法与游标卡尺法测定结果不同之处 规准仪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最大长度与最小厚度的比例可能为1.76.1倍,而用游标卡尺法测得的针片状颗粒最大长度与最小厚度之比大于1:3,后者测定要求更严格。4碎石含泥量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0 二、主要设备 烘箱能控温105+5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三、含泥量试验的工作程序 1、取样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 2、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精确到1g。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

6、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在水中淘洗试样,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m的颗粒。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直至容器内的水清澈。4、将75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四、含泥量的计算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式中: Qa含泥量,%;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注:严格来说,含泥量试验结果是指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不一定是

7、泥粒,但在砼工程中一般将其看作泥。5碎石坚固性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氏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二、仪具与材料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5kg,感量不大于1g。 3、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4、容器、三脚网篮公称粒级(mm)2.364.754.759.59.5191937.537.5636575试样质量(g)5005001000150030005000 三、试样制备 将试样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5的烘箱内烘干4h,取出并冷却。四、试验步骤1、将

8、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温度应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容器中2、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烤4h,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循环。试样冷却至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起,浸泡及烘烤时间均可为4h。3、完成五次循环后,将试样置于2530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试样粒级下限筛孔过筛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mi。4、对粒径大于19mm的试样部分,应在试验前后分别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

9、描述颗粒的裂缝、剥落、掉边荷掉角等情况及其所占的颗粒数量,以作为补充依据。五、计算1、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Qi(mi- mi)/ mi*100Qi-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mi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烘干质量(g);mi经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各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2、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计算,精确至1% Q=mi Qi/miQ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mi试样中各粒级的分计质量,g;Qi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6碎石表观密度一、碎石表观密度的方法 液体比重天平法(标准方法)、 广口瓶法(快速测定)二、表观密度试验的步骤1、按取样方法取样,缩分至规

10、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然后洗刷干净。2、取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液面至少高出试样表面50mm。浸水24h后,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3、测定水温后,准确称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1,精确至5g。4、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质量G0,精确至5g。5、称出吊篮在同样温度时水中的质量G2,精确至5g。试验时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验加水静止的两小时起至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三、数据结果处理1、式中: 0 表观密度,kg/ m3水 水的密度,1000 kg/ m3G0 烘干试样的质量,gG1

11、 试样、水及吊篮的总质量,gG2 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四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7砂的筛分一、技术要求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规范中要求的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m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2、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粗:3.73.1中:3.02.3细:2.21.6二、细集料筛分试验步骤 1、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

12、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进行筛分。 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逐个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三、筛分试验的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3、筛份后,如每号筛的 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4、砂的细度模数A1 A2 、A3 A4 A5分别是4.75mm、2.36mm、1.18mm、0.60mm、0.3mm、0.07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5、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

13、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8砂的含泥量一、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步骤1、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洗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m的颗粒。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

14、细粒,并将75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二、含泥量的计算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a含泥量,% 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9集料碱活性试验方法一、集料碱活性的试验方法岩相法、砂浆长度法、抑制集料碱活性效能试验。岩相法的优点:能确知被检验的集料属于什么岩石,其中含有什么矿物,哪些矿物是活性的,判定集料有无活性的最基本方法。砂浆长度法是将集料破碎成一定粒径,按一定比例与水泥制成砂浆长条,定期测长,当膨胀率半年不超过0.1%或3个月不超过0.05%,即可评为非活性集料。它的优点是直观、指标比较明确,比较接近混凝土实际,缺点是需时胶长。抑制集料碱活性效能试验是高活性的硬质玻璃砂和高碱硅酸盐水泥制成的试件为标准评定或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