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602854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新冠肺炎相关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园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组织机 构,幼儿园法定代表人或员责人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第一贵任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可由卫生保健人员兼任,在园长的领导下,具 体负责本园疫情、疑似痕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其他工作人员及儿童家属为义务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要主动报 告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应明确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要求和报告方法。 并定期组织本园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发现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向属地疾病控制机构和 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在传染病登记本中认真登记填写,并配合做好排 查

2、和后续相关工作。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明确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行政 部门、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定点医院)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加强疫情信息沟通。精品资料推荐师生晨午晚检制度幼儿园工作人员每天上、下午正式上岗前及下班前由卫生保健人 员负贵做好体温测量和健康观察。儿童每天入园前,由卫生保健人员和班级老师做好体温检测和晨 检工作,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儿童午睡起床后、下午离 园前加测一次体温。体温测量应使用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负责震午晚检 人员应着隔离衣,并佩戴口罩。询问和观察要点为: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温度分37.3。0、 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结

3、膜充血等。其他传 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 腮腺肿大等。如果晨午晚检和全日制观察中发现儿童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 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离室进行隔离,立即报告幼儿 园疫情报告人,做好传染病记录并通知家长。晨午晚检后应及时记录完善晨午晚检及全日制健康观察记录本。 卫生保健人员应做好晨午晚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每天及时收集、统 计和报告。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立即报告。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幼儿因事、因病不能入园者,应由家长向班主任提出请假,因病 请假要出具医院证明。如因突然发病,无法由医院开具证明者,应及 时向班主任口头请假,事后补交假条或医院证明。班

4、主任要关注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课的同学,应问明 病因,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本,及时报交卫生保健人员。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 及时报交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对师生员工因病缺勤人员登记表进行汇总、分析, 若发现聚集性情况,应及时通报幼儿园负责人和疫情报告人,向疾病 控制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精品资料推荐复课证明查验制度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儿童复课前的查验工作,尽量避免续发病例的 发生。患传染病的儿童病愈且隔离期满后,应主动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 机构开具病愈证明,复课前持医院病愈证明到卫生保健室复核确认登 记,卫生保健人员对病愈证明和儿童的健康状况确认后开具

5、复课证明 后,儿童方可复课。若卫生保健人员复核结论与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以卫生保健人 员的结论为准,儿童暂不返园,并遵照卫生保健人员的休假建议继续 休息。卫生保健人员应向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对复核结论、休假 建议存在争议,卫生保健人员应立即将情况报告园领导、教育主管部 门和疾病控制机构,协商后做出是否返园的决定,并通知儿童和家长。卫生保健人员出具的复课证明应一式两份,幼儿园与儿童各执一 份。卫生保健人员将返园时间、处理方式详细记录到传染病登记本上, 归档好儿童的病愈证明和复课证明并长期保存,以备查验。精品资料推荐健康管理制度儿童入幼儿园前应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合格后持“儿童入 园健康检

6、查表”方可入园。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上儿童 每年健康检查1次。体检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健康检查结果。坚持晨午晚检及全日制健康观察,做好每日晨间、午间及离园前 的检查、询问、观察。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深入班级2次,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取得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 岗,在岗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疫情期间暂停师生常规年度体栓工作。若发现师生员工出现发热、乏力、气促、干咳、腹泻、呕吐等症 状,卫生保健人员要及时报告,儿童及时领返,教职工及时调离岗位。 患传染病的人员病愈且隔离期满,并通过复核查验后才能返园、返岗。精品资料推荐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严格执行

7、国家和我省有关免疫预防接种的管理规定,做好各类计 划免疫疫苗接种工作。在儿童入园时,幼儿园指定专人负责儿童预防 接种证查验工作,收取儿童查验证明及接种证复印件,并在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免疫规划系统进行建档和查验。发现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在 30日内向幼儿园所在地的接种单位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证或补种。幼儿园应当在 儿童补证或补种后复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完成后,幼儿园应将本单位的查验证及补种情况进行汇 总统计,并上报辖区接种门诊。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包括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 做好疫情

8、防控知识普及工作,让师生员工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 防护技术,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 注意做好舆情控制,杜绝个人通过自媒体或微信等传播和扩散疫情,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均以政府部公布为准。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做到 以下几点:出门戴口罩,使用正确戴口罩、摘口罩方法。掌握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倡导“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用 过纸巾扔进垃圾箱。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出现发热等症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不吃野味,将肉和蛋彻底煮熟。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非必要,不去疫情防

9、控重点区域,不接触疫情地区的人员。不随地吐痰,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度锻炼。通风、消毒制度制定幼儿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制度和具体细则,各类场所 应尽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 次至少30MIN。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室内空 气消毒。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天消毒1次。 抹布每次使用后消毒。坐便器每次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 消毒。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 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 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

10、消毒剂。环境和物品的消 毒与灭菌方法应符合要求。精品资料推荐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建立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指定员贵人, 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由幼儿园主管卫生人员每周进行定期 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各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和督促,记录每次检查情 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整改。每日对教室、活动室、寝室、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 站清洁消毒一次。疫情期间每日对上述场所开窗通风以及清洁消毒情 况进行检查。规范保洁及保育人员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要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 测,额温不超过37.3笆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 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 好记录。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 严密包装,并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 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 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 圾分类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