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006644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防碰撞方案剖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华南城紫荆名都二期住宅II标段工程塔吊防碰撞方案深圳华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合肥华南城紫荆名都二期住宅II标段工程 编号:致:北京中城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合肥华南城紫荆名都二期住宅II标段工程塔吊防碰撞方案 的编制工作,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件:塔吊防碰撞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会 签 表编制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审核审核意见:审核人

2、: 年 月 日审批审批意见:审批人: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5第一节、工程概况5第二节、塔吊之间及与相邻建筑物相互关系6第三节、拟配置的塔机数量、位置7第二章、编制依据9第三章、群塔整体作业10第一节、现场施工情况安排10第二节、群塔整体配合10第四章、安全使用防碰撞措施13第一节、安全技术措施13第二节、使用作业风险特殊规定14第五章、管理措施17第一节、塔吊使用17第二节、塔吊维护17第三节、项目管理措施17第六章、危险源分析及对应措施20第七章、应急处理措施23第八章、预防与预警25第一节、危险源控制25第二节、响应程序25第三节、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8附图一: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3、29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本工程为合肥华南城紫荆名都二期住宅二标段工程施工总承包2工程地址合肥市繁华大道与派和大道交口合肥华南城内3建设单位合肥华南城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北京中城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6勘测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7业主要求工程质量目标合格8我方承诺质量目标确保一次交验合格率100%9工程总工期总工期729日历天,计划2016年6月20日开工,2018年6月18日竣工。10投资性质(资金来源)自筹11建筑物功能商住12单体个数地下一层整体地下车库、地上10栋高层住宅及东侧4层商业中心建筑设计概况一览表(

4、II区)12栋建筑面积14921.40m213栋建筑面积13812.8m214栋建筑面积13934.74m215栋建筑面积13938.34m216栋建筑面积19827.26m217栋建筑面积13995.03m218栋建筑面积13892.4m219栋建筑面积13835.96m220栋建筑面积15106.57m221栋建筑面积14891.23m2商业中心建筑面积3919.5m2地下室建筑面积36611.33m2本工程地下室为一层。工程结构设计概况地基基础持力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层承载力特征值8000kPa桩基类型摩擦端承型桩桩长:主楼19m、地下室17.5m。桩径:0.4.05m地下室底板厚度:300

5、400顶板厚度:250350外墙300主体结构形式一般剪力墙结构主要尺寸层高:地下:3.6m;商业中心:3.6m;高层:2.9m板厚:120m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使用年限50年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基础垫层 C15 桩基承台 C40 地下室底板、顶板、外墙、水池 C30P6梁板C30、C25柱及剪力墙C50、C40、C30、C25钢筋类别:级、级、III级钢特殊结构无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本工程12、13#楼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5.8m,14、15#楼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6.1m,16#楼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5.95m,17、18#楼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6.4m,19

6、#楼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5.55m,20、21#楼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6.7m,地下室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5.5m,S20.000相对吴淞高程为25.1m。第二节、塔吊之间及与相邻建筑物相互关系拟采用6台QTZ80(5610FZ-6)型塔吊,分别布置在12、13、14、15、20、21#高层住宅一侧,各塔吊编号顺序为:12#楼1号,13#楼2号,14#楼3号,15#楼4号,20#楼5号,21#楼6号(以下以塔吊号表示)。1#塔吊设置于12#楼东南角与字母轴承25度角,距16#楼西北角24m,距17#楼北侧剪力墙42m,距2#塔吊75m,距3#塔吊62m;2#塔吊设置于13#西

7、侧,距16#楼26m,距15#楼48m,距4#塔吊69m;3#塔吊设置于14#楼南侧, 距16#楼46m,距17#楼38m,距5#塔吊99m;4#塔吊设置于15#楼南侧,距16#楼47m,距18#楼37m,距6#塔吊99m;5#塔吊设置于20#楼北侧,距17#楼45m,距19#楼23m,距6#塔吊83m,距工地西侧高压线约33m;6#塔吊设置于21#楼北侧,距19#楼30m,距18#楼45m。其中1、3、4、5、6#塔吊臂长56m,2#塔吊臂长50m。各台塔吊安装顺序为1#到6#依次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后安装的塔吊参照前面塔吊如大臂有重叠处高度上升两节或降低两节(具体参照前面塔吊首次安装高度定

8、)。由于塔吊覆盖建筑及部分塔吊大臂有重合区因此会涉及交叉作业时出现吊钩碰撞建筑物或大臂的安全隐患。另外工地西侧高压线在5#塔吊覆盖区域,会出现吊钩碰撞高压线等安全隐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避免以上安全隐患的发生,。第三节、拟配置的塔机数量、位置如何实现本项目合同约定的结构工期目标,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合理投入是关健。3.1塔机配置部署(原则):(1)所有建筑物必须全部在塔机起重臂杆回转半径覆盖的范围内,以解决整个工程的垂直与结构层面的水平运输。(2)塔机的定位必须满足整个工程全部材料(钢筋和模材堆场及加工半成品、周转材料等)在塔机起重臂杆回转半径覆盖的

9、范围内,且起重视线清晰。(3)由于整个建筑面积较大,因此要求在土方开挖时先着手搭机基础底板的施工,以及架体组装,以便在结构施工中发挥作用。3.2塔机配置数量、远用型号及安装位置(1)选用型号:QTZ80(5610FZ-6) 6台(2)安装位置:12#楼东南角、13#楼西侧、14#楼南侧、15#楼南侧、20#楼北侧、21#楼北侧。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附图一)注:施工时请严格按照每台塔基附图平面要求尺寸布置第二章、编制依据QTZ40型塔式起重机说明书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ZBJ80012-8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合肥市建委质安坚相关文件

10、规定第三章、群塔整体作业第一节、现场施工情况安排针对本工程实践情况,主要采取高低调整,整体协调群塔作业。塔吊平面布置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规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要求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根据附图一实际布置情况,均满足规范要求。本项目建筑物整体高度较高,1#与2、3#,2#与1、4#,3#与1、5#,4#与2、6#,5#与3、6#,6#与4、5#塔吊存在交叉作业区域,塔吊初始安装自由高度,各台塔吊基础顶面标高基本相同(吴淞高程20.5m),相对于各塔吊基础顶面1#、4#、5#塔吊安装高度为20

11、.9m,2#塔吊安装高度为26.5m,3#、6#塔吊安装高度为29.3m,塔吊大臂长1、3、4、5、6#为56m,2#为50m。塔吊顶升及扶墙预先将塔吊顶升到最大自有高度后进行扶墙拉结,在扶墙拉结完成后在做二次顶升,在塔吊顶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相邻塔吊间的错节处理。相邻塔吊间错节原则为:中间塔吊高出两节,外围低两节,每台塔吊互错开两节(以上“节”表示塔吊标准节)。对存在交叉作业的塔吊,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按照高低塔作业原则进行操作。第二节、群塔整体配合根据总体布置平面图,施工总涉及6台塔吊群塔作业,施工过程必须按照群塔作业的要求,统一协调部署,相互配合,才能确保群塔整体运行正常,塔吊整体安装高度,

12、回转半径设置见附图一。具体措施:1、塔吊使用前,在塔吊塔顶、大臂尖、平衡臂尾部张挂红旗和设置夜间红色障碍灯,同时要做好对司机、信号工和挂钩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其后每月进行1次,所有参与人员严禁酒后、带病、精神恍惚上机操作或指挥。所属塔吊司机、信号工和挂钩工必须服从区段施工队的统一管理,接受其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和考核,持证上岗100%。2、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群塔作业统一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人员,明确领导、施工组织及驾驶、指挥和维护保养人员职责,对现场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安排、使用和指挥,并完善群塔作业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所有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指挥。 3、制定作

13、业预案措施。塔机安装前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塔机的安装、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策划,对群塔作业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危险等级,并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制定各项预案措施,确保各项技术措施经批准后实施。4、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根据现场生产需求和风向气候情况以及每台塔机的维修保养情况,合理安排塔机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同步作业,并及时向操作和指挥人员下达协调作业通知单。 5、健全报告检查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通报,并合理安排维修保养,确保所有塔机经常性处于完好状态。 6、加强联络、通讯管理。群塔作业应对每台单机进行统一编号,确定每台单机组操作及信号指挥人员,并保持固定。现场应为塔机组操作及相关指挥人员配备数字化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率必须单独锁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 7、加强指挥管理。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应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编号,待塔机操作人员应答后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同时,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及吊物,塔机运行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环顾相近塔机及其他设施,及时指令;安全指令应明确、简短、完整、清晰。塔机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