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山野风情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599095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征文:山野风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征文:山野风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征文:山野风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征文:山野风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征文:山野风情山野风情孙传志金州持续高温,让人们享受着免费且代价很大的“蒸桑拿”服务,加之工作的压力, 再不出去走走很容易崩溃。“流火七月”的一个周末,几位朋友凑到一起,去宁陕广货街, 一路蛇形,山里空气湿润、清新,打开车窗,空气中弥漫中沁人心脾的负氧离子,很是享 受,沿途河道,美景不断,翻越秦岭约半小时,到了宁陕县广货街。联系了县上一个做常委的同学,他说径直去农家乐,去那家叫“猫迷”的地方,必须 经过宁陕“秦岭漂流,这里名叫铁桥,沿一个石拱桥拐弯处的一条便道进入当地人称为蒿 沟的“世外桃源”。“车程一小时,风光两重天”。进沟后我们所看到的是秦岭的巍蛾与 葱郁;听到的啾啾鸟鸣和潺潺的水声;感受

2、到的是山里人的别样风情和深山小村庄所独有 的平和、宁静与休闲。有兴趣,弃车下乡,步行到柳影婆娑,翠竹拥抱,山溪竹响的村野 山居,那种怡然自得的感觉无以伦比,继续前行这里原始次生林把大小山峦笼罩成翠绿, 沿着人工修砌而成的简易便道向东南方向行走,映入眼帘的景象好比东晋陶渊明的名著 桃花源记中的“绿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 之景象,穿河上路便踏进了山里人穿行的砂石路,放眼四周大树参天,鸟语花香,越走让 人感觉到无比的沁人心脾。约走四五里山路,眼前豁然开阔,在一处背山面水的平地上,一户“清泉山庄”便映 入眼帘,山庄的院落是典型的四合院,房前有开阔地,房间错落有致

3、,宽敞明亮,清凌凌 的河水哗啦啦地从院旁流过,曲曲弯弯流上高山头,清凌凌的渠水哗啦啦地流,映出了一 排排整齐而富有特色的农家小院,一路上随处可见往来的旅游大巴车、小轿车,农家乐生 意异常火爆。坐在清泉山庄的院子里,一股股山风沁人心脾,实乃享受天然空调”的滋 润了!合着绿野清风!我们与友人品茗聊天,谈天说地,!不由的让我想起刘禹锡的名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不大功夫,就见主人们开始在橱房里忙碌起来!她们取腊肉,杀公鸡,择佳菜,精心 给我们做成了一餐大席。席上的菜很有讲究,油炸洋芋粉一盘,洁白干净,熟

4、腊瘦肉一盘, 黑里透红;木耳盐菜蒸腊肉片,清炒土鸡蛋金光水滑,香气扑鼻。每人面前一酒盅,不管 你是否能饮酒。酒是白烤的包谷酒泡人参酒、度数最高,酒味最醵,香气最浓。大家吃着山野风味,似乎少有细探山里人吃的历史渊源,但我想与有一点相关,清代 时有大批两湖等南方人西迁于此,带来了南方的许多生活习俗,渐与当地习俗融会。同学告诉我,这里的山里人过去虽然穷,但现在却不失生活的洒脱,人生一世,虽处 穷地,当自寻乐趣,所以就很讲究吃了 “车程一小时,风光两重天” 0通过生态旅 游开发,昔日闭塞落后、无人问津的贫困小村,每到夏季,前来休闲度假的城里人络绎不 绝。沿铁文公路进入蒿沟村,一路上随处可见往来的旅游大巴车、小轿车,农家乐生意异 常火爆。“现在到我们这儿来玩的西安人多得很,特别是每到周末人更多。”昔日曾有桃花源,烟波尽头人悠然。风雨春秋等闲看,无论魏晋与秦汉。奈何云深不 知处,空执诗文叹无缘。可是当我们来到宁陕蒿沟,却吃到城里人无法吃到的山野珍奇, 品味到城里人无法体会到的绿野仙踪,更感受到城里人难以体会到的山野风情。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