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597514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原版)(新版)苏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检测(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第1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检测 满分:4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2、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 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D、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3、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4、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A某同

2、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 B心想这是生物吗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5、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6、下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聚,图1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转动转换器 移动载玻片A B C D7、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物镜由“10”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变化正确的是( ) A. 变大、变多 B. 变小、变多 C. 变大、变

3、少 D. 变小、变少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9如、右图所示,某学生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 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32个 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 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A A方向 BB方向C C方向 DD方向二、分析填空题(每空1分,共

4、20分 )1、阅读资料: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上述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1) ;(2)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 和 。袁隆平团队研制的 ,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3、写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_。(2)把玻片放上 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 本要正对 _的中央。(3)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应先用_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4)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 _ _或_ _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5)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角,

5、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_方向移动。4、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问题: 假设: 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3).方法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环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明亮3222232212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5).结论:。请问:(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