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596733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书笔记_47(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肯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须要仔细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开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近,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感受良深。三国演义是由罗贯中依据魏晋时代的史书与宋代的三分、元代的三国戏和罗贯中自己的思想合并在一起的小说。三国演义主要记叙了三国时代的群雄争霸的故事。在这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有很多英雄豪杰。例如:德才兼备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关羽,直爽豪迈的张飞,老当益壮的黄忠,老

2、奸巨猾的曹操等。对于三国演义我还有别的看法。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刘备写得非常仁义,还携民渡江,依我看,就是他携民渡江是真的,他也不肯定是仁义君子,只是为了取得民心,这样他就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刘备太喜爱哭了,简直是“哭神”。在三国演义中他不知哭了多少回,一遇到丧气事就哭,这样他也好不到那里去。最重要的是,刘备太依靠诸葛亮了,什么事情都交给诸葛亮。人们说刘备“三顾茅庐”是重视人才,依我看,他就是想找个依靠,找个有才能的人帮自己管理而已。三国演义说曹操是奸雄,可我认为他才应当是大英雄。他很重视人才,许攸来投靠他,他连鞋子都没穿就去接待他。刘备只是依靠人才,而曹操是听取人才的看法,结合自己的才智来管

3、理军队,他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读三国演义有感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汉族,现山东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小说富有传统意义,描绘了古代斗争时期你争我夺的场面。主要写了(足智多谋)诸葛亮,(心地和善)刘备,(高大威猛)张飞,(有情有义)关羽等人打天下,攻打曹操(心狠手辣)的全部过程还有很多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等故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讲了刘备,张飞,关羽在一个桃园结拜。有一天刘备听说:“曹操要发军了。”就像组织一个自己的军队,去战胜曹操,偶然遇见了张飞。张飞加入刘备攻打曹操,还请刘备吃饭,在吃饭时一个

4、叫关羽的人冲了进来,说小二拿酒来。刘备又邀请他加入了我们一起战斗。他们打造兵器。刘备是双剑,张飞是大刀,关羽是大刀。他们在桃园里结拜。三顾茅庐:一天刘备听说在深山里住着一位卧龙先生(诸葛亮,字孔明)学问渊博就想请他出山帮忙助他一臂之力,可第一出去没在家去桃园了,其次次去还是没在家,第三次去在睡觉,到下午两点才起床,可刘备还在等最终卧龙先生出来了,随刘备下山。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流传至今可谓是家喻户晓!三国演义里有很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如英勇善战的关羽,张飞;又如料事如神的诸葛亮、阴险狡诈的周瑜,武力高强的吕布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个个武力高强,头脑敏捷。就比如说关羽不

5、仅武艺高强,能在众将面前斩华雄,颜良和文丑。而且他还很重情义,虽然一起先投靠了曹操,但始终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得到故主的消息,便回到了刘备身边,孙权虽抓到关羽,但关羽绝不倒戈,孙权最终下令把关羽给斩了。真是的假如是我的话我肯定会倒戈,等孙权和刘备交战时我立即在战乱中拿一把箭向孙权射去。这样的计谋不是很好吗?这样吴国不久就能被占据。正所谓作战还是要靠大脑不能硬闯呀!吕布,一听这名字你们就知道一个成语:有勇无谋,最终还是被刘备在曹操面前说了几句话给害了。还是当年程宫说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三国演义的故事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取胜要靠的就是大脑!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手持

6、沉重的三国,品尝着他的芳香,观赏着他的文化,勉励着我的成长。境况悲凉的体现,人间真情的流露,化作了你,永不行磨灭的你三国。三国中,多少名将贤士锋芒毕露?一人一骑一杆枪,你七出七进曹军,怀中阿斗安恬熟睡,长枪挥动,如入无人之境,手斩夏侯恩,夺取青釭剑,我独赏子龙的忠勇。羽扇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空城计,草船借箭,木牛流马,七擒七纵孟获,你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定天下,我叹服卧龙的睿智。独目苍狼,元让拔矢啖睛;江东周郎,公瑾火烧赤壁然而,三国之中群星闪烁,我独爱“恶来”典韦!在三国之中,典韦于第十回出现,又退出于第十六回,短短七回,却让我深深地被他所震撼!典韦乃三国里鲜有猛将,使双戟,力无穷

7、,曾单手执定风折牙旗。曾救了曹操三回。然而,三国之中群星闪烁,我独爱“恶来”典韦!在三国之中,典韦于第十回出现,又退出于第十六回,短短七回,却让我深深地被他所震撼!曹操曾与吕布相战,然曹操处于可危之地,典韦见,身披玄甲,手持双戟,纵马挥杆,无人可挡,令主公复回本营。谁知苍天妒英才,一代虎将,古之“恶来”,化身碧血忠义全!那次,曹操收服张绣,却犯了好色的老毛病,酒醉之下调戏张绣嫂子,张绣勃然大怒,半夜领降兵反叛,模糊之中,典韦闻得帐外有刀兵之声,赶忙起身,却寻不到战甲双戟,危机之下,典韦赤着膀子,提着腰刀,大喊:“主公快走,典韦护你周全!”拦于寨门。张绣军枪如苇列,箭如骤雨,但典韦毫不退缩。中枪

8、了,折断再战,中箭了,拔出再战!原来,箭中多了,也就不疼了,刀砍久了,也就不快了。典韦扔掉钝刀,抓起两具尸体冲向敌军死战,在又带走了十几条人命后,典韦又中一枪,力竭战死,死前瞪目怒吼,他不甘啊!典韦死了半响,可仍无一人敢过寨门,威猛如斯!“古之恶来”,典韦当之无愧!曹操听闻典韦身死,失声痛哭,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典韦对曹操誓死效忠,对自己的志向,哪怕前面是枪林箭雨,哪怕前方十死无生,他也毫不退缩!我们不也应当如此么?学习路上坎坷不断,或考试失利,或努力无获,所以我们须要犹如典韦一般,“勇”不退缩,为了目标和志向前进,失败了,不怕,从头再来,胜利了,不骄,接着努力。终

9、有一天,我们可以踏上志向中的殿堂,高呼一声:“我从未退缩!”既如此,我便要坚持下去,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才是我,在三国中成长的我!看三国,多少战役热血沸腾,梦三国,多少英烈血骨铮铮,忆三国,多少结局令人磋叹。从三国中,我们成长,我们坚毅,我们无所畏惧!三国,早已成为我心中一道不行磨灭的风景。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孤独一首林俊杰的曹操MV可以把很多人带入到三国时代。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今起先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今日的举荐书就是三国演义,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虽不是史书,但

10、饱含的才智,不比史书少。它的知名度,就不多提了,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家喻户晓。它的宏大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讲清。这本书里面介绍了诸多英雄,可英雄,你真的读懂了吗?比如曹操究竟是奸雄还是枭雄?人们在评价曹操的时候最喜爱用的词就是奸诈,我觉得这个词其实不能算一个贬义词,只能说是曹操做事的风格罢了。身处一个乱世,有才略又有雄心的人做到这样一个地步我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像刘备,孙策,孙权,都是如此。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终归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它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斗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斗争,并能写出每次斗争的特点。所以大家在品尝这本书的时

11、候,很简单把自己带入真实斗争的脑海画面。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东汉末年,朝廷昏暗、民不聊生,爆发了黄巾军起义,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建功立业的时代。桃园三结义是全书的重要开篇,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闻名故事。讲解并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说明凡成大事者,既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其次至四章主要描写了群雄与宦官及董卓之间的斗争,分别引出了老谋深算的曹操、心胸狭隘的袁绍、横行无忌的董卓、有勇无谋的吕布、忠诚朝廷的王允、热血之士陈宫、威猛威烈的孙坚、骄纵高傲的袁术、懦弱短视的刘表以及众多的谋臣武将,描绘岀一幅场面宏大的群雄争锋图,情节惊慌、犬牙交

12、织,非常困难。通过这几章的阅读,让我懂得了在处理困难问题时,既要有勇更要有谋,二者缺一不行。第五至八章的重点是对曹操的描写。讲解并描述了曹操依靠自己的实力,运用计谋进京诛杀了李傕和郭汜后胁迫汉献帝迁都许昌,驾驭了天下大权,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刻画出他既有英雄的一面,也有奸诈的一面。青梅煮酒论英雄通过刘备与曹操的交锋,突出了刘备擅长隐忍的性格,也揭露了曹操的图谋不轨和野心勃勃。过五关斩六将表现了曹操具有慧眼识英雄的实力,也衬托出关羽的重情重义和忠贞不二。官渡之战场面浩大,气概如虹。突出了曹操的雄谋大略和袁绍的目光短浅。第九章描写刘备从襄阳逃出后巧遇水镜先生并得到指引,知道了被称为卧龙、凤

13、雏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旷世奇才;同时他还得到了闻名谋士徐庶的辅佐,大败曹军。为刘备“三顾茅庐”埋下了伏笔。第十章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通过刘备三次亲赴吾、卧龙岗拜会诸葛亮的曲折过程,描写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也刻画出诸葛亮奇才大志、远见卓识、胸怀天下的形象。说明机会总是留给最有打算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读来令人茅塞顿开。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

14、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方,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一、真实与虚构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分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意那段史实就能够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假如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反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留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

15、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胜利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二、神化与丑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方,我想简洁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南宋闻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起先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起先理解朱熹的观点,缘由就是这种观点是贴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理解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衬托的。三、人物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