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5964313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第九组(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螺杆泵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设计学 期:专 业:工业工程班 级:工业学号:姓名:学号:姓名: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任务安排及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曰目录任务安排及评阅意见 1一、生产作业单位设计 31.1. 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职能科室与车间的设计 31.1.1 职能科室设计 31.1.2 生产车间的设计 31.2生产车间生产组织设计 41.2.1生产车间的生产组织设计方案 41.2.2设备数量的计算 51.2.3设备负荷率的计算 61.3 生产车间布置 81.3.1编制零件的综合工艺路线图: 81.3.2 绘出原零件加工的从至表和改

2、进后零件从至表 : 91.3.3 计算并绘制出零件移动总距离计算表 : 101.3.4 绘出设备布置图 11二、作业计划的制定 112.1 生产计划定义和内容 112.2MRP法的内容和用途 122.3 工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32.4 能力计划的编制 162.4.1 能力需求表的计算 162.4.2 编制负荷图 182.4.3 用倒序排产法计算每道工序的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19三、生产调度和加工凭证 213.1 生产调度的定义 213.2 生产调度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223.3 生产调度工作的机构和分工 223.4 生产加工路线单 22四、心得体会 23五、参考文献 24一、生产作业单位设

3、计1.1. 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职能科室与车间的设计1.1.1 职能科室设计 与生产直接相关职能科室,即在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研究等活动,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信息、建议、保障的职能机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MIS) 的应用, 企业开始实行网络化、 一体化的管理, 职能科室在企业经营决策和业务 活动中的作用日渐加强,其角色定位也由传统的控制人工成本的“成本中心” 转变为增加产出的“利润中心”, 更注重于设计实施各种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绩 效的方案,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企业成功实施整体战略。根据题目要求以及对相关资料的

4、分析对螺杆泵生产厂与生产相关的职能科 室设计为研发部、市场部、质检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人事部七个大的 职能部门。 其中研发部负责产品的开发设计; 市场部负责产品市场的调研与开发 为企业提供市场的及时信息, 支持企业高层对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 质检部的作 用是负责产品的质量水平;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生产; 销售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推 销;财务部负责各个方面的资金发放和调配;人事部负责企业人才培养和分配。1.1.2 生产车间的设计依据产品工艺及生产产品的具体情况生产部下设的生产单位为:热处理车 间、泵体生产线、衬套生产线、主杆生产线、从杆生产线、组合生产线 (生产 阀体、阀杆、法兰盘、轴套)、

5、暂存库、组装车间、成品库。具体的职能科室和 车间划分如图 2-1-1 所示图2-1-1职能科室结构图上图所示的生产职能部门是依据流程划分的。流程划分的部门的优点是:组 织能够充分发挥集中的技术优势,易于协调管理,对市场需求的变动也能够快速 敏捷的反应,容易取得较明显的集合优势;另外也简化了培训,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学习经验曲线效应。 但是流程部门化的 缺点是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有可能得不到贯彻,也会产生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另外,权责相对集中,不利于培养出多面手式的管理人才。1.2生产车间生产组织设计1.2.1生产车间的生产组织设计方案(一)、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的

6、分类1、按对象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产品导向型),按某种产品来组织生产单位, 将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工序和设备装置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适用于大量 大批生产。2、 按工艺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工艺导向型),它是按生产工艺来划分生 产单位。一个生产单位汇集同类(或类似)工艺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对企 业的各种产品进行相同的工艺加工。如铸造厂、锻造车间、车工车间等。较适用 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3、模块式生产(重复型);模块式生产的基础:成组技术;模块式生产系 统:零件在生产单元内部流动可有不同的形式; 模块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比 较。在产品生产时,在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中,阀体、阀杆、法

7、兰盘和轴套工艺加 工工艺相似,加工所用的设备有很多相同,所以可将这四种零件放在同一模块中 加工,其他零件的加工过程较为复杂,所用设备分散,设备各自的特点有很大的 差异,可将其他零件按产品流程加工。 因此,对于生产车间的生产环节可采用模 块式生产类型进行生产。(二)、确定生产设备需要量根据产品工艺过程,台份能力为 2000台/月,易损件(主杆、从杆、轴套) 能力为2500-3000件/月,在2000台/月的基础上分别加上易损件的生产能力, 本组为11组,对应的易损件生产数为 主杆:1400 件,从杆:100 件,轴套:1500 件,已知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则可以确定每道工序所需时间为公式:每道工

8、序所需总时间(分)=月生产能力(件)*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分) 假定工厂采用7小时工作制,周六日为双休日,工作准备结束时间为 1小时,每 月净工作日为22天所以:一个月内总工作时间(分)=工作天数*一天工作时间(min)则可计算出一个月数内总工作时间 =22X 7X 60=9240min再根据公式:设备台=每道工序所需总时间/个月内总工作时间1.2.2设备数量的计算立车(180*2000/40)/9240=0.974 勺立车-1(200*2000/20 ) /9240=2.164 乜摇臂孔(100*2000/40)/9240=0.541 勺立铣:(220*2000/40+180*3200/40)

9、/9240=2.748 P立铣-1(120*2000/20)/9240=1.29 电检验台-1(120*2000/40)/9240=0.649 勺热处理 炉(60*2000/120+70*3200/100)/9240=0.35 M普车(1201*100+140*50+60*100+40*100+60*200+60*170)/9240=5.57 P专用镗床-1(50*520)/9240=2.814 P镗床2(50*600)/9240=3.247 M专用镗床-2(100*300)/9240=3.247 M车:(220*2000/40+140*3200/40+200*3200/40+140*2400

10、/40*4)/9240=7.778检验台2(50*120)/9240=0.649 M深钻孔(60*3200/20)/9240=1.104 电外磨圆(180*3200/40)/9240=1.558 说数控铣1(120*3400/20)/9240=2.207 P数控纹1(120*3400/20)/9240=2.207 P专用调直仪(140*3200/40)/9240=1.212 说检验台3(120*3200/40)/9240=1.038 说数控铣2(240*2400/40*2)/9240=3.116 M数控纹2(100*2400/20*2)/9240=2.597 P调直仪(180*2400/40*

11、2)/9240=2.337 M检验台4(160*2400/40*2)/9240=2.078 乜铣床(60*2000/20)/9240=0.649 勺立钻(80*2000/40+100*60)/9240=1.082 说钳工台(120*2000/20+100*80)/9240=2.165 P检验台5(40*2000/40+50*20+50*20*2+40*3400/40)/9240=0.909 M内圆磨:(80*3400/20)/9240=1.471 电123设备负荷率的计算设备负荷率=每道工序所需总时间/ (个月内总工作时间*设备台数),分别计算出每套设备的设备台数和每套设备的设备负荷率设备改进

12、前改进后立车0.974/1=0.9740.974/2=0.487立车-12.164/3=0.7212.164/3=0.721摇臂孔0.541/1=0.5410.541/1=0.541立铣:2.748/3=0.9162.748/3=0.916立铣-11.29/2=0.6451.29/2=0.645检验台一10.649/1=0.6490.649/1=0.649热处理炉0.35/1=0.350.35/1=0.35普车5.57/6=0.9285.57/7=0.80专用镗床-12.814/3=0.9382.814/3=0.938镗床23.247/4=0.8123.247/4=0.812专用镗床-23.2

13、47/4=0.8123.247/4=0.812车:7.77/8=0.9717.77/9=0.863检验台一 20.649/1=0.6490.649/1=0.649深钻孔1.104/2=0.5521.104/2=0.552外磨圆1.558/2=0.7791.558/2=0.779数控铣12.207/3=0.7362.207/3=0.736数控纹12.207/3=0.7362.207/3=0.736专用调直仪1.212/2=0.6061.212/2=0.606检验台一31.038/2=0.5191.038/2=0.519数控铣23.116/4=0.7793.116/4=0.779数控纹22.597

14、/3=0.8662.597/3=0.866调直仪2.337/3=0.7792.337/3=0.779检验台一42.078/3=0.6922.078/3=0.692铣床0.649/1=0.6490.649/1=0.649立钻1.082/2=0.5411.082/2=0.541钳工台2.165/3=0.7222.165/3=0.722检验台一50.909/1=0.9090.909/1=0.909内圆磨:1.471/2=0.7361.471/2=0.736在计算过程中立车的计算台数为1台,按1台计算机床负荷率为97.4% ;车 的计算台数为8台,但是负荷率高达97.1%;这种情况设备的负荷率都较大,实 际运作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负荷率。普车的计算台数是6台,负荷率达92.8%增加一台后负荷率降到80%而且这种设备的数量也不是很多,价格也不是很贵, 所以为了降低负荷率从而达到实际的负荷要求,考虑把热处理炉的数量各自增加达到机械加工中合理的设备负荷率要求。所以立车的最终数量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