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实验五 氯、溴、碘的性质 氯离子的检验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利用软锰矿和盐酸制得到了氯气,但他却认为是发现了“燃素”,因而“在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①相反,同时代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却不迷信权威和教条,强调一切都要从事实出发,亲自做了许多精密的定量实验,从而推翻了燃素学说,实现了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革命由此可见,认真的观察与正确的科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多么重要实验目的1.认识氯、溴、碘的单质以及几种卤化物的性质2.认识卤素间的置换反应3.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4.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实验用品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镊子氯水(新制的)、溴水、碘水、NaCl溶液、NaBr溶液、Nal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稀硝酸、盐酸、CCl4(四氯化碳)、 KI淀粉试纸、淀粉溶液实验步骤一.氯、溴、碘的性质1.氯、溴、碘的溶解性观察氯水、溴水、碘水的颜色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氯水、溴水、碘水,再向每支试管中各滴入10滴CCl4振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观察水层和CCl4层的颜色注意,最后要把试管中的液体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碘跟淀粉的反应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3滴碘水,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2滴~3滴NaI溶液观察现象并解释发生的原因3.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湿润的 KI淀粉试纸,放到盛有新制氯水的试管口(图 18),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I溶液,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3滴氯水,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3滴溴水然后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mL NaBr溶液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3滴氯水,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3滴碘水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二.氯离子的检验1.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里,滴入几滴AgNO3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2.在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稀硝酸,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在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AgNO3溶液,振荡再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问题和讨论1.为什么在检验C1-时,要向待检测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硝酸?2.可以用哪些方法来鉴别 NaCl、NaBr、KI三种物质?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Cl和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试确定该白色粉末是什么?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