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586256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D集成电路中的TSV技术概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马志才1. TSV技术简介TSV(through silicon via)技术是穿透硅通孔技术的缩写,一般简称硅通孔 技术,是三维集成电路中堆叠芯片实现互连的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由于T SV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芯片之间的互连线最短、外形尺 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耗的性能,成为日前电子封装技术中 最引人注日的一种技术。如图1.1所示是4层芯片采用带载封装方法(tape car rier package,TCP)(见图1.1(a)和采用TSV方法(见图1.1(b)封装的外形比较。 业内人士将TSV称为继引线

2、键合(wire bonding)载带键合(TAB)和倒装芯片 (FC)乏后的第4代封装技术。旺连引线根芯片藤逸孔图1.1 TSV封装外形比较2. TSV及其技术优势a) 缩小封装尺寸;b) 高频特性出色,减小传输延时、降低噪声;c) 降低芯片功耗,据称,TSV可将硅锗芯片的功耗降低大约40%;d)热膨胀可靠性高。3.TSV的主要技术环节1)通孔的形成晶片上的通孔加工是TSV技术的核心,日前通孔加工的技术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深反应离子刻蚀,另一种是激光打孔。激光技术作为一种不需掩模的工艺,避免了光刻胶涂布、光刻曝光、显影 和去胶等工艺步骤,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未来当TSV的尺寸通孔降到lOUm

3、 以下时,激光钻孔就面临着新的挑战。日前这两种技术的细节及其选择仍然在探索中,不过一些先期进入的厂商 已经推出相应的加工设备。此外,形成通孔后还有绝缘层、阻挡层和种子层的淀积以及孔金属化等工 艺技术。图3.1是6个芯片堆叠采用TSV封装的存储器示意图。谯基板A T5V 律储器图3.1采用TSV封装的存储器示意图2)晶片减薄如果不用于3D封装,日前0.30.4mm的晶片厚度没有问题,但如果晶片用 于3D封装则需要减薄,以保证形成通孔的孔径与厚度比例在合理范围,并且最 终封装的厚度可以接受。即使不考虑层堆叠的要求,单是芯片间的通孔互连技术 就要求上层芯片的厚度在2030pm,这是现有等离子开孔及金

4、属沉积技术比较 适用的厚度。日前较为先进的多层封装使用的芯片厚度都在100pm以下。未来 芯片厚度将达到25pm甚至更小。晶片减薄日前采用磨削加工,要经过粗磨、精磨和抛光等不同的加工工序。 晶片减薄技术中需要解决磨削过程晶片始终保持平整状态,减薄后不发生翘曲、 下垂、表面损伤扩大、晶片破裂等问题。3) TSV键合完成通孔金属化和连接端子的晶片之间的互连通常称为TSV键合技术。这 种技术采用的工艺有金属一金属键合技术和高分子黏结键合等,而日前以金属一 金属键合技术为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技术可以同时实现机械和电学的接触界面。 例如铜一铜键合在3504000C温度下施加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在氮

5、 气退火炉中经过一定时间退火而完成TSV键合。现在这种TSV键合已经有相应 设备问世。图3.2是已经完成通孔处理并将多层芯片键合的TSV封装剖面图。图3.2 TSV封装剖面图4. TSV的技术关键3D IC技术继续向细微化方向发展,硅通孔3D IC互连尚待解决的关键技 术之一是通孔的刻蚀。TSV穿孔主要有两种工艺取向先通孔(via first)和 后通孔(via last),前者是在IC制造过程中制作通孔,后者在IC制造完成之后 制作通孔。先通孔工艺又分为两种前道互连型和后道互连型。前者是在 所有CMOS工艺开始之前在空白的硅晶圆上,通过深度离子蚀刻(DRIE)实 现,由于穿孔后必须承受后续工

6、艺的热冲击(通常高于1000C),因而多使 用多晶硅作为通孔填充材料;而后道互连型则是在制造流程中在制造厂实现 的,一般使用金属钨或铜作为填充材料。显然,先通孔方法必须在设计IC布 线之中预留通孔位置,在IC器件制造完成之后,在预留的空白区域进行穿孔, 一般采用激光钻孔的方式,通过电镀镀铜实现孔金属化,因而具有更好的导 电性能。这两种方法哪个会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其中诸多技术细节仍然需要 探索研究。在晶圆制造CMOS或BEOL步骤之前完成硅通孔通常被称作Via-first。此 时,TSV的制作可以在金属互连之前进行,实现core-to-core的连接。该方案 日前在微处理器等高性能器件领域研究较

7、多,主要作为SoC的替代方案。Vi a-first也可以在CMOS完成之后再进行TSV的制作,然后完成器件制造和后 端的封装。而将TSV放在封装生产阶段,通常被称作Via-last,该方案的明显 优势是可以不改变现有集成电路流程和设计。日前,部分厂商已开始在高端 的Flash和DRAM领域采用Via-last技术,即在芯片的周边进行通孔,然后进 行芯片或晶圆的层叠。Aviza公司David Butler 10月在SEMICON Europa期间的演讲中,比较了以 上两种最基本的集成方案(表1)。可以看出,Via-first工艺的设计需要在IC设 计阶段进行,对关键尺寸(CD)控制的要求比Via

8、-last制程更为严格。Lam Res earch公司3D IC刻蚀产品线资深产品经理Steve Lassig则认为,对于TSV工艺 开发,日前最需要的是业界尽早就最佳工艺集成方案达成共识。正是因为业界未 能达到共识,日前硅通孔技术可以说还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Via-hfiLCMOS或BEDL毫睹BEOl或皿相哮之后设计玲我把入后物开始|)M OMiujslwp1DM甄!测厂重要产格的CD推剃UI)控嘲可以而封霉软AR 3;1 到 If 1比 AK .1:1 到 15; 1晶料 A:牛:A f i m 和 Y vl 高通(Qualcomm)、美光(Micron)、台积电(TSMC)、日月光(ASE)等半导体大厂, 皆先后投入TSV 3D IC的研发行列,并各自提出不同TSV 3D IC解决方案,就是 希望未来能在TSV 3D IC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在终端产品持续朝向高度集成、小型化方向发展,亦将推动半导体技术更往 更高集成度持续投入研发,因此,半导体集成技术将从TSV 2.5D IC技术进展 至未来异质集成TSV 3D IC技术,甚至会进一步朝向TSV 3D加系统级封装(S ystem in Package; SiP)或 TSV 3D 加 TSV 2.5D ,乃至 TSV 3D 加 SiP 加 TSV 2.5D更多元的异质集成封装决解方案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