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585782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研究简要:摘 要财政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学生财经综合素养的培育及本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根底性功能,是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文章分析了传统摘 要财政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学生财经综合素养的培育及本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根底性功能,是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文章分析了传统财政学教学的困境,并提出了优化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具体包括: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问题驱动改善教学环节以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等手段,并强调了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关键词财政学;课堂教学;

2、教学效果一、财政学的学科地位经济是一国之命脉,财政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经管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乃至每个个体都与财政、财政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财政学的根底理论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财政政策和各类财政现象,并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其他专业课程奠定根底。目前,财政学是高等院校面向經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课程,在地位上来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学习财政学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我国的财政制度根本概念和理论,同时这一课程的学习对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重要影响。二、财政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一)地方高校财政学

3、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具体来说,目前财政学的学情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对于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属于本专业的专业根底课,因此学生本能的对“财政学这一课程高度重视,在课堂上或课下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因此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2.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尽管财政学也属于专业必修课,但是这一课程只是诸多必修课中的一种,在当前的学习阶段,学生并不能完全体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而只会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学习兴趣较低;同时,许多非财政学专业的期末考核大多采用开卷或者交论文的方式,这种松散的考核方式导致非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天然地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当前非财政

4、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待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只能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上下足功夫。(二)地方高校财政学课堂教学困境分析随着多元化学习方式和知识来源渠道的不断开展,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持续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高校财政学课堂教育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需要创新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容易得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财政学的很多课程内容需要在西方经济学的根底上进行学习,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征,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细致的讲解。在目前财政学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学仍是以教师的传输为主,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将

5、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幻灯片能够减少教师板书的工作量,并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教材内容。但多媒体教学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速度的同时,减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在不进行课前预习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习困难,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影响学生学习。2.教学内容和环节需要更新和加强作为一门主要研究政府行为和政府政策的课程,财政学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当前财政现象和政策的变化。而目前的财政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大局部教师注重理论的分析,较少涉及实际财政问题,相应的无视了财政学知识时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财政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但实践教学同样是

6、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而当前许多学校尽管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内容偏少,难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当前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有必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在教学环节中参加实践教学内容。3.非财政学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财政学是财政学专业和非财政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此,除了财政学专业学生之外,每年还有数量巨大的非财政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这一课程。非财政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不是这个专业,因此在心理上不可防止地会对财政学课程产生轻视或无视的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较低。学生较高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财政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际

7、条件和财政学课程特点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中居于主体和支配地位,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较少。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安排,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间上也缺少相应的自主支配权。在这些限制条件下,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出于对本专业天然的重视,学习积极性相应较高,而对于非财政学专业学生来说,天然较低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自身较低的学习自主权,使学生无法在课堂中依据自己的兴趣探究学习课题并独立解决;另一方面,囿于学校教育管理的要求和教学的安排,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4.教学中缺乏过程管理,考核和评价不够全面当前财政学的考核依然以传统的期终考核方式为主,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简单直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传统考核方式下,局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可通过考前几周的突击学习来取得较好的成绩,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财政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无法真正实现对平时教学的过程管理。当前许多经管类高校都在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较低,同时教师在评定平时成绩时,往往简单地以学生的平时考勤和作业作为对平时学习效果的检验标准,这种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和课程考核方式总体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公平性。推荐阅读:论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