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5855269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题。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他提出 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尽情享受互联 网慷慨施舍的同时,是否也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 能力。卡尔认为,互联网虽带来了不胜枚举的好处,但也带来 了碎片化的问题。超级链接鼓励我们在一系列文章之间跳来 跳去,导致精力的分散。我们在网页上的每一次点击,都标 志着专注思想的一次中断,是注意力的一次瓦解。互联网让 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而我们正 在丧失的是专注能力、深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卡尔在书里引用了一些大脑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

2、人的大脑是高度可塑的。长期碎片化方式接收信息,会改变 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我们正变得 更加容易接受支离破碎的“非线性”阅读浏览方式,这一方 面是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人的大脑 神经系统在悄悄变化的直接依据。卡尔的观点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但难道互联网式 的阅读就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吗?首先,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以 前很多不会用来阅读的时间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很多人正是 在开始频繁使用微信后,每天花在阅读文字上的时间才成倍 增加。同时,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 和习惯。以我个人的经验,越是大部头的书籍,如果有电子 书

3、的辅助越有可能读完。比如我前段时间看的三体和失 控,正是利用出差、坐车时的碎片时间,才把它看完的。伴随纸质书籍阅读的有可能是浅层思考,而电子化阅读 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碎片化 阅读,体系化思考”,也就是从被动的、漫无目的的阅读, 转化为有框架、有体系、主动性的阅读。而且,当我们的阅读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的时候,互联网 式的非线性阅读就能体现出比纸质书籍这种线性阅读更大 的好处。当需要对某一个点进行深度研究时,我们可以利用 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比如 看浅薄这本书,我们在看之前可以先去网上查一下其他 阅读者对书的评价,了解到作者主要的观点并判断其相

4、对于 自己的可读性,在读完之后还可以去查看书里所提到观点的 相关文章,去看看作者的博客,也可以进入专门的讨论区间 和其他的读者进行交流,这些都能加强阅读的深度。14.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 互联网式的阅读,导致人们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B. 美国人卡尔认为互联网让人的专注、深思和反省能力 正在丧失。C. 通过研究大脑结构,卡尔进一步证实了人的大脑是高 度可塑的。D. 长期碎片化方式接收信息,改变了大脑的神经系统和 思维方式。E. 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时,也要警惕互联网带来的精力分 散等问题。15. 作者认为互联网式阅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请 分条概括。16. 下列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请加以解释。结合 上文的相关理论,请你给小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一条建议。多家研究机构联合主办的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 线调查”显示,有的小学生把“看书、看报、看期刊”作为 自己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参考答案:XX整理15. 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 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 惯。 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 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能让阅读走得更远 更深入。16.数据说明小学生的网络阅读具有普遍性,有一定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