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585523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家长课程五六讲教案六 家长问题:问题一:亲子沟通困难的不是少数,和孩子要能达成一个协议的,也是很困难。家长的问题是:家长不会让步,用一言九鼎的架势压孩子,他们不是与孩子协商,而是命令;孩子身上的问题是:孩子不会与家长周旋,他们不知道家长谈判,而是用任性回敬家长,加之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促使他们更加富有挑战性,于是家长与孩子很难合拍。总之,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某些问题,有些纷争是正常现象。这时,家长拿出“我是老大”的作风,孩子摆出“久经沙场”的样子,双方都拿出“应战”的架势,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变成战争。这个阶段,亲子之间换位思考是沟通的前提,以退为进是策略。问题二:孩

2、子软硬不吃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想说:没有家长的放纵就没有孩子的任性法姓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一直坚持奖励和惩罚交替使用的方法,孩子做对了给予奖励,做错了就惩罚。孩子小的时候还凑效,可越大越不起作用,现在孩子是软硬都不吃,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在解答法姓家长的问题前,专家先讲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真实的事。有一对夫妇的孩子,某一天夜里两点钟非要吃冰糕。家长先是好言相劝,说半夜三更的,卖冰糕的早就回家了,又不知道人家的家在哪里,何况半夜打扰也很没有礼貌。可是,孩子才不管这些呢!一直哭闹不休。家长气坏了,狠着心揍了孩子,并且吓唬孩子说,如果再不听话,家长就把他从六楼上扔下去喂狗狗。但孩子就是软硬不吃。无

3、奈,最后家长不得不妥协,跑出二里路去敲人家的家门,买来了冰糕。然而,你猜怎么着?好不容易买来了冰糕,可孩子又不吃了!说什么家长骗他,明明知道人家的家却说不知道,大人怎么可以欺骗小孩呢?我想,家长实在应该好好反省这个孩子的话。要知道,家长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一般的孩子应该是对家长充满亲情和敬畏感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手段就是软硬不吃?归根到底,问题的症结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是家长自己出了问题。试想,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能身体力行,总是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对孩子不是哄骗诱惑就是打骂恫吓,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就会失去应有的信任和敬

4、畏,那么他哪里还听家长那一套呢?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有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再怎么怎么样我就揍死你,当他又犯了时,你揍死他了吗? 那他以后还会把你的话当回事吗?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家长要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做孩子言行的楷模。常州市妇联曾对家有学生的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其中,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填的竟是家长,但90%的家长在“你所关心的家庭大事是什么”一栏选择了家庭教育。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数字实在令人深思!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家长?一句话,家长的所作所为不仅不能令孩子信服,而且让孩子失望!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

5、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都喜欢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而家长是他们的第一模仿对象。所以,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造就良好的品行。第二,家长不予理睬,对孩子冷处理,装做没有看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小手段根本“治”不了家长、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感觉无趣的时候,他自然也就不会再闹了。当然,冷处理有一个度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让孩子认识到是自己无理取闹,而不是家长对自己漠不关心。小结:各位家长,这节课,我们讲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教子有法而无定法。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其实父母最有资格对孩

6、子进行个性的培养,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个性培养是长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只有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人,才能有这种条件。三岁前的孩子基本上在父母身边生活,也是在家庭中打下个性发展的基础。所谓的个性化的教育是针对每个个体的差异性进行的教育,从来就是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的,而家庭的教育从来就是针对自己孩子进行的。另外,父母最有权威影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依恋父母,离不开父母,从稍稍董事时起,就会努力调整自己的目标与父母目标相一致,也就是说,孩子还是听父母话的,也无形中吸收父母的言行和行为模式而引入自己的大脑中。该阶段孩子对外人是排斥和回避的,只有父母有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从上述经验介绍中可以看出,每个孩子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都不同,没有人能准确告诉父母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只要父母自己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善于学习,就会总结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如果让老师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我敢说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而老师面对的是全班的孩子。)我相信:通过这规范化、实效化的家长课程学习,每位家长都能成为最优秀的家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优秀的孩子!课后,家长还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困惑问题,请您及时和我联系,我们将会挑选出比较典型的问题在下一期的家长课程学习上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