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583458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第23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含答案解析)1. 单选题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问题1选项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同时,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题干选D。2. 单选题在Ex

2、cel中,在单元格输入的数据前加“”,则该单元格的格式( )。问题1选项A.时间类型B.数值C.日期D.字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Excel操作。数据前加单引号代表的是将该数据作为文本处理,即字符类型。故本题选D。3. 单选题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以其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一心大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该画开辟了中国画的一条创新之路,这幅画的作者是( )。问题1选项A.刘海粟B.徐悲鸿C.蒋兆和D.吴冠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愚公移山极具现实意义。该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

3、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当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故选B。4. 单选题语文课上,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从教师观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B.张老师是学生成长的研究者C.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

4、师观的内容。教师观要求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题干中教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项正确。AC选项为学生观,B选项说法错误,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5. 单选题因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问题1选项A.杜威B.博比特C.查特斯D.泰勒【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概述。A项,杜威是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教育内容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

5、程的内容和结构,使课程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B项,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出版,该书被看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C项,查特斯主张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强调系统的知识。同时,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法”。D项,泰勒是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因此,题干选B。6. 单选题小周因为成绩不好被同学视为差生,班主任刘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小周这次考试成绩是差了点,但在我看来他很不错,他一向都认真做值日,做事很踏实。”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注重评价学生的多元性C.注重学生发展的

6、全面性D.注重教育学生的示范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选项,阶段性指学生当下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做到针对性教育,题干中刘老师对小周成绩、品行的评价能够体现阶段性的特点。正确。BC选项,评价的多元性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题干中,老师没有只看成绩,而是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故均正确。D选项示范性要求老师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7. 设计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请列举4种中国民间美术。(4分)(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

7、要说明理由。(27分)【答案】(1)请列举4种民间美术答案:剪纸、年画、皮影戏、农民画。(2)知识与技能:对现实生活中的虎头进行创作性夸张、变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胆创新的能力及设计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色彩纸进行虎头五官的装饰设计与制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学习、了解民间虎艺作品的创作、表现方法,尝试用彩纸进行虎头装饰。教学难点:制作装饰五官的变化。(3)新授课教学过程:1.欣赏民间装饰虎的形象(课件)并思考:这些作品带来了哪些美感?小结:陕西是我国著名的泥塑之乡,挂虎是一件泥塑工艺品,外形乖巧可爱,色彩艳丽,花纹丰富,是虎头装品种

8、的精品之作,给我们以美的享受。2.小组探究:以陕西挂虎为例,找一找,艺术作品中的虎头与真实的虎头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小组讨论,派代表总结发言。然后请学生观察他们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红、黄、绿艳丽、对比强烈。小结学生发言:艺术家经过艺术的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在加上富有寓意的花纹和色彩,就把凶猛的老虎变成了乖巧可爱的富有吉祥寓意的装饰虎。成为了民间艺术中的精品。3.欣赏步骤图:请一名同学到前边虎头的完整流程:对折剪:虎头、五官、花纹4.师生共同演示步骤;教师讲解其中的技法和注意事项。一剪:外形五官花纹;二摆:摆位置;三粘贴:从最底层向上分层次粘贴;要注意五官对称有创意,色彩

9、鲜艳有对比。5.欣赏课件中优秀的学生作品,吸取别人的长处,然后设计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虎头装饰。设计意图:在课程的一开始欣赏民间装饰虎的形象,引导学生感悟装饰虎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组合作环节,一方面通过观察对比找不同,探究夸张、概括、变形、装饰手法,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能够开阔视野,了解虎头的多种表现形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8. 单选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出现,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人们利用蒸汽机在各领域改进生产,提高效率,下列( )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问题1选项A.瓦特B.富尔顿C.惠特尼D.斯蒂芬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10、蒸汽机的发明者是英国人史蒂芬森,史蒂芬森小时候就熟知井里抽水蒸汽机运作原理。长大后他发明第一台蒸汽机,并命名为“布拉策号”。这时候蒸汽机主要被他用作火车发动机,通过他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引擎进行运作。从此,也开启一个新时代,即铁路时代,欧洲运输行业迎来重大进步。故选D。9. 单选题开学,刘老师在班上进行“班级公约海选”,还推选了“公约管理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并反馈,对刘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会滋长“公约管理员”打小报告的不良习惯,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B.推选“公约管理员不利于学生和睦相处,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C.推选“公约管理员”有违全员参与精神,但体现了班级民主管理D.会增加

11、“公约管理员”的任务,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题干中的“公约管理员”对于班级来说,是有利于班级和谐和互相监督的。ABC选项说法均不正确。故选D。10. 单选题下列京剧折子戏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问题1选项A.失空斩B.定军山C.宇宙峰D.长坂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宇宙锋是戏曲传统剧目。叙秦代权奸赵高,派人盗取御赐匡家之宝剑“宇宙锋”行刺秦二世,以陷害亲家匡扶。又将已嫁匡家之女赵艳容献于秦二世,艳容金殿装疯,得以幸免。最后真相大白,匡扶全家团圆。A、B、D均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故选C。11. 问答题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答案】

12、(1)变量。包括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干扰变量)。(2)事前测验与事后测验。(3)实验组和控制组。12. 单选题如Excel所示,C3:C8区域内每个单元格都保存着一个数值,则C9单元格函数“=COUNT(C3:C8)”的数值为( )。问题1选项A.33B.32C.8D.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Excel操作。在Excel中COUNT函数,用于Excel中对给定数据集合或者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个数进行计数。C3到C8一共是6个单元格,故选D。13. 案例题材料一:我班学生小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喜欢动这动那,隔三岔五就惹是生非正当我为此头疼时,数学老师告诉我,上课时小文完全

13、被一本书给迷住了,走到跟前他都没有察觉。听罢,我眼前一亮教育契机可能就潜藏其中!我把小文叫到跟前,微笑着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知道我上课看课外书。”他有点儿吞吞吐吐还没等我开口回应,又连忙说道:“老师这本书是我跟同学借的,我答应人家下午就要归还,所以我要抓紧时间看”。我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小文,老师其实是要表扬你的。”他一听,满脸疑惑,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第一,你热爱阅读,说明你是个好学的孩子;第二,老师走到跟前你都没察觉,说明你有专注的品质;第三,你不但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认错态度良好,更难得的是,你是为了按时还书才这样做的,说明你信守承诺。”听完这些,小文脸上微微泛

14、红,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上课不看课外书。”后来,我特意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读书角,经常和小文一起读书,有时还会围绕一个问题讨论交流。小文从阅读中慢慢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材料“我”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应该鼓励帮助学生。材料中,“我”发现小文上课读课外书,选择了包容,耐心的去询问,去引导,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小文从阅读中慢慢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因材施教。材料中,“我”发现了小文爱阅读的特点,针对他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了学生成长。(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意愿、知识和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我”在面对有各种问题的小文时,从小文自身出发,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说明“我”做到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