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5818976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2008年11月前言石臼漾水厂供水规模25万t/d,其主要供水水源为新塍塘。亭子桥区域处于新塍塘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原有住户57户,约有3000多人外地人口居住,受生活污水的影响,导致入河水质较差,影响了水源水质。区内以农业为主,耕地较多,沿河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排水、道路、防护系统不够完善,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新塍塘,导致水体污染,现状水质为IV劣V类水,主要超标因此为色度、浊度、嗅味等感官指标和DO、COD、BOD5、NH4、TP、TN、Fe等指标,水源水质体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因此,为保障石臼漾水厂长期供水水质安全,

2、必须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保护,采取污染控制和治理并重的策略,建设生态清洁型水源。亭子桥区域面积274000m2(约411亩),为保护水源,*市政府已下令区内进行拆迁,目前改区域内部已经拆迁完毕,但随之带了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区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使项目区的土地生产力下降,河道淤积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制约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剧了水源水质。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和清洁水源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水源地保护、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控制区域内面

3、源污染为目标,建设生态清洁型水源,通过实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使亭子桥区域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得到治理,确保新塍塘水源水质,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工程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对整个区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湿地建设、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重点解决区内水环境、河道治理问题。工程实施后,对裸露面治理及植被恢复102025m2,道路路面硬化7575m2,同时建立湿地系统164400m2,净化了石臼漾水厂水源水质。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整治河道长1200m,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本项目总工期4个月,计划从2008年12月开始实施,2009年3月底基本完成。项目

4、总投资1104.02万元。 目录1 综合说明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21.3区域概况41.4工程建设内容52 基本情况82.1自然条件82.2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112.3区域存在的问题112.4现有工作基础123 工程任务、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14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43.2主要任务143.3建设目标153.4工程总体布局154 主要建设内容174.1水土保持设施建设174.2湿地建设214.3河道整治244.4工程量汇总265 项目区监测275.1监测目的275.2监测内容和指标275.3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285.4监测时间285.5监测资料整编295.6监测单位和费用计列29

5、6 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安排306.1组织形式306.2施工条件306.3施工进度安排317 环境影响评价327.1环境现状327.2环境影响分析、评价327.3环境保护对策337.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48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358.1投资估算358.2效益分析及评价459 项目组织实施479.1项目管理机构479.2组织管理措施479.3技术保障措施489.4监督管理措施489.5项目竣工后管理49附图: 1.工程区域位置图 2.区域现状图3.总体布局图 4.植物措施总平面布置图 5.道路平面及断面图 6.湿地植物布置图 7.河道护岸及疏浚断面标准 1 综合说明1.1项目由来*市是中国东部沿海

6、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接壤的一个港口城市,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距杭州、上海均不足100km。*经济发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理想的制造业基地,也是*市打造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之地。至2007年底全市人口为336.81万人,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85.31亿元。*市区人口81.9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404.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46亿元,第二产业219.25亿元,第三产业164.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9515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区因其所处的区域中心地位肩负着带动全市经济的重要使命。我市东临东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

7、贯境内,城市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水量充沛。但是由于上游客水和自身的污染,水资源呈现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现状,已导致目前*市的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市45条河道、6个湖荡共80个水环境监测断面进行评价。市域评价河长719.33km,类河长81.29km,占11.3%;类河长90.64km,占12.6%;劣于类河长547.4km,占76.1%。入境边界共设14个监测断面。全年期类水体占14.3%;类水体占14.3%;劣于类水体占71.4%。出境边界共设8个监测断面,全年期类水体占37.5,劣于类水体占62.5%。*市石臼漾

8、水厂水源地为新塍塘,新塍塘总体水质为劣类水,主要超标因子为色度、浊度、嗅味等感官指标和DO、COD、BOD5、NH4、TP、TN、Fe等指标,水源水质体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为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市政府提出采用建造生态湿地,使石臼漾水厂取水口年平均水质在现状基础上提高0.51个类别。北郊河东区生态湿地已经建成,本工程作为北郊河东区湿地的前套程序,在治理好水土流失的基础上,把水源保护、面源污染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洁净的水源。本工程主要任务是以控制区域内面源污染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使亭子桥区域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得到治理,改善区内的生态环境。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中

9、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

10、令第3号);.浙江省实施办法(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1.2.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关于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的通知(水保2006613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关于浙江省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06281号);.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7号);.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政发200323号)。1.2.3技术标准、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1995);.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77.2200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2.4技术资料.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报告(2006年2010年)(浙水保200630号);.*市水土保持规划(2000年3月);.新塍塘水源保护治理工程(2007年7月)。1.3区域概况亭子桥区域面积为274000m2,位于北郊河西区新塍塘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原有住户57户,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