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四种充电方式简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5811791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四种充电方式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动汽车四种充电方式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四种充电方式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四种充电方式简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区别车载充电常规充电即是采用随车配备的便携式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使用家用电源或专用的充电桩电源。充电电流较小一般在16-32A左右,电流可直流或者两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因此视乎电池组容量大小充电时间为5至8小时。常规充电模式缺点非常明显,充电时间较长,但其对充电的要求并不高,充电器和安装成本较低;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更为重要的优点是可对电池深度充电,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因充电时间较长,可大大满足白天运作,晚上休息的车辆地面充电(快速充电)顾名思义为能快速充满电的充电方法,通过非车载充电机采用大电流给电池直接充电,使电池在短时间内可

2、充至80%左右的电量,因此也称为应急充电。快速充电模式的代表为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快速充电模式的电流和电压一般在150400A和200750V,充电功率大于50kW。此种方式多为直流供电方式,地面的充电机功率大,输出电流和电压变化范围宽。快速充电的充电速度非常高,其充电时间接近内燃机注入燃油的时间。可是其充电方法是采用脉冲快速充电。脉冲快速充电的最大优点为充电时间大为缩短;且可增加适当电池容量,提高启动性能。可是脉冲充电电流较大充电设备安装要求和成本非常高。并且快速充电的电流电压较高,短时间内对电池的冲击较大,容易令电池的活性物质脱落和电池发热,因此对电池保护散热方面要求有所更高的要求,并不是每

3、款车型都可快速充电。无论电池再完美,长期快速充电终究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快速充电模式实质上为应急充电模式,其目的是短时间内给电动汽车充电。总体使用层面来说,并不建议常使用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而且快速充电模式仅部分车型支持。机械充电除了常规的直接给车辆充电外,还可以采用更换动力电池的方式给电池充电。即在动力电池电量耗尽时,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电量过低的电池组。将电池组从车上更换下来的方式有:纯手动形式、半自动形式和机械人更换三种模式。更换电池集成了常规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的优点。更换电池的充电模式最大的限制是各大厂商需要统一电池规格,大小等标准,并且无法保证每块电池组的性能一致,从而制约其发

4、展。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该市场被国家电网所垄断,没有竞争对手,导致换电池充电模式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无线充电模式无线充电模式即无需通过电缆来传递能量,采用电磁感应、电场耦合、磁共振和无线电波等方式进行能量的传递。采用无线充电模式,首先需要在车上安装车载感应充电机。车辆的受电部分与供电部分没有机械链接,但需要受电体与供电体对接较为准确。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和基础设备的限制,无线充电技术暂时没有大批量产应用。业内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和磁共振方式传递电能,但磁共振方式充电效率更加高,而且电磁辐射强度更低,比手机通话时强度要小,更重要一点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无需非常对齐,这一点是电磁感应所不及的。无线充电模式未来应用的前景无法估量,未来将能边走边充电,电能可能来自于路面铺装的供电系统,或者来自于汽车上接受的电磁波能量小结现阶段每一种充电模式都有明显短板,无论何种充电模式,最终的目的是让车辆可以更高效去行驶更远路程。若能解决充电模式的问题,电动车的发展便更上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