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475736637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0.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古诗文阅读(-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专题07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文言文)一、知识点梳理讲义:【考点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点梳理】01 古诗词文体特点: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

2、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古诗词的体裁生动多彩。有活泼通俗的童谣、民歌,有古诗体、近诗体、汉乐府、词,甚至曲,内容生动、健康向上。如敕勒川是北朝民歌,展示了放牧的情形和北方蒙古民族的豪放;汉乐府江南描绘了采莲的动人情形;古诗词题材丰富多样。选编的材料中几乎包括了哲理、言志、题画、田园、边塞、叙事诗等所有的诗歌题材形式。阅读方法:1.掌握字音,读出节奏:古诗中有很多多音字、难认字和通假字,这些字在读音上都是需要注意的,如,鹿柴中的“柴”读“zhi”,而不读“chi”;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那”同“哪”,读第三声。另外,诗歌中有严格的音韵和格律,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

3、诗中都有不一样的停顿方法,掌握了好的朗读方法,有利于背诵,加深理解,又可以表现出古诗的音律之美,陶冶情操。2.认识作者,了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当时写诗词时的经历,就能明白作者写作的用意,对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感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遂提笔写下这首诗。3.推敲字义,理解诗句:古诗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在用字遣词上都很严密、凝练,许多词古今意思大有不同。因此,阅读古诗,了解词义便很重要。如元日一诗中,“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

4、,如果不知道“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桃”指的是桃符,也就是春联,那么对于句意的理解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4.品析语言,感悟体会:阅读古诗词,我们要认真品读古诗词的语言,特别要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进行重点感悟与体会。诗中的关键词就像诗词的“眼睛”,我们阅读时要准确地捕捉这些词,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意,感悟诗词的意境。5.想象画面,入情入境:阅读中,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文字转化为丰富的画面,努力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想象画面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根据诗词内容,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所想的画面不一定是静止的,还可以有声音,有味道。6.理解全诗,体会感情

5、:在理解了古诗的字意和句意以后,再把握全诗的内容就稍简单一些。当然,在此之中,要注意诗句意思间的自然过渡,紧密联系,还要注意保持诗句原有的本意。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透过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以及意义深远的语言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理解了句义的基础之上,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乡村风景和生活的喜爱和憧憬。7.朗读欣赏,注意积累:对于古诗词,要反复诵读,多多积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意如此也。考查要点:划分朗读节奏;按原文填空;解释词语;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翻译句子;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

6、情感。02 文言文文体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的文章。它的特点包括: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如杨氏之子学弈都是百字的小古文,从内容看,所讲述的故事较为简单。读音难,字义深奥。由于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很多文言文的字义和用法与现在有了很大的不同。原来的字的读音也与现在很多字的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字的读音只能在古代汉语词典上才能查询。字义由于古代与现代的用法不同也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含义深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等阅读

7、方法:1.读准节奏,读出韵味:从朗读的感受来说,文言文句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音、语气和节奏,还要注意语调和语速。如杨氏之子一句停顿节奏如下: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多种方法解读,理解词意:文言文中常会有一些深奥难懂的字词,可采用以下方法理解词意(1)借助字典理解意思;(2)借助图片理解词意;(3)联系上下文猜测词意;(4)从现代汉语推测词意;(5)组词扩词理解词意。另外,还要注意特殊词语的意义:通假字。古人在写文章时本该用这个字,却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不相同的字,就形成了通假字。如杨氏之子中的“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的“惠”同“慧”。古今异义。即词语在古

8、文中的意义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同。词义的变化有扩大、缩小和转移几种情形。如古文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儿子”,而现代汉语中则只有“妻子”这一层意思。一词多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是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其具体义项。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是“距离”的意思,而“众皆弃去”中的“去”则是“离开”的意思。3.翻译句子,把握内容:文言文翻译句子时应注意:一是年号、人名、地方、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删去不译。三是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做适当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

9、则要把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理解文章的内容,首先要将文言文读通读顺,再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理解句意,弄清故事内容。4.拓展理解,明确含义:文言文虽然都是篇幅短小、语言简练的文章,但其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需要细细体会品悟。对于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拓展延伸。或抓住关键语句,或进行朗读感悟,或进行对比、想象,或进行讨论、表演,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5.对症下药,巧解题目:文言文的阅读题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内容理解。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决内容理解题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句回

10、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二、专项练习:专题07 古诗文阅读【经典例题】例: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释】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迥:远。村路:乡间小路。发:开放。经冬:经过冬天。销:同“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1.给下列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一树( )一棵树。满树。(2)傍( )靠近。傍晚。2.“一树寒梅白玉条”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梅花比作_,突出了梅花_的特点。3.“_”描写了梅花的生长环境。4.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5.诗人笔下的梅花具有( )的特点。(

11、多选)A.洁白俏丽B.不畏严寒C.艳丽夺目D.品质高洁例:阅读词,完成练习。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比喻明月。亦可指灯。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蛾儿、雪柳、黄金缕:皆为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

12、气。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词题是_。2.根据词中描绘的情景,可以猜测“元夕”指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A.正月初一春节B.正月十五元宵节C.八月十五中秋节D.九月九日重阳节3.词的上阕描写了佳节之夜的热闹场景,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 )(多选)A.放风筝B.点花灯C.放烟火D.舞彩灯4.词中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绚烂多姿的句子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B.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C.宝马雕车香满路。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5.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下阕的意思。_例: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13、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仕:做官。并:连同。或:有的人。短:短处,缺点。欲:想要。坐:因为。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食菱须去壳B.其人自护其短C.北土亦有此物否D.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2.北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短处,强说自己连壳吃菱是为了“_”;为了证明自己见过此物,谎说“_”。3.对于北人的言行,我想用古人的名言( )来告诫他。A.言必信,行必果。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C.学而时习之,

14、不亦说乎?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高频考点】训练目标:(1)划分古诗词的朗读节奏;(2)理解古诗词中重点词语的意思;(3)了解古诗词的表达技巧;(4)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注释】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悦:使高兴。空:使空。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1.用“”划分下面这两句诗的朗读节奏。点拨:五言古诗的朗读节奏:“二二一”格式,如: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二三”格式,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2.解释诗句中加点的词语。点拨:结合注释来理解诗词中重点词语的意思。结合诗句或词句的意思来推断词语的意思。(1)初日照高林初日:_高林:_(2)但余钟磬音但余:_3.“山光悦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